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農iPhone養雞 年增兩百萬業績

台灣老農iPhone養雞 年增兩百萬業績

台灣老農iPhone養雞 年增兩百萬業績

2011/05/31 00:00


本文由台灣《商業週刊》特別提供。



▲自從周志遠(右)導入監測技術後,父親終於不必全年無休巡雞舍。(攝影:賴建宏)
  這是當代農牧業的新頁!起源於一位前工程師,把最新科技帶入傳統雞舍,讓62歲的父親用手機巡雞舍……。

  2011年62歲的順興牧場主人周銀水,腰間所掛著的手機,是時下最「潮」的iPhone。談話間,他就像一般年輕人一樣,不時拿出iPhone,點閱螢幕。

  只不過多數人拿iPhone看的是即時新聞、玩的是應用程式(App)、臉書(Facebook),但周銀水卻拿iPhone來日理萬「雞」:在他的手機上監控20萬隻雞的生長情形。

  一般雞農,得隨時到雞舍巡邏,沒有休假可言;但周銀水帶著一支iPhone,不但可以和朋友遊山玩水,還能同時遙控他的23棟雞舍,透過鏡頭察看雞群的活動,動動手指就能連線操作雞捨得風扇、料線等設備,更有效率的管理他的6萬隻母種雞、14萬隻雛雞。

  iPhone不但讓周銀水得以偷閒,而且科技的監控降低了人為疏忽的風險,因此讓雞舍運作效率大幅提升,母雞產蛋期平均產子數(子代數量)從152.8隻提升到155.8隻,依照現有市場價格計算,一年至少增加200萬元的營收。

更自由!用軟體監控,減少巡雞舍

  把iPhone等科技設備變成養雞助手,幕後的功臣是周銀水的兒子——周志遠。他曾在台北當工程師,一年半以前回家接手家業,也把科技帶回了傳統的雞舍。

  傳統雞舍為求密集飼養,乃是用水簾、風扇打造出全密閉的空間,雞群生長的溫、濕度,吃的水和食物,皆由人為訂定操作,一旦人為控管有所疏失,密集的雞群,會產生連鎖反應,嚴重情況如溫度過高,甚至「半小時內(雞群)會全死光,」周銀水解釋。

  雖然異常時雞舍會發出警報系統,但一律以震耳欲聾的鈴聲示警,無法判讀原因。警報一響,就算僅是十座風扇中的一座故障,不會影響雞群,也得等周銀水衝到現場,才能抓出肇事元兇、解除警報。「一般牧場都只是傳統的控制箱方式,沒有(連線)到個人身上,管理者需要被綁在廠址內(才能操作),」臺大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教授方煒觀察。

  因此過去的周銀水,深怕來不及搶救緊急異常,只敢在距離雞舍一小時車程內的範圍活動,「連和朋友吃頓飯,都是坐立不安的樣子,」周志遠回憶。

  周銀水長年來全年無休,白天每小時得到雞舍巡邏,檢視雞群生長情況,更得隨時視天候變化,調整雞舍溫濕度、甚或雞只的給水量,遑論只要警報一響,「不管颳風下雨,半夜也要進去,」周銀水說。

更精準!自動偵測異常,即時搶救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