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破產台商,竟向蘋果索價20億美元?

瀕臨破產台商,竟向蘋果索價20億美元?:

瀕臨破產台商,竟向蘋果索價20億美元?

2012/02/28 00:01

本文由台灣《商業週刊》




一家在香港停牌,負債近60億元台幣的顯示器台商,是如何緊扣蘋果喉嚨,上演iPad復仇記的?

全球市值高達近4700億美元,比美國政府還有錢的蘋果(Apple)公司,大概怎麼都沒想到,會因為一家瀕臨破產、由台商創辦的顯示器公司,讓iPad在中國被迫下架,甚至連名字都可能要換掉!

2012年2月9日,河北省石家莊工商局,大動作抄查電子城和蘋果產品銷售門市,沒收侵犯商標權的蘋果iPad產品。《廣州日報》報導:「iPad告急」!英國廣播公司BBC則以斗大標題寫著:「蘋果iPad在中國銷售出貨受威脅」。連大型網路商店如蘇寧易購、亞馬遜中國等銷售通道,也以減少在線銷售比例和缺貨為由,開始把iPad下架。

這代表的是:一年賣出360萬台iPad的中國市場,將可能在蘋果的全球版圖裏,暫時熄火。

妙的是,一場看似「小蝦米對大鯨魚」的法律戰背後,其實摻雜了中國八大銀行與官方等影武者,而且一切早在三年前就開始佈局。

小蝦米的主角,是唯冠,曾是全球前五大顯示器廠商,但金融海嘯,讓唯冠負債約港幣15億元,股票在香港停牌,創辦人楊榮山也宣告破產。「他是在絕境中也會想辦法找活路的人,很aggressive(敢衝)」,是一位業內人士對楊榮山的評價。

這次蘋果電腦產品因為涉及侵犯商標權而下架,根據揭露的資訊顯示,唯冠早在2000年就已經登記iPad商標,蘋果進入中國市場發現iPad商標已經在唯冠手裏,唯冠一路由1000萬美元開價到超過上億美元,雙方陷入僵局。初審的判決中,蘋果敗訴,緊接著2012年2月29日在高級人民法院開庭的二審,最終判決蘋果若仍敗訴,一切就成定局,蘋果如果不跟唯冠買名字,就只能在中國改名!

表面看來是手上的商標,意外成為唯冠死裏還生的救命丹。但,當本刊獨家專訪楊榮山,並訪問了解中國的法界專家後發現,這不僅是個單純的法律訴訟,還是場高潮疊起的商戰。

初始:被設局!缺錢小公司被蘋果騙,賤賣商標
外界以為唯冠幸運。但楊榮山卻喊冤,當年是為一個CRT(映像管)螢幕產品註冊iPad商標。「不是幸運,我們在1998年開始設計一系列iFamily產品,第一個產品叫做iPad,它事實上是Internet Personal Access Device……。」

  時間倒回2009年,「金融危機後,我們(唯冠)陸續出現財務問題」,除了港幣上億元的壞帳,銀行也縮緊銀根。楊榮山回憶,當時突然有家英國公司IPADL(IP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Limited)來找唯冠台灣子公司,要買iPad商標。

  「(他)問唯冠全球有哪些(iPad)商標,他要買,再加上因為台灣也在(業務)收縮,台灣公司就把商標賣給他」楊榮山說,回想過程,讓他直呼被「蘋果設局」。

  「蘋果對我們整個都很熟的,2003、2004年我們在歐洲就阻止他們申請iPod(因為跟iPad發音近似)。兩家公司糾葛3年,後來想,音響我們不做,放棄抗爭,有了過去iPod不愉快經驗,他如果找我們,我們是根本不賣他的,他就設計成立了一個新公司IPADL,怕我們查到它背後跟蘋果有關係,用假名字跟我們談。」而且這間紙上公司只設立七天,甚至唯冠委託律師的二審答辯狀中還指出,就連IPADL授權代表哈格裏夫斯(Jonathan Hargreaves)也是假的,「在地球上根本就不存在。」

  財務吃緊,唯冠以3.5萬英鎊賣出了全球近10個國家區域註冊的iPad商標。

  知名公司為了保護未來新產品的名稱,類似蘋果這樣的手法並非罕見,「商場上應該可以意識到,i開頭的產品,誰用最多,因為商標買賣一定是做商業使用,不會沒有目的來買」,熟悉商標專利的理律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馮博生說。

  驚奇:留一手!蘋果大意,事後才知漏買中國商標

  然而,整個案件最有張力的點卻在此時出現。機關算盡的蘋果竟然沒發現,中國的商標不在台灣唯冠名下,而是屬於唯冠深圳子公司!「中國商標,我們基本上沒有要賣,因為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固守中國」,訪問當中,楊榮山強調了兩次。

  結果,當蘋果在2010年1月發表iPad後,才發現手上沒有中國商標,回頭找唯冠協商,而先前約八、九個商標開價3.5萬英鎊。這時,唯冠已知買家就是蘋果,一開口就要一千萬美元,蘋果拒付,分別在深圳和香港狀告唯冠,並申請強制令,防止唯冠把商標轉移出去。

  不論楊榮山是否有心偷留一手,還是合約的錯誤。這場原本只是單純的商標官司,竟然又把中國八大銀行扯進來!唯冠的主要債權人,就是中國銀行、民生銀行等八大銀行。

  被問到債權銀行是否有下指導棋?楊榮山沒有正面回應,只說「(中國的銀行)他們是希望(商標)價值極大化……,公司立場有些話不方便說,(律師代表銀行發言)銀行也是默許的。」

  反擊:告禦狀!聯合中國行政、司法體系反蘋果
2010年,擁有中國iPad商標權的唯冠被蘋果告後,卻拖了快一年才反告蘋果。內行人看來是高招,因為,這似乎有等iPad鋪貨大賣以後,再依照iPad在中國銷量求償的謀略。

  而且有了國有銀行當靠山,唯冠跟其他外商企業不同,他不先上法院,而是先到北京告禦狀,向北京主管商標工商部門投訴。「(商標權)行政執法是中國很特殊的部分,處罰的罰金是交給政府,」北京大學國際智慧財產研究中心副主任盧文祥指出。也就是說,那時瀕臨破產的唯冠,即使禦狀告贏了,也拿不到半毛錢。

  欠一屁股債的唯冠,選擇先讓政府受益,楊榮山打的算盤是,「蘋果在中國很多的粉絲,對消費者和產業影響很大,要了解工商部門的想法。」

  「中國行政與司法,雖然是兩個獨立系統,但中國基本上是行政大、司法小,選擇工商管理(投訴)速度快、威力大,先選擇行政,再走司法也是可以理解的」,中國工信部電子智慧財產中心首席顧問袁建中指出。

  這場商戰,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中國的輿情,後來似乎偏向唯冠這一邊。2011年9月中國五家環保組織共同發佈一份報告,踢爆「毒蘋果」,也就是蘋果中國供應鏈廠商造成的污染。三個月之後,深圳人民法院的判決出爐,駁回蘋果要求取得iPad商標的請求。

  逆轉:開獅口!四個字母,現在喊價20億美元

  一審勝訴後,各地工商部門出現查處下架行動。楊榮山自稱他的策略是「與時俱進」。現在等於行政與司法兩個體系都在幫他,而唯冠律師投訴的工商局部門,也增加到30多個省市。

  眼看下架潮擴散,蘋果日前終於打破沉默,透過中國媒體重申,「多年前已買了唯冠在全球的iPad商標,唯冠拒絕承認和履行涉及中國部分的協議,香港法院支援蘋果。」不過,香港法官雖同意發給蘋果正審前的強制令,防止唯冠把iPad商標轉讓出去,但法院審判還未開始。

  情勢對唯冠有利,《華爾街日報》報導,唯冠現在對蘋果開出的價碼是20億美元,是當初3.5萬英鎊的3.6萬倍以上。

  你可以說,楊榮山這位失意小商人挾官方力量的策略正確;但也可以說,中國官方這次透過唯冠判決案,對美國市值最大企業表達出強勢的態度。

  過去,國際總批評中國輕忽專利商標權。但這次,大陸判決速度跑在香港前面。2010年上半年,蘋果分別在深圳和香港告唯冠的官司,幾乎在同一時間發動,深圳判決已經出爐,香港卻連正審都還沒開始。甚至中國司法體系還自動加碼,原本唯冠只告蘋果供應鏈商,但是,法院還追加蘋果中國總經銷商為第三人,唯冠委任的廣和律師事務所解讀,這意味著「中國市場上全部iPad產品的銷售,均構成對唯冠註冊商標的侵權。」

「行政機關開始大動作來處理(沒收iPad),憑良心講,商標權屬紛爭,一般來講,行政機關是等權屬確定後才查扣,一審確定就開始做這些,確實比較強勢……」,袁建中說。

  「這個執行力度的確是比較大,正面來看,是中國執行智慧財產權保護有決心,」馮博生說。畢竟「名不見經傳的case(案子)是不可能(處理這麼快)的」,盧文祥說。

  你也可以說蘋果樹大招風,讓一個幾乎要破產的失意台商,能靠著一紙專利趁勢翻身。但沒有今日中國對毒蘋果血汗工廠的複雜情緒、中美互動的微妙關係介入,這場商標戰,不可能有今日的戲劇般發展。(撰文:葉代芝,《商業週刊》)

  【小資料】iPad在中國,連踢三鐵板!──iPad商標戰大事紀
  2000年
  唯冠:旗下台灣唯冠在全球近十國地區註冊iPad

  2001年
  唯冠:旗下深圳唯冠在中國註冊iPad

  2009年
  蘋果︰成立IPADL公司,以3.5萬英鎊向台灣唯冠收購iPad全球商標

  2010年
  唯冠:5月因財務困難,股票在香港停牌
  蘋果:1月才發現中國iPad商標在深圳唯冠名下,在香港控告唯冠,禁止唯冠轉讓iPad商標;9月iPad在中國上市
  (鐵板1:全球商標獨缺中國)

  2011年
  唯冠:年初向北京商標局投訴蘋果,並申請延長iPad商標使用至2021年獲准;又把蘋果經銷商告上法院
  蘋果:12月深圳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蘋果敗訴
  (鐵板2:法院駁回商標請求)

  2012年
  唯冠:2月各地下架iPad,唯冠控告蘋果經銷商勝訴,又在上海控告蘋果中國總經銷,要求停售iPad
  蘋果:1月上訴廣東省斑級人民法院,將於2月29日首次開庭
  (鐵板3:iPad在中國被下架)

  資料來源:香港高等法院非正審強制令、媒體報導 整理:葉代芝

  【小資料】中國只剩Apple Pad還沒被註冊
  中國被喻為山寨大國,但你可能不知道,她也是商標大國。2010年,中國商標註冊達107萬件,連續9年穩坐全球商標大國,中國作為未來「世界市場」,已經是商標命名的兵家必爭之地。

  這次iPad商標事件,又讓搶先註冊(搶注)風潮再起,如果蘋果不願出高價向唯冠買,選擇改名,目前第9類電子產品,字母A到Z開頭的Pad,已被搶注一空,蘋果恐怕還是得出價買回。

  或是蘋果可以參考gmail在歐洲改成google mail的例子,因為至截稿前為止,記者查尋中國商標網,Apple Pad的商標還沒有被註冊。

  其實,不少台商也曾是搶注潮的受害者。最知名例子就是永慶房屋,當初進軍中國時,因「永慶」已先被註冊了,只好用「臺慶」,直到最近才改回本名。其他包括「MSI微星」、「臺銀」及「臺鹽生技」,也都有類似的經歷。


■相關報導
智慧財產制度下的商業智慧——蘋果與唯冠的iPad商標之爭

「iPad商標侵權案」:蘋果或被判支付賠償金

美國公平勞動協會受蘋果委託調查中國的蘋果產品組裝工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