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习近平《求是》文章:《关键在于落实》 - 金色阳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孙金平的博客 | 博联社

习近平《求是》文章:《关键在于落实》 - 金色阳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孙金平的博客 | 博联社

« 上一篇 | 下一篇»

 

习近平《求是》文章:《关键在于落实》

《求是》发表习近平文章言“落实”

在两会闭幕之后,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杂志3月16日出版的2011年第6期,将发表习近平的文章《关键在于落实》。有分析认为,作为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选择这一事件点发表习近平事关落实的文章,明显有代表中共高层集体意志督促将两会内容落到实处的意图,同时也显示了习近平在中共党内的地位。

此篇文章系习近平3月1日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稿,在发表时作了个别文字修改。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是充分认识抓落实在党的领导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第二是抓落实必须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第三是抓落实必须具有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第四是抓落实必须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第五是抓落实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和形成完善的工作机制。

在文章中,习近平强调,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中共一个优良传统。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一系列推进改革发展的好思路、好政策、好措施,关键就在于落实。

文章指出,抓落实要同群众一道千方百计地去求得矛盾和问题的及时正确解决。抓落实,还要增强预见性,及时发现、尽早处置矛盾和问题。要多到矛盾突出的基层去,多到困难较多的一线去,多到难点焦点问题聚集的现场去,在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抓落实、促发展、出实绩。

文章还指出,抓落实的重心要放在基层一线,解决落实不到位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要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寻找。领导干部要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在上面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向群众问计问策,不断推进和深化各项工作的落实。

而在两会期间,作为中共下一代最高领导人的习近平同样表达了态度吗,高调宣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政之道贵在实干”。

不过,对于一年一度将中国各方政要汇聚北京的两会,有评论认为,中国的“两会”,因为不需要质询官员,不需要了解其他省市代表的意见,不需要面对面辩论,不需要争取选票,不需要向选民负责,不公布投票记录,只需要说一大堆“正确的空话废话”,然后“一致通过”。

根据中共中央党校的教授王贵秀统计,全国人大代表中有近70%”是来自行政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大代表中“官员之多是世界罕见的”。两年前,河北省一个作家,认真统计了河北省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组成,结果让人大吃一惊,这些代表70%是中共党员;70%是各级党政官员;剩下的30%,大半为大型企业或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由此,外界得出结论:“人大”早已成了“党大”,或者“官商大会”。

有网民留言称,“再笑两会的马桶提案与娱乐至上。马桶提案是指由于本身的公私事务繁忙,只好利用坐在马桶上的短暂时间,构思提案。娱乐至上是指连主流媒体都不指望两会有大动作,所以主力采访雷人提案、美女代表、娱乐体育明星的花絮。

习近平:功成不必在我任期

将于3月16日出版的最新一期《求是》杂志,将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3月1日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刊登成文,题为《关键在于落实》。其中,习近平提到,领导干部在抓落实过程中,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

文章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结论。当前,中国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前进中遇到不少需要克服的困难和风险。只有攻坚克难,乘势而上,才能抓住和用好机遇,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如果自满懈怠,心浮气躁,就不可能开创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已经取得的成果也有可能丧失。

文章指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央部门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改革发展的具体思路、政策和措施。现在的关键就在于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抓落实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而不是树立自身形象、为自己升迁铺路;把抓落实的落脚点放到办实事、求实效上,而不是追求表面政绩,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把抓落实的重点放到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好基础上,而不是盲目攀比、竭泽而渔。

同时,文章要求,领导干部在抓落实过程中,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注意防止和纠正各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领导干部要多到矛盾突出的基层去,多到困难较多的一线去,多到难点焦点问题聚集的地方去,在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抓落实、促发展、出实绩。

文章最后强调,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之所以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往往同用人导向有关。因此,必须完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对干部干与不干、干好干坏、干多干少要有明确的区分,褒奖那些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干部,教育和调整那些只尚空谈、不干实事的干部,问责和惩处那些因弄虚作假、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的干部,努力营造崇尚实干、恪尽职守、勇于奉献的工作氛围。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来,中国对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主要以经济增长、也就是以GDP为主。应当承认,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这一指标选择有其合理性,为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如果这一考核成为领导干部升迁去留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时,问题也就相应出现了。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4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转变发展方式知易行难,难在两个方面:一是观念;一是创新机制和干部考核的标准。温家宝说,对干部政绩的考核,最重要的不仅要看一个地区的经济总量,而且要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平正义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如果不彻底从根本上解决这两条,我们现在制定的计划也是难以实现的。

不过,习近平此次提出的“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也受到质疑。有观察人士认为,无论从哲学、心理学还是政治学、社会学的角度来讲,追求成功是每个人的人生目标,更不用说领导干部,谁不想在位时能有所作为,留名青史?无论干部考核标准怎样来定,都不会抑制领导干部追求政绩的欲望,这也是由中国历史和社会特点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如果领导干部都抱着“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这种看似有些消极的态度,或许社会还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难道习近平本人真得也会以此作为自己的执政理念和思想境界吗?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