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堂/季彥成(冠呈能源環控公司)■ 佛里曼說,沒有痛苦的「革命」不是革命,是「派對」。節能減碳的年代,我們的政府及企業領導人應該追求的是綠色「革命」,不是綠色「派對」。
預算分配不合理、低電價導致能源效率無法有效提升
建築物主要能源損耗-空調及照明占將近80%,反觀建築空調工程金額不到10%,而其空調規劃和節能設計費占整體不到0.2%,削價競爭、低價取向的市 場,很難吸引優秀人力投入節能減碳市場,如何依據節能實施設計分級制度,讓優秀的設計團隊組合在一起,發揮國家與企業的綠色新戰力,考驗為政者與企業執行 長的智慧。
過去工程缺乏能源效率保證機制,建築物使用也缺乏整體性能評估。國際能源署(IEA)在2010年最新研究指出,到2050年 全球擬降低480億噸CO2,關鍵技術中有47%需致力於提升能源使用端效率。所有能源系統的設計、安裝、操作與保養都可能發生不完備 (imperfect)過程,導入一套以持續提升能源績效的品質保證機制來消弭這些不完備過程,是政府及企業執行長應負起的責任。另外,合理電價調整有助 耗能設備加速汰換、能源服務 (ESCO)產業發展,更有利高效能設備加速投資回收與業主的投資意願。
推動綠色專案管理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減碳邁大步 個人參與近20個LEED(能源與環境的先導設計)專案輔導,深信節能的核心技術就是透過功能驗證以確保能源系統的品質與效能,因此,最近演講常以綠色專 案管理為主軸。功能驗證是經由第三專業團體 (Third Party)以文件、模擬及客觀數據證明、獲得及證實運轉的系統以符合原始設計及業主需求,其中文件及數據產出應採用獲得認可的程序與方法。功能驗證人員 應具備系統專業知識,最好由專業技師擔任,且要迴避設備廠商、設計及施工單位,這是LEED要求的必要項目,也是與國內綠建築執行上的最大差異。
民間企業如:台積電、友達、聯電、宏達電、日月光、台達電等電子大廠紛紛自發性推動綠色廠房且申請國際LEED綠建築認證,台灣已成為全球電子廠通過LEED金牌認證最多的國家,這也是民間企業推動節能減排的另一項台灣驕傲。
尋找最佳新能源與新原物料展示綠色新實力許一個綠色新未來 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綠色採購」計畫100年正式上路,高達百萬家供應商的商品,必須依時程陸續取得碳足跡排放認證才能上架。已取 得認證的大廠如:台積電、聯電、友達、奇美電與華碩等,等同率先取得沃爾瑪綠色採購門票,將開始嚐到甜美的果實。
在這場綠色革命中,政府必須扮演的角色應該是運用公權力來決定價格,制定各種法令與規範,讓「綠」不再只是一個選項,而是唯一的標準,讓能源業者面對「不改變,就淘汰」的局面。
以 台灣電力公司公布單位面積年耗電密度EUI第一名電信機房為例,美國冷凍空調工程學會ASHRAE已在2008年訂定綠色機房能源利用率 (PUE)為1.52。PUE已發展成全球性的綠色機房能耗評估標準。綠色機房應藉由CFD(流場模擬技術)與能源模擬技術的設計驗證手段,搭配施工驗收 階段整體功能驗證、營運階段能源查核與量測驗證等手段確保機房運轉維持高效能、低運轉成本、低PUE的節能要求。
企業執行長 (CEO)在創造企業獲利的同時也應宣誓對愛護地球負責,我們期待未來企業執行長兼任企業能源長,協助企業創造出第五種能源-能源效率,找出最好的成長原物料-知識,在未來綠色競爭年代展示台灣的綠色新實力。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