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商機成型兩岸擬成立相關產業聯盟!2010-7-14_洋洋洋_000997_600198_002017_002161_600584_000503_物聯網_手機支付_淘股吧_查看帖子

物聯網商機成型兩岸擬成立相關產業聯盟!2010-7-14_洋洋洋_000997_600198_002017_002161_600584_000503_物聯網_手機支付_淘股吧_查看帖子
新大陸從二維碼入手接觸物聯網水到渠成
新大陸從二維碼入手接觸物聯網水到渠成


發佈時間:2010.07.14 09:22 來源:南京報業網-江蘇商報

說起新大陸與物聯網的第一次接觸,那是1997年,新大陸從一個客戶那裡得知公安部治安管理信息系統想在福州做試點,要求採用二維碼技術製作外來人口暫住證。 可在當時二維碼技術在國內還是一片空白。

為了拿下這塊肥肉,新大陸旗下的中安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經過兩年的努力,終於順利交工。 不過其雖攻克了編碼生成,卻啃不動解譯識讀。 由於識讀設備必須進口,價格自然昂貴。

有感於沒有核心技術所帶來的挫敗,又隱隱覺得這一技術在防偽上會有很大的市場,1999年8月,福建新大陸自動識別技術有限公司註冊成立,立志攻克這一難題。

自2003年上海龍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龍貝碼”之後,QT碼、漢信碼、網格矩陣碼、緊密矩陣碼在此後的幾年中相繼推出,但只有新大陸攻克了解譯識讀技術。 國內一些知名的IT界大企業,如聯想、四通、南開戈德等也曾經有過大量投入,但最終都沒有實現這一核心技術的自主化。 國內有上千家的條形碼或自動識別企業,但基本上都是系統集成商。

而新大陸,是當時國內唯一可以與美國訊寶科技公司和日本電裝公司等5家設備商相抗衡的企業。

2006年11月,新大陸對二維碼技術的研發取得重大突破。 其核心技術體系“uIMG”在識別能力上與國際同類條碼製造商的產品相當。 有了核心技術,新大陸的國際化才得以落到實處。 2008年6月,新大陸北美公司在美國矽谷成立。 陸續進入歐洲、日本、東南亞、北亞、中東和非洲市場。

2009年年初,“智慧地球”的觀點被提出,二維碼業務隨著物聯網概念浮出水面,新大陸高科技企業的形象愈加突出。 2009年8月12日,新大陸成為 中國大陸首家赴台投資企業 ,完成了對台灣帝普科技公司58%的控股。

經過近10年堅持不懈的研發和探索,新大陸終於具有了確立物聯網戰略的基礎。
[沙發]
【 ·原創: 洋洋洋 2010-07-14 22:20 只看該作者(-1)
萬億前景誘人物聯網躋身“戰略”產業


在各部委忙著制定中央政策,統一推進中國物聯網發展時,地方政府似乎更領先一步,嗅覺更為敏銳的企業也沒有閒著

隨著“物聯網”三個字出現在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這個新興產業開始備受矚目。 6月22日和6月23日,工信部針對物聯網連續兩天發出“聲音”,不僅引起媒體廣泛關注,還引發資本市場對物聯網概念的追捧。

工信部網站昨天發布消息稱,物聯​​網已躋身國家重點發展的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就在一天之前,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司長張峰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物聯網大會上透露,工信部已將物聯網規劃納入到“十二五”專題規劃,正在積極研究推進。

遠程就醫、遠程操作家電、遠程監控孩子動態……物聯網技術帶來的未來生活圖景變化讓不少人目眩神迷。 能引人心動,自然就有巨大商機。 工信部昨日表示,物聯網將成為全球信息通信行業的萬億元級新興產業。 到2020年之前,全球接入物聯網的終端將達500億個。

然而,物聯網這個萬億元級新興產業目前在中國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 張峰就指出,中國的物聯網至少存在標準體系尚待突破、規模化應用不足、安全問題難以解決和跨行業合作與資源共享存在壁壘四個難題。 與此同時,鄰國日本和韓國已經分別提出了“U-Japan”和“U-Korea”戰略。

圍繞上述難題,工信部指出,我國作為全球互聯網大國,未來將圍繞物聯網產業鏈,要在政策市場、技術標準、商業應用等方面重點突破。

據記者了解,由包括國標委、工信部在內的11個部委下屬19個標準工作組組成的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已經籌建,未來將共推物聯網發展。

在各部委忙著制定中央政策,統一推進中國物聯網發展時,地方政府似乎更領先一步。 多地政府希望率先攻下物聯網“新高地”。 上海、江蘇各自發力,爭取引入國家物聯網基地的同時,希望打造出物聯網核心標準體系;廣東則承諾每年砸1億元打造物聯網基地;成都更是把2012年物聯網產業規模目標定為300億元。 一場沒有硝煙的物聯網戰爭似乎又要在各地打響。

嗅覺更為敏銳的企業也沒有閒著。 企業不僅打物聯標準的主意,甚至已經把物聯“概念”變為“產值”。 記者了解到,聯想、康佳、海信、小天鵝、長虹等企業正在籌謀制定物聯網家電標準,其中部分企業已推出具有遠程操控功能的物聯網家電。

同時,物聯網熱已經傳導到資本市場。 昨天,在張峰的講話見諸媒體後,物聯網概念又受資本市場追捧。 A股市場早盤盤整的同時,物聯網概念股卻逆勢走強。
[板凳]
【 ·原創: 洋洋洋 2010-07-14 22:37 只看該作者(-1)
入台第一家陸企新大陸如何“一飛沖天”? !


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不是沒有,但大多早已付出代價。 每當經濟危機退潮之時,總有新技術橫空出世,物聯網概念也藉此一飛沖天,一家叫新大陸的企業因此浮出水面成為公眾焦點,其實他們已經在寂寞中苦苦堅持了十年。 傳統互聯網時代造就了騰訊控股、阿里巴巴等企業的成功,那麼,物聯網時代,哪些企業又將脫穎而出執掌大旗?

2010年3月11日上午11點,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主題為人大代表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中的作用的集體採訪。 說是集體採訪,其實不過精挑細選了5位企業家代表。

  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不是沒有,但大多早已付出代價。 每當經濟危機退潮之時,總有新技術橫空出世,物聯網概念也藉此一飛沖天,一家叫新大陸的企業因此浮出水面成為公眾焦點,其實他們已經在寂寞中苦苦堅持了十年。

  傳統互聯網時代造就了騰訊控股、阿里巴巴等企業的成功,那麼,物聯網時代,哪些企業又將脫穎而出執掌大旗? !

  2010年3月11日上午11點,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主題為“人大代表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中的作用”的集體採訪。 說是集體採訪,其實不過精挑細選了5位企業家代表。

  一襲紅衣走到台前坐在柳傳志身側,瞬間點燃了媒體眼球。 她是新大陸集團的總裁王晶,不僅因為這是五人中的唯一女性,而是她身後的福建新大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大陸)十分引人揣測。

  回首2009年,物聯網無疑是下半年最不甘寂寞的關鍵詞,甚至被封喻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後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 原本在細縫市場險中求勝的新大陸一夜之間黃袍加身,在物聯網的光環下被推入主流視線。

  有人冷眼觀之,有人艷羨不已。 從天而降的大餡餅,怎麼就砸到了新大陸的頭上? 就連新大陸的總裁王晶,也有些愣神。

  此前,作為入台的第一家大陸企業,新大陸廣受媒體關注,但其商業作為的實質意義,卻並沒有為大多數人所注意到。 突如其來的大漲固然令她欣喜,但找到充足的理由才最終令她心安。

  每當經濟危機退潮之時,總有新技術浮出水面。 閃亮登場的物聯網被寄予助力經濟增長這一厚望的同時,也給行業領先者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2009年9月以來,新大陸屢屢領漲大盤並非一個孤立的事件,而是其10年來不斷加大對物聯網產業投注的必然結果。

  種種跡象表明,物聯網迎來了春天,但發展中還存在著的諸多阻礙因素,又透著些春寒料峭。 火速躥紅後股東們的減持套現更是讓投資者疑問重重——概念炒作結束之後,物聯網如何在產業領域建立自己的商業模式,獲得持續的業績支撐?

  “新大陸,就是要在一片空白但又神奇的土地上開創一番神奇的事業和未來。”  

王晶何以如此自信? 或許是22年的風雨歷煉出來的吧!

  自己捏了個菩薩

  新大陸的誕生卻不似我們所想的那樣含著金鑰匙。

  1993年12月15號,福州,寒流從北邊襲來。

  赫赫有名的實達集團董事長朱剛和總經理胡鋼在福州溫泉大酒店開始了最後的攤牌。 對話以胡鋼同意離開結束。 望著外面灰暗無比的天空,胡鋼覺得就是此時自己心情的真實寫照。

  在公司控制權的爭奪中,胡鋼也如同那個年代下海的很多企業家一樣,吃了資本的悶虧。 儘管董事會最終選擇挺他,但曾經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利益面前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行為令他心寒,最後還是選擇了離開。

  跟隨他一塊出走的有十多人,其中有原實達總經理助理王晶、原實達工會主席林學傑、原實達香港公司總經理何泉、原實達房地產公司總經理許成建、原實達貿易公司總經理顧照丹等。 他們創建了新大陸集團。

  與曾經在國企長期擔任董事長、經驗老到的朱剛相比,年輕的創業者們書生氣十足。 從實達退出時,因為不忍心寄託了自己理想的企業發生太大的震盪,他們並沒有帶出幾個研發人員和銷售人員。 為了穩定軍心,胡鋼甚至保留了大部分實達的股票。

  銀河賓館租了兩間房子,開始規劃未來藍圖,這才發現錢雖不是萬能的,但沒錢卻是萬萬不能的道理。

  合適的人才成為第一大缺口。 創業伊始,有很多實達的老員工自願追隨而來,但很快就被實達以更優惠的條件返聘回去。 新大陸只能招聘新人加以培養,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卻彷彿成了實達的“黃埔軍校”,很多人只是將這裡作為一個跳板。

  明知如此,胡鋼也無可奈何,就連以“挖角”出了名的王晶也一籌莫展。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彼時的新大陸,總共也就150萬元的創業資本,實在太窮了,跟人拼不起。

  比起窮困,精神上的壓迫似乎更為難熬。 縱觀中國歷史上鬥爭的經驗,摧垮一個人首先要摧垮他的意志。 這在企業之間的競爭中同樣適用。

  關於胡鋼的退出,流言四起,最廣為傳播的版本是,胡鋼私心膨脹,妄圖買下整個實達未遂,最終捲款出逃。 從實達辭職到新大陸的骨幹員工,在不久後發現自己被原東家冠以莫須有的罪名而變成開除,股份和房產等也隨之被沒收。

  與此同時,王晶發現公司及下屬還不時被調查,整個創業的初期,王晶為此疲於奔命,無法集中精力。 但這還不是最危險的,最大的威脅來自新大陸本身。

  新大陸於1994年2月成立後,開始進行金融產品的研發。 但除此之外還嘗試了貿易、房地產、醫藥等多個行業,甚至成立了俄羅斯公司。 這是因為實達此前多元化投資中有一些分公司的總經理跟隨胡鋼出來二次創業,一方面因人設事,另一方面也可以支援主業。

  但現實卻並非“鋼晶”們想像的那般。 剛開始,新大陸沿襲了舊有產品的開發,這對胡鋼不算難事,畢竟實達那一套就是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 他忘了,此時的實達早已今非昔比,一強一弱且有著割不斷的恩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該站在誰哪一邊。

  本來就沒多少資金,還硬是模仿實達多元化,結果可想而知。 除了俄羅斯公司在貿易上略有收穫之外,房地產和醫藥皆全軍覆沒。 到1995年,俄羅斯公司也輝煌不再。

  王晶反思,當時之所以犯錯,更主要是心態的原因。

  從實達退出後,一時很難接受如此大的落差:一夜之間什麼都沒了。 王晶當時甚至不得不搬回父母家住。 失去的虛無感和實達的壓迫感驅使這群年輕氣盛的創業者立志在3年內赶超實達,卻選錯了路。

  眼看就要坐吃山空,偏偏禍不單行!

  註冊資本僅僅150萬元的新大陸因為義氣,竟然為胡鋼一個舊部的公司擔保了108萬元,而對方卻跑了!如今看來,108萬元似乎不是多大的數字,但對於當時本來就已經泥菩薩過江的新大陸來說,卻無異於被拖至懸崖邊緣。

  資金鍊斷裂,卻藉不到錢,銀行也不願意貸款。 王晶第一次當著新大陸員工的面流眼淚。 如果不是德國JQG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托馬斯·尤​​赫雪中送炭,新大陸這片神奇的土地只怕就要乾涸了。

  與尤赫相識是在1992年的夏天,那時王晶還在實達,因為董事長朱剛與對方有一場非常重要的談判,涉及到商業機密不願意請外人翻譯,大學畢業後一直自學英語的王晶臨時救場,沒想到辦得很漂亮。

  在當晚的聯誼會上,王晶開朗直率的個性給尤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尤赫曾有過三次正式的邀請,希望王晶能加盟他的企業,但王晶均以各種理由婉拒了。

  沒想到有一天會無心插柳柳成蔭。 在新大陸最艱難的時候,尤赫以1∶2的溢價購買了新大陸100萬元的股份。 後來,JQG集團每年都要為新大陸提供幾百萬美元的借款,一直幫助到新大陸電腦上市。

  離開了“鋼晶”們的實達此時卻在新任總裁葉龍的領導下展現了不凡的業績。 1994年實現銷售收入2.8億元,利稅6000多萬元;1995年銷售收入逾5.4億元,利稅9000多萬元。

  回首如淵,王晶感慨自己捏了個法力高強的菩薩,然後被他打得落花流水。 嚇出一身冷汗的新大陸清醒過來,砍掉了所有不相干的業務,集中精力做主業研發。

  惶者生存

  “鋼晶”終於意識到,新大陸不能在銀行終端上與實達硬拼,只能力求差異化。

  經過深入分析和市場調研,終於讓胡鋼發現了一條生機:針對當時所有的銀行終端和鍵盤都是分開的,如果能集成到一起應該能方便不少。 經過幾個月的研發,銀行一體終端機終於面世,但由於銷售人員經驗匱乏,過了很久才算打開市場缺口。

  1996年,新大陸終於嚐到一點甜蜜的滋味。 但沒用多久,實達也開發出自己的銀行終端一體機,重新奪回市場份額。 相對於當年營業收入已達12億元的實達來說,新大陸的那點甜蜜只能算心上的一顆硃砂痣。

  與實達的正面交鋒日趨激烈之時,新大陸內部出現了不和諧的現象。

  新大陸最早是以技術為中心的,所有的政策都向其傾斜。 但隨著競爭的加劇,市場部門的壓力越來越大,急需技術部門在研發和服務方面的支持。 而技術部門在公司地位超然,別說讓他們根據市場調整研發方向,就是請他們去為客戶答疑解惑,輕易都不肯屈尊降貴。

  眼看以技術為主導的發展思路必須轉向以市場為主導,1996年底,新大陸決定改革公司的組織架構,卻遭遇總工程師的強大阻力。

  總工程師是與“鋼晶”一起創建新大陸的元老和董事之一。 為了爭取他的理解,新大陸犧牲了一年的時間。 但總工程師誤認為是針對他個人的鬥爭,不甘心權力旁落,不管是“鋼晶”的推心置腹還是著名諮詢機構的“洗腦”,都無法令他妥協。

  結果,1997年成為新大陸歷史上最為慘烈的一年:公司發展思路不明確,產品線混亂,質量一塌糊塗,市場份額節節下滑。 公司內耗嚴重,市場部門和技術部門從工作上的矛盾最後演變為個人的爭鬥,很多員工離開了公司。

  更慘烈的是,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前夕,新大陸第二次栽進了替人擔保的渾水里,差點丟了小命。

  從第一次“擔保門”中死裡逃生的“鋼晶”組合似乎沒有多少江湖閱歷上的長進,在當地政府的介紹之下與一家香港企業進行互保。 連對方企業都沒實地去看過,就憑對政府單純的信任就簽了字。 誰知政府也是聽其一面之辭,沒料想這個剛回歸祖國懷抱的同胞竟是個走私商。 代價是5000萬元!新大陸同時遭到三家銀行的起訴。 一邊是市場的壓力,一邊是自身的失誤,羽翼未豐的新大陸再次不堪重負。

  當變革關乎生死,董事會不再猶豫,終於在1997年底痛下殺手,進行瘦身,總工程師和一大批技術人員都離開了。 但經過這次震盪,新大陸不僅重塑了內部架構,也意識到除了技術上的創新,更需要觀念上的適時更新。

  一番折騰後新大陸元氣大傷,實達卻站上了事業的巔峰,1997年完成銷售收入20億元,利稅2.5億元。 再去拼搶銀行一體終端機已不現實,新大陸開始另謀出路。

  變革卓有成效,重煥生機的新大陸不僅打開了POS機市場,更得以介入移動通信、高速公路信息領域。 前者在此後十多年裡充當了新大陸的搖錢樹,後面兩項業務則為新大陸從純硬件製造向IT綜合服務提供商的轉型奠定了基礎。

  沒想到,實達自1997年站上巔峰之後便因為內亂等種種原因走下坡路。 到2000年,虧損額竟然達到2.5億元。 短短幾年,形勢大變!新大陸不僅在新的業務上頗有建樹,更將此前失去的金融終端的份額也奪了回來。

  2000年8月7日,新大陸迎來企業史上第一個高潮——登陸深交所。

  其實,早在1997年底新大陸“二次創業”的時候,胡鋼就將上市列為一個重要目標,而在1998年還真就有那麼一次機遇。 當時流行“捆綁上市”,福建省也沒免俗,計劃由新大陸牽頭,與何志毅領導的金科及中國銀行下屬電腦公司BOC三家聯合爭取高科技板塊的名額。

  對資金極其飢渴的新大陸在激動了兩個多月後,卻放棄了這個機會。

  胡鋼認為,上市對於新大陸融資的確有重要意義,但如果準備不足,上市就是一個充滿誘惑力的陷阱。 在與具有國企背景的BOC的談判中,胡鋼深感企業文化無法融合,有了此前實達的慘痛教訓,最終沒有為上市而上市。

  但要憑一己之力獨自上市談何容易!

  1998年,國家對於民營企業上市並沒有明確的政策支持,新大陸面臨的選擇無外乎兩種:一是國內許多高科技企業紛紛效仿的借殼上市方式,另外就是與別人合作,即當時市場上傳言的買指標。

  借殼和買指標新大陸都嘗試過多次,為此,還不免被忽悠過幾回。 就在四處碰壁的過程中,有消息說政府對於民營企業上市的政策將會有所鬆動,新大陸聞訊後,也開始積極推動這一進程,但省裡擔心衝擊原來的指標,不願意出面推薦。

  轉機出現在1998年下半年,國家科委(現在的科技部前身)籌劃推動一些優秀的高科技企業上市,王晶開始通過各種途徑反映企業情況。 那時的新大陸只是個無名小輩,很多人連名字都沒聽過,最後能獲得首批推薦,一方面歸功於王晶堅持不懈地“製造輿論”,但另一方面,新大陸在超前性的戰略運作上做了非常多的準備。

  除了金融終端的創新之外,新大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產品TSGF--腫瘤相關物質聯合檢測試劑盒在癌症檢測方面也是國際先進水平,雖然如今這一業務已被邊緣化,但這一產品仍然廣泛應用於國內各大醫院臨床及檢測。

  當然,最具有未來想像力的,還是在1997年,公司就已經開始涉及二維碼業務。

  1999年上半年,新大陸開始向科技部申報上市計劃。

  回過頭來看,這也是科技部唯一的一次成功推薦,以後這樣的事情再也沒有發生過。 中國證監會對這5家企業進行初選後,再報中科院進行“雙高”認證,到這時,新大陸才真正進入了上市通道。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新大陸是個不錯的例子。

  不會跑,還不會爬嗎?

  有了揚眉吐氣的資本,終於不用再憋屈,公司在上市當年確定了多元化、產業化和國際化的戰略,隨後,業務橫跨電子信息、生物製藥、環保科技等多個行業。 甚至,在互聯網盛行的時候,新大陸也沒抵住誘惑觸了網,還代理過遊戲,燒掉幾百萬。

  記者有時候不禁疑惑,是否在大多數企業家的心中,都有一株多元化的罌粟花,一有機會就被迷惑得人蠢蠢欲動? 事實上,最終讓新大陸走向產業化和國際化道路的,還是其在二維碼業務上的突破。

  而今看去,新大陸與物聯網的第一次接觸是那麼偶然。

  1997年,新大陸從一個客戶那裡得知公安部治安管理信息系統想在福州做試點,要求採用二維碼技術製作外來人口暫住證。

  國外對二維碼技術的研究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已非常成熟。 在符號表示技術研究方面,已研製出的多種碼製就多達250種以上,技術標準也在全球範圍得到了應用和推廣。 但中國起步較晚,二維碼還是個陌生的名詞,新大陸連聽都沒聽過。

  此時的新大陸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急需一次成功注入信心,很是垂涎這塊肥肉,卻發現在國內連本介紹二維碼的書都找不到。

  後來,臨時抱佛腳地消化了國外相關技術資料後,新大陸旗下的中安電子技術有限公司還是拿到了這個項目。 經過兩年的努力,終於順利交工,卻因為價格不菲而被客戶批評“心太黑”。 這其實是冤枉了新大陸,因其雖然攻克了編碼生成,但解譯識讀卻啃不動。 由於識讀設備必須進口,價格自然昂貴。

  有感於沒有核心技術所帶來的挫敗,又隱隱覺得這一技術在防偽上會有很大的市場,1999年8月,福建新大陸自動識別技術有限公司註冊成立,立志攻克這一難題。

  當時國際上通行的碼製有日本電裝公司於1994年9月研製的QRCode碼、由美籍華人王寅敬博士發明的PDF417碼、由美國聯合包裹服務公司研製的DataMatrix碼。 鑑於此,新大陸沒有選擇再去自主開發二維碼碼製,而是把研發的重心放在了識讀方面。

  此舉不能不說極為精到。

  自2003年上海龍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龍貝碼”之後,QT碼、漢信碼、網格矩陣碼、緊密矩陣碼在此後的幾年中相繼推出,但只有新大陸攻克了解譯識讀技術。

  國內一些知名的IT界大企業,如聯想、四通、南開戈德等也曾經有過大量投入,但最終都沒有實現這一核心技術的自主化。 國內有上千家的條形碼或自動識別企業,但基本上都是系統集成商,其盈利模式是代理各個設備商的數據採集設備和底層軟件,然後提供各種行業的數據採集解決方案。

  而新大陸,是當時國內唯一可以與美國訊寶科技公司和日本電裝公司等五家設備商相抗衡的企業。

  某種程度上,創新類似於馬拉松,獲得好成績的未必一定是領跑者,聰明的選手往往選擇跟隨,然後在適當的時候快上那麼一兩步。 在這方面,新大陸不算聰明,而是始終埋頭前進,有時候甚至只能艱難地爬行。

  由於二維碼的研發投入巨大,而效益回報幾乎為零,最初的6年裡,新大陸飽受煎熬。 公司內部有很多反對的聲音,“鋼晶”組合一度被指責為頑固的燒錢大戶。

  因為只出不進,每年年底只能眼睜睜看著別的公司和部門發獎金,員工情緒也漸漸萎靡。 為了激發鬥志,新大陸不惜以股代獎,但終究還是有很多員工熬不住離開了。

  2006年11月,新大陸對二維碼技術的研發終於取得重大突破。

  比較而言,工業級自動識別裝置的技術門檻高,回報相應也豐厚。 由於在可靠性、速度和準確性方面的不斷升級,新大陸在這一領域的拓展極為有利。

  新大陸的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圖像採集和處理技術,經營策略是集中精力研製基於二維碼的識讀設備。 其核心技術體系“uIMG”在識別能力上與國際同類條碼製造商的產品相當。 尤其是針對手機屏幕的一款固定式二維碼識讀器上採用了第二代模組,對各種模糊圖像處理的能力大大超過當時國際上另外兩家——日本DENSO和德國GARVITEC公司的同類產品,有了核心技術,新大陸的國際化才得以落到實處。

  2008年6月,新大陸北美公司在美國矽谷成立。 陸續進入歐洲、日本、東南亞、北亞、中東和非洲市場。 2009年8月12日,新大陸成為中國大陸首家赴台投資企業,一時引發媒體極大關注。

  新大陸能獲得這一殊榮,除了位於“海西板塊”的“地利”之外,“天時”與“人和”也配合得剛剛好。

  2009年年初,“智慧地球”的觀點被提出,二維碼業務隨著物聯網概念浮出水面,新大陸高科技企業的形象愈加突出。 2009年5月9日,溫家寶總理在視察福建的過程中,又專程視察了新大陸。 外界紛紛揣測這其中的因果關係,但王晶卻坦言,對於新大陸來說,這次投資不過是件水到渠成的事。

  新大陸收購的台灣帝普科技公司是由荷蘭史利得控股公司於2008年在台設立的全資子公司,專業從事數字廣告牌及自動識別產品設備的服務經銷商。 早在2009年6月1日,新大陸就已通荷蘭子公司向其註資50萬歐元,在台從事二維碼業務。 這一次,新大陸不過是增加了28萬歐元的投資,完成58%的控股而已。

  在陸資到台投資許可辦法公告實施之後,台灣新大陸自然就成為了第一家經第三地赴台投資經營的中國企業。 王晶表示,新大陸不會單純為爭個“名號”而赴台投資。

  不論如何,經過近10年堅持不懈的研發和探索,新大陸終於具有了確立物聯網戰略的基礎。

  最難是“變現”

  卡梅隆的電影總是具有開創性,不知道15年前他在構思《阿凡達》這個劇本時,是否已經預測到1999年物聯網概念的提出? 但對於新大陸來說,若非當年這一概念的蠱惑;若非在還不甚了了的時候就小賺了一筆,是否還能有足夠的耐力堅持10年?

  看過《阿凡達》的人們一定不會忘記潘多拉星球上那個巨大的網絡,讓所有的一切變得有生命和靈性。 但對於以“鋼晶”組合為代表的物聯網產業從業者來說,僅是感嘆那種天人合一就不夠了,“一碼當先”之後如何“變現”才是王道。

  在韓國,二維碼有一個有趣的稱謂“Ma​​gic Code”(魔碼),頗有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意味。 在日本的應用更為廣泛,名片、廣告、雜誌和產品包裝上,到處都印著二維碼。

  早在2005年,亞馬遜就注意到這一風向,首次將二維碼應用到其網上服裝銷售上,方法是:顧客購買衣服時可同時下載該商品的二維碼印貼在上面,顧客成了移動模特,看上該商品的人可直接掃描二維碼上網直達亞馬遜的商品頁面。 成功推銷的顧客則可以獲得一定的佣金。

  在二維碼的應用上,新大陸並不比亞馬遜醒悟得晚。

  2005年5月15日,當喬治·盧卡斯在法國戛納電影節上掀起“星戰”熱時,上海影城20日晚7∶30場的《星戰3》在上海卓尚文化信息公司的“一票通”網站上被悄然發售。 網上訂票的觀眾被告知:他們將收到一張“電子票”——帶有二維碼圖形的短信或彩信,屆時,只要帶上手機並憑藉手機上的這個二維碼圖形就可以“驗票”入場。

  這是新大陸對於“電子回執”產品的首次試驗:移動訂票夢幻體驗專場。

  發送出“電子票”280張,實際到場識讀驗票205張,其中4張無法識讀,以輸入輔助碼完成驗票。 好奇的觀眾將驗票台圍得水洩不通,熱鬧祥和的背後,很多人忐忑不安。

  “電子回執”必須滿足從訂票、電子支付、訂單提交、手機發送以及現場識讀驗票的整個技術流程。 其間的平台開發、設備調試、接口聯調等各個環節都面臨了一場嚴峻的挑戰。 就連中國銀聯執行副總裁李凌也早早來到上海影城,了解、檢查現場組織工作的準備情況。

  試驗場功德圓滿。 2006年9月11日, 上海新大陸翼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註冊成立,專注於“電子回執”產品的研究、開發、運營以及技術支撐。

  經過三年多的運營,上海翼碼在20多個省、市設立了業務機構,可以為電信、電影、航空、鐵路等10多個行業提供移動訂票、積分兌換、電子VIP等10多項產品的全套業務解決方案,構建起一張全國電子化憑證服務網絡。

  在“電子回執”業務中,沒有中國移動在手機業務方面的支持和中國銀聯在電子支付方面的支持,均是不可想像的,但眾所周知,這兩位都是眼高於頂的大佬,要想從中分一杯羹談何容易。

  能夠加入到 “中國移動+中國銀聯” 這對黃金組合中,還能達成排他性戰略合作並堅持參與運營分成,新大陸仰仗的完全是自己所擁有的核心技術。 當時,能識讀手機屏幕二維碼的技術,只有新大陸、日本電裝公司和德國GARVITEC公司具備,而新大陸在性價比上有絕對優勢。 無怪乎美國訊寶科技公司總裁多次到新大陸進行“友好”訪問。

  許多企業也有自主研發的二維碼技術,但都苦於找不到成熟的盈利模式。 因為二維碼本身不一定帶來利潤,它必須在一個完整的循環中才能體現價值。 於是不得不退回去繼續研發解譯識讀技術。

  時至2010年,國內二維碼解譯識讀技術已非新大陸一家獨有,但因其在產業上的應用和佈局先人一步,至今也未有出其右者。 新大陸今後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這一技術領域其他的競爭對手,而是在以後的行業拓展中如何保持這種競爭優勢。

  雖然占得先機,但畢竟直到2008年才扭虧為盈。 投入期過後,新大陸面臨的競爭陡然加劇,逐漸清晰的市場甚至引來聯想都準備參與爭奪。 各行業大佬自然也樂於在眾多候選者之間周旋,以達成自己的盈利目標,新大陸很難再靠排他性戰略合作保持壟斷優勢。

  新大陸並非沒有準備,從2007年開始就儲備了農業部“動物防疫標識溯源系統”項目(簡稱動物溯源)。 隨著牲畜、食品公共安全體係日益得到重視,該項目在中國的前景毋庸置疑,但試點城市和試點環節有限。

  根據2010年4月21日的最新公告,新大陸電腦營業收入11.33億元,同比增長11.30%,淨利潤8580.83萬元,同比增長148%。 王晶表示,來自二維碼業務的收入佔比已接近一半。 當眾多的物聯網概念企業還在那感嘆“看上去很美”的時候,新大陸已經在收穫了。

  所以,與其他認為物聯網目前只是噱頭的人不同,在王晶看來,物聯網已經具備了產業化的基礎,只要找對行業應用,就能夠逐步探索出合適的商業模式。

  如今,在大眾的關注點還聚焦在手機二維碼業務上時,新大陸已經開始嘗試一種新的行業應用:面向零售的“商易通”。

  不用擴大場地,不用增加僱員,不用外出進貨,通過這一平台,終端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投入、提高效率,甚至實現零庫存。 這是“商易通”賴以吸引零售商加盟並向各大廠家談條件的許諾。 所仰仗的是二維碼的應用將各個環節的信息自動記錄、識讀和處理,所期望的是你清閒,我賺錢。

  湖北武漢煙草系統各專賣店正在試點這一項目。

  一個社區裡的便利店,商品售出後,信息自動記錄、傳送、識讀和處理,“商易通”的後台系統便能夠及時補給。 不用擴大場地,不用增加僱員,甚至不用外出進貨,便利店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投入、提高效率,甚至實現零庫存。

  這是“商易通”賴以吸引零售終端加盟並向各大廠家談條件的許諾,所倚仗的就是二維碼的應用。 如今,湖北武漢煙草系統各專賣店正在試點這一項目。

  若能真正實現零售商的理想,自然不錯,但零售業有自己的行業話語。 不可否認,二維碼的應用能讓整個體系更清晰透明,但這是否能成為核心競爭力就值得商榷了。 新大陸一向走政府採購路線,在民品和消費者方面用心較少,單憑以往的經驗,要想在各行業揮荊斬棘恐怕還有很艱苦的路要走。

  “鋼晶”組合,這是記者第一次在文章中用“組合"來形容一個企業的董事長和總裁,雖然貌似有些不嚴肅,但似乎只有這樣,才足以表達二人之間的默契給我帶來的新鮮的刺激。

  這對組合從專長和性格都如此互補,就連犯錯都步調一致,實在讓人感嘆。 回顧新大陸外憂內患的發展歷程,倘若缺少其中某一人,都很難活到今天。 更難得的是,這份信任和默契普遍存在於新大陸的創業團隊中。 記者雖然只寫了胡鋼和王晶,但所代表的並不局限於他們二人,而是新大陸企業文化的一個縮影。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新大陸的業務變來變去,路走得彎彎曲曲,卻還能繞回主道上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