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欲借中國合資企業全球掘金_財經頻道_新浪網-北美

外企欲借中國合資企業全球掘金_財經頻道_新浪網-北美

外企欲借中國合資企業全球掘金
2010年12月29日 03:41
轉寄給朋友
列印

  多年來,外資公司一直與中國公司合作以進入巨大的中國市場。現在,全球最大的部分公司正在進行第二步,將其部分全球業務整合到與中國公司的合資公司中在全球做生意。這步棋有風險,但可能也有回報。

  通用電氣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簡稱GE)即將完成與中國一家軍用飛機製造商成立均等股權合資企業的計劃,專門生産飛機的電子腦──航空電子設備。這項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的交易將使GE能夠接觸中國政府一項着眼於在民用飛機市場挑戰波音公司(Boeing Co.)和空中客車(Airbus)的項目。

  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 Co.)今年與其在中國的長期合作伙伴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合資公司,在印度生産和銷售五菱牌低價微型麵包車,最終再擴展到東南亞和其他新興市場。

  這兩項交易顯示了中國公司日益膨脹的走向全球的雄心,及其對外國合作伙伴日益強大的影響力。為達成GE的交易,GE首席執行長伊梅爾特(Jeffrey Immelt)做出了非同尋常的妥協,同意將GE現有的非軍用航空電子設備全球業務全部整合進入這個合資公司。通用汽車則在其交易中貢獻出了技術、在印度的製造設施和在印度使用其雪佛蘭(Chevrolet)的品牌名。

  推動中國的外資合作伙伴達成全球交易背後有多重動力,這在幾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中國政府支持的大公司現在有了更龐大的金融資源和日益強大的政治影響力,讓他們在國外成為具有吸引力的合作伙伴。另外,中國市場對跨國公司的成功變得極其重要,因此北京方面能夠進行更有力的討價還價。

  但這種交易也存在風險。由於擔心中國公司在獲取西方技術和知識後會成為合作伙伴的強大的競爭對手,早些時候在中國成立的一些合資公司遭遇流産。

  諮詢公司貝恩公司(Bain & Co)駐中國合伙人曾偉民(Raymond Tsang)說,外國合作伙伴正意識到,他們有時必須犧牲或與中國合作伙伴分享全球市場的利益;有些跨國公司在抱怨,但鑒於市場條件在不斷變化,如果你不這麼做,那你的競爭對手會這麼做。

  大型能源公司也一直在爭取與中國公司達成國際交易。中國已經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使進入中國市場對全球公司變得至關重要。外國公司希望,與中國公司在海外進行聯合將會對這方面有利。外國公司提供技術和經驗,中國合作伙伴提供地理地緣政治影響力、低成本勞動力和輕鬆獲取受中國政府支持的公司享受的信譽。

  國有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是首批在伊拉克簽署重要合約的外國石油公司。英國石油公司(BP PLC)去年與中石油合作投資150億美元提高魯邁拉(Rumaila)大油田的産量。今年夏天,荷蘭皇家殻牌有限公司(Royal Dutch Shell PLC)聯合中國石油旗下上市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斥資31.5億美元收購澳大利亞能源公司Arrow Energy Ltd.的資産。

  中國在一些資源豐富的發展中國家花費大筆資金對其基礎設施項目進行投資,這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中國在這些美國企業並不具備穩固基礎的國家中擁有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它還能在與其擁有良好關係的國家中幫助安排交易,比如委內瑞拉和緬甸。

  在金融服務領域,外國銀行長期以來一直渴望進入中國增長迅速的證券行業。近年來中國已允許一些公司通過合資企業的方式進入國內市場,而外方在合資企業中的股權比例不得超過約33%。中國監管部門還對外國公司可以參與的證券業務種類設定了限制。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Credit Agricole SA)已經通過其亞洲經紀分支機構裡昂證券亞太區市場(CLSA Asia-Pacific Markets)參與了一家這樣的合資企業,不過它在中國的業務量並不大。5月份時,裡昂證券宣佈與中國國有的中信證券(Citic Securities Co.)達成一項初步協議,雙方將在海外組建一家合資企業。這家法國公司計劃貢獻的是裡昂證券亞太區市場及其他數項國際業務。中信證券將貢獻位於香港的一家小型國際子公司。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希望,幫助中信證券實現其國際雄心能夠使自己擴大在中國的業務。

  但談判的進度沒有預期那麼快。兩家公司本月說,它們已就某些關鍵條款達成一致,但將達成最終交易的截止日期從年底延長到了6月30日,它們沒有解釋推遲的原因。

  中國一些合資企業的發展並不順利,原因包括與地方合作伙伴的矛盾,或是這種合作關係使中國企業掌握了足夠的行業知識,進而成為西方合作伙伴新的競爭對手。

  比如,川崎重工(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和西門子(Siemens AG)與中方伙伴協作,幫助建造中國的高鐵網絡。現在中國企業在爭奪國際合同的過程中與它們展開了競爭──所使用的産品至少在某種程度上依靠的是這些外國企業的技術。在經過為人詬病的公開爭吵後,法國的達能集團(Groupe Danone SA)去年接受了一筆現金支付,終結了與中國杭州娃哈哈集團(Wahaha Group Co.)的合資企業。這家法國公司宣稱娃哈哈的老總通過他擁有的另一個網絡生産並銷售了本應為合資企業所擁有的娃哈哈品牌的飲料。對於這一指控,娃哈哈予以了否認。

  航空及防務諮詢公司國際增長戰略(Growth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 LLC)的總裁沃森(Jim Wasson)說,GE與中航工業的航空電子交易也很脆弱。曾是GE航空業務高管的沃森說,擔憂之處在於一旦中航工業掌握了足夠的技術,他們將踢開(GE),自己單幹。

  GE航空系統(GE Aviation Systems)的首席執行長羅琳•鮑辛格(Lorraine Bolsinger)承認GE內部存在對技術保護的擔憂。她談到這筆擬議的交易時說,它極具爭議性。她說,想到我們有很多需要保護的東西的正是我們這些保守的技術人員。她最後說,當我們與中方共同創造了智慧財產權時,我們一定會去保護這種産權。

  最近,可獲得低廉貸款成本以及政府其他扶持措施的中國大型國企為了在被GE等公司視為增長機會的部分行業中佔據主導而加大了努力,這些行業涵蓋了從清潔技術到渦輪機等領域。

  即便如此,GE仍然對中國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以至於伊梅爾特將它稱為“我們的第二個國內市場。”伊梅爾特兩年前曾說,中國的收入到2010年時將增加一倍,達到100億美元。但去年它的收入僅為53億美元。

  GE將與中航工業的合作看成是提振其航空電子業務的機會,在這一領域它落後於霍尼韋爾(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和羅克韋爾柯林斯(Rockwell Collins Inc.)。計劃中的合資企業將把總部設在上海,它已被選為中國研製中的C919飛機的相關供應商,而這款機型有可能會在中國民航市場上佔據主要位置。波音預計,中國民航市場在今後20年間的價值將超過4000億美元,僅次於美國。

  據GE人士說,該公司在談判中要求中航工業進行現金投資,以匹配GE所提供技術的價值。如果最終交易敲定,GE所有現有以及將來的民用航空電子合同都將歸這家合資企業所有。談判本應在2010年年中完成,但談判各方目前希望能在2011年初前完成。

  GE的管理人士說,與中航工業的交易是他們目前為止與中國合作伙伴最為密切的合作。GE眼下有45人在中國參與該項目,即便是在最終條款塵埃落定之前,它還將再招聘或是調派數百人前往中國。

  中航工業除生産民用品外,還製造戰鬥機和直升機,它擁有走出國門的雄心。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說,對航空業而言,沒有區域性的市場,只有全球性的市場。聲明還說,中航工業的發展戰略是積極將自身整合到全球航空業的産業鏈中,成為一家真正的全球性公司。

  上個月,中國展示了C919大型客機的首個等比例模型,其它外國企業已與類似的合資公司就為該客機製造其它備件進行了談判。

  美國羅克韋爾柯林斯公司在中國有一個為C919生産通信系統的合資企業。羅克韋爾柯林斯公司的執行副總裁斯塔特勒(Kent Statler)說,我們的希望和願望是這個合資企業能夠保持一種雙贏的合作關係,讓雙方都能受益,但我們還是不要太天真了,我們知道合資企業可能會變成我們的競爭對手。

[page title= subtitle=]

  對通用汽車來說,這其中的利害關係尤為重大,因為中國已在去年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

  早在1997年,通用汽車就曾決定投資逾10億美元,與上汽成立各占一半股權的合資公司,生産別克(Buick)汽車。那時,這被看作是冒險之舉,因為在當時中國的汽車銷售尚未起飛。根據諮詢公司IHS Automotive的統計,通用汽車的中國合資企業今年有望在中國國內銷售近227萬輛汽車,而通用在美國本土今年只售出了218萬輛汽車。

  通用汽車在中國近來銷量大漲,這主要歸功於它與上汽及另一家中國公司在2002年共同建立的第二個合資企業,即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該公司生産的麵包車售價僅為4,500美元,在中國小城鎮大受歡迎。上汽通用五菱去年成為中國首個年銷量過百萬的汽車品牌,今年它的銷量有望在通用全球汽車銷量中占到近六分之一。上個月,通用與有關各方達成了協議,准備從上汽通用五菱第三個投資方那裏以5,100萬美元收購上汽通用五菱10%的股份,將自己在後者的股份增加到44%。上汽持有該合資企業50%的股份。

  通用汽車在印度也成立了合資企業,今年2月已投入運營,這是通用聯手上汽在其它市場上複製其中國式成功的部分努力。這個合資企業生産的車型將以上汽通用五菱麵包車為基礎,但會掛雪佛蘭的品牌進行銷售。宣佈簽訂合資協議時,通用汽車的一位高管說,建立印度的這個合資企業,通用貢獻了自己的品牌、印度廠房和經銷商網絡,而上汽則提供了約3億到3.5億美元的資金。

  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兼總經理甘文維(Kevin Wale)說,我們認為與上汽在中國形成的商業模式以及我們在中國的産品陣容都十分成熟,可以出口到世界其它市場。

  通用汽車和上汽在聯手進軍海外市場方面已經有過不那麼雄心勃勃的嘗試。二者將在中國設計製造的雪佛蘭賽歐(Chevy Sail)小轎車出口到智利和秘魯,並且正共同研發可銷往全球的更多新車型,如別克君越(Buick LaCrosse),這是一款由上海團隊和美國密执安州團隊共同研製的小轎車,在中國和美國市場上銷售。

  達成印度合資公司的協議讓通用與上汽的合作又向前跨出了一步,不再僅是將共同生産的汽車運往海外。通用汽車和上汽的高管及工程師將被派駐印度,負責合資企業的汽車設計、生産和本地化營銷,上汽目前在這方面的經驗几乎是一片空白。

  對通用汽車來說,這樣做的一個風險是,合資企業將使上汽在海外市場上與通用進行競爭時處於更有利的位置。

  上汽在中國國內已成長為一個實力雄厚的企業,其中部分得益於它向通用汽車的討教。上汽2006年在中國推出了自己的品牌榮威(Roewe),目前這款車與別克(上汽和通用共同製造)共同爭奪國內市場。榮威是基於從英國MG羅孚汽車集團(MG Rover Group Ltd.)獲得的技術,現在這個集團已不復存在,上汽繼承的還有名爵(MG Mingju)這一品牌。汽車調研公司J.D. Power & Associates的數據顯示,榮威今年前11個月賣出了146,323輛,銷量較去年同期大漲了78%。別克在中國的銷量雖然基本上是榮威的三倍,但同期的增長率只有後者的三分之一。

  香港投資諮詢公司Dunne & Co總裁鄧恩(Michael Dunne)是汽車行業的一位資深人士。他說,榮威不僅可與同類産品相媲美,而且售價更低,這款車正在搶奪通用和其它製造商的市場份額。

  去年,通用汽車同意將自己在上海通用1%的股權轉讓給上汽,從而讓後者得到合資公司51%的股權和實際控制權。通用汽車當時表示,此舉會讓自己更為方便地從中資銀行那裏拿到貸款,也為自己增持上汽通用五菱的股份打下了基礎。上海通用是通用在中國的主要合資公司。

  通用汽車上個月曾表示,自己正與上汽研究是否可通過前者遍佈世界各地的銷售渠道來銷售上汽MG品牌的汽車。與通用汽車過從甚密的一個人透露說,這或許會為上汽打入英國市場敞開大門。英國曾是MG的總部所在地。另外,通用汽車上個月IPO時,上汽還斥資5億美元購買了前者1%的股份。

  諮詢公司IHS Automotive駐美國的高級分析師羅比內特(Michael Robinet)說,上汽為迎戰西方國家的汽車製造商,現在已蓄勢待發,我絶不懷疑MG和榮威均將成為上汽打入海外市場的一個非常好的跳板。

  Shai Oster / Norihiko Shirouzu / Paul Glader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