中時電子報│理財專輯│俄羅斯專輯
《人文篇》搶食民生大餅 台商務實拓荒
【張慧英、謝錦芳/專訪】「俄羅斯是一個不容易了解的國家,但潛力很大,現在是台商投資的好時機。」台灣駐俄羅斯代表陳榮傑指出,俄國的經濟發展集中在能源相關產業,民生工業並不發達,這是台商的機會。 曾任海基會秘書長的陳榮傑,當年在第一線折衝促成九三年辜汪會談,二○○二年十一月由僑委會副委員長外派莫斯科,帶著蘇武牧羊的精神,全力發展台俄關係,轉眼間已是五年多。陳榮傑說,以前大家對俄羅斯不了解,俄羅斯對台灣也不了解,這十年來台灣與俄羅斯的關係可謂慘澹經營。 俄羅斯是天然氣與石油生產大國,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陳榮傑認為,台灣無論如何不能缺席。蘇聯解體後,台俄關係才開始發展,主要著重經貿文化方面,二○○四年以前,雙邊貿易額約十億美元,二○○四年以後,大幅成長至廿九億美元,去年大約廿七億美元。 陳榮傑說,十年前俄羅斯發生金融風暴,投資風險非常高,如今經濟穩定成長,應是投資的好時機,晚一點再進來,商機早就流失了。 他指出,在外交上,俄國完全向中國傾斜。台俄關係不像中、台、美是三角關係,台、俄、中並非三角關係,台灣是在中、俄關係的框架下務實發展。他引用列寧的話,「政治是經濟的結晶」,當經濟發展到一個地步,政治關係也會跟著發展。 政府擔心台商太集中對中國投資,但中國與俄國也有潛在矛盾,大量中國人移入西伯利亞也對俄國造成威脅,台商可以考慮遠東地區的投資機會,分散投資風險。 他表示,台灣每年到俄羅斯觀光大約一萬五千人次,俄羅斯到台灣約六千人次,主要是商務人士,台俄間若要發展觀光,證照申請要簡化且直航一定要解決。台俄之間曾在二○○二年有短暫的夏季包機直航,後來因旅客人數不足,不久後停飛,這方面還須雙方的努力。 (2008.04.11)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