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能源局 - 宣導推廣 - 溫室氣體 - 能源產業環境會計制度建立與輔導示範計畫
環境會計的定義
環境會計(Environmental Accounting)又稱之為綠色會計(Green Accounting),早在三十年前,學術界就出現「綠色會計」的觀念,但當時遭到很大的反對及批評,70年代之後,許多的經濟學者及環境專家開始倡導社會責任的觀點,會計專家則因會計制度原則及技術上的限制,導致相關的研究較少,在近期則有許多的學者投入相關之研究。
摘錄學者與組織對環境(管理)會計的定義:
- 美國電話及電報公司(American Telephone & Telegraph Company,AT&T)的定義:環境會計又稱為「綠色會計(GreenAccounting)」,能夠確定和衡量環境資料和活動的成本,並使用此資訊作為環境管理決策之用,這目的主要是在確認和找尋能夠減輕環境負面影響的活動和系統。
- 國際會計協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ccountants) (1998)提出環境管理會計是透過發展和實行適當的環境會計系統來管理環境面以及經濟面的表現。這可能包含了公司中各種報告或審查,典型的環境管理會計常牽涉生命週期成本、總成本會計、利益估計以及策略規劃。
- Tellus Institute (1998)提出環境管理會計為企業經營上對於物質(Material)使用以及環境成本(Environmentalcosts)的紀錄。 物質流會計是一種使用設備從事生產時的紀錄,將物質流紀錄下來以了解資源使用的效率與改善環境。
- Bennett and James (1998)認為EMA為一種新時代的工具,透過分析財務的與非財務的資訊來最佳化企業的環境與經濟表現,進而達成永續經營企業的目的。
- 聯合國永續發展處(United Nations Divis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UN-DSD)的定義:將環境會計直接視為「環境管理會計(EnvironmentalManagerial Accounting,EMA)」,是為分析、使用和聯繫財務和非財務之資訊,以結合公司之環境管理和經濟政策,以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公司之成本費用、產品設計生產過程及投資決策,EMA皆能提供及時且前瞻性之資訊。EMA亦為決策之支援工具。這套資訊系統能夠使公司在管理環境生命週期和經濟資料之同時獲得更好的資訊和環境保護策略。
研究者 | 定義 |
---|---|
美國會計學學會 1973 | 環就會計是企業組織行為對自然環境(空氣、水和土地)影響的衡量與報告。 |
日本環境廳 2000 | 環境會計是數量化評估企業環保活動的一種體系。 |
Nelson 2000 | 環境會計藉由辨識和報導企業組織內影響環境的經濟和財務事項來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環境會計可增加事前準備,改善內部流程、加強投資流程、減少原料的消耗、使用及分析採用適當的環境管理系統,亦可以反應組織、環境互動的經濟和財務狀況;減少負面環境影響及投入。 |
聯合國永續發展處 2001 | 是為分析、使用和聯繫財務和非財務資訊,以結合公司之環境管理的目標和經濟政策,已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公司成本費用、產品設計生產過程及投資決策,環境管理會計皆能提供即時且前瞻性之資訊。環境管理會計亦為決策及支援工具,這套資訊系統能夠使公司在管理環境生命週期和經濟資訊之同時獲得更好的資訊及環境保護策略。 |
Cameron Cooper 2002 | 環境會計將環境活動結果數量化並加以衡量,以有形財務向外界證明環境利益,並協助組織改善衡量原料、能源的環境決策,以節省成本、增加經濟效益。 |
日本環境廳 2005 | 環境會計是數量化評估企業環境保護活動的一種體系,目標為達成用續發展,與周圍環境保持良好關係,及推動同時具效果及效率之環保活動。 |
國際會計師聯盟(IFAC)2005 | 環境管理會計是透過發展並執行適當的環境相關會計系統來管理環境及經濟績效。包括公司資訊之報導及審計,環境管理會計一般來說包括生命週期會計、全部成本會計、效益處理及環境管理之策略性規劃。 |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綜合以上各種對環境會計制度定義的解釋,可歸納出以下重要的意義:「環境會計乃是以企業永續經營為目標、結合環境成本資訊和會計實務,將企業參與環境相關活動利用環境資訊相關工具或系統加以管理並揭露相關資訊,不僅協助組織做出最佳的環境相關決策改善環境績效,亦提供外部使用者相關環保資訊。」
環境會計發展史
回顧過去25 年來,社會和環境會計相關的文獻資料,茲將之區分為3 個時期;1971~1980、1981~1990 和1991~1995。
- 1971~1980 時期對環境會計與環境政策的探討較不注重,在會計界裡學者對所謂的「社會會計」,亦即是公司在社會責任上的揭露與報導較感興趣,尤其是在有關員工、產品方面。在這階段也有提出一些模式的探討,包括客觀性的測量、評價及揭露來保護環境及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為主要的議題。其使用的方法可歸納為:(Ⅰ)修正傳統之財務會計—是以獲利為導向而忽略企業對社會責任的考量。(Ⅱ)找出新的測量方法,(例如;從經濟觀點的成本效益分析)、包括非財務方面的衡量(如環境稽核),並於會計年報中揭露公司對社會責任的評估與現況,以達成於年終財務報表上關於環境議題揭露的社會責任。這些模式的發現不但提供了法規、審計、稅金及專利權之制定基礎規範,而且在非財務資料的揭露有很大的改善。至於此階段的發展對潛在的經濟方面的影響,管理者也開始定期關心社會的問題,考量管理決策、社會責任與未來企業發展方向與投資決策的評估。但環境會計方面的議題,並沒有正式規劃至教育課程裏,即使是美國和英國之先進國家,對環境會計的發展與規範,尚在做進一步的研究。
- 1981~1990 時期此階段發展出幾種不同的模式,這些研究以分析方式為主,在1970 年代例如;在會計方面的作用--揭露企業的發展與社會活動及自然環境間的問題,並呈現在報表上,提供適合更多階層人的使用與參考。
- 1991~1995 時期在這階段的研究,環境會計超越了社會會計的層面— 企業考量到工安、產品對社區的影響,都會在年報中詳細的揭露。會計界對環境揭露的考量,轉為環境稽核的考量。許多的文獻與研討會,從事研究環境稽核,並廣受會計界對環境稽核與環境議題的重視。以下即針對環境會計帳國際最新發展、國際能源產業環境會計帳介紹及國內能源廠商實施環境會計作法,資料如下:
資訊揭露
- 永續報告書綱領、規範及作法之介紹
- 96年度5家國際能源產業永續報告書介紹
- 國內能源廠商永續報告書作法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