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提要 - 資誠 PwC Taiwan CEO Survey 2012 調查報告

報告提要 - 資誠 PwC Taiwan CEO Survey 2012 調查報告:

報告提要

2012年是動盪與不確定的一年,資誠透過問卷調查與深度訪談,冀望瞭解全球與台灣企業的領導者如何看待此一經濟情勢,以及他們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帶領企業繼續向前邁進。

對2012全球經濟信心脆弱,新興市場持續成為全球經濟主要成長機會

我們的第一個發現是,受到歐洲債務危機和美國經濟低迷的影響,全球企業對今年的經濟局勢難免有些擔憂。但其同時亦對自身企業已準備好迎接不穩定的局勢表示有信心,因此對短期(一年)與中期(三年)企業營收成長皆持正面的態度。主要原因有三,首先,經過2008年金融海嘯的洗禮之後,企業已經改善成本結構、資產體質與財務結構。第二是新興市場還是有成長的機會。第三是國際加強經貿合作。全球經濟雖然因各國的財務狀況暫時放緩腳步,但上述之結構性轉變將帶來更長遠的影響。

若進一步探討企業成長的機會何在,發展新的產品與服務、持續拓展既有市場、開展海外市場皆是主要選項。新興市場的穩定性成長與其消費者購買力的增長更被跨國企業視為關鍵市場。除了傳統的金磚四國外,印尼、柬埔寨、土耳其等地亦逐漸受到重視。

台灣企業領導者比全球執行長更有憂患意識,對於新興市場亦抱持高度的期盼,尤其是中國大陸,未來將深耕大陸市場,強調產品與服務的在地化。不過,企業領導者表示如何整合區域經濟,是台灣政府必須迅速面對的課題,韓國、美國與歐盟簽訂經濟貿易協定,對其企業產生影響。

平衡全球資源與在地機會,區域風險各異

併購一直是企業成長與獲取市場的方式之一,然基於考量目前的經濟情勢,企業對於跨國併購趨於謹慎保守。但這並不代表企業停止向海外擴展,而是透過策略聯盟、跨國合資等其他方式,來打進全球各地市場。我們發現企業尋求的在地機會,是在其所重視的市場,建立完整的營運平台,包括深耕當地客戶深厚關係、發展創新模式、延攬人才、提升品牌效益、降低風險及強化供應鏈。不過對於當地市場的投入仍需考量經濟規模與成本效益,才能在全球資源與在地機會中取得平衡。

面對環境挑戰,企業必須創新,藉由不斷創新,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在我們的研究中,四分之三的執行長將在今年改變研發與創新策略。創新的重要驅動力主要來自於發展新的商業模式以及降低成本,至於如何創新,全球企業與台灣企業領導者不約而同的提供三個大方向:一、依據在地需求,轉換營運模式;二、全方位風險管理,強化供應鏈;三、改變人才策略,力求適才適所。

另外,我們也發現,降低成本雖然仍為台灣企業主要思維,但重要性逐漸降低;在全球製造業產能過剩的挑戰下,如何提升產品附加價值、重視智慧財產權、發展品牌與台灣軟實力,逐漸成為台灣企業領導者重視的課題。

要在動盪的經濟局勢中,找到成長的機會,企業必須考量風險來源,強化內部風險控管。我們的調查結果指出,就各個地區來看,亞太地區主要風險是匯率波動和能源成本,西歐國家面臨資本市場不穩定以及主權債務危機的風險。中歐和東歐國家是基礎建設和匯率風險,中東和非洲地區的風險是技術短缺和政府貪污,北美地區的問題是人才技術不足和政府財政窘迫,拉丁美洲的主要風險則是基礎建設不足。另外,稅負增加和通膨問題都是企業面臨的挑戰。相較起來,台灣企業比較擔心的是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和稅務議題。

菁英人才挑戰影響企業的成長,台灣企業憂心國際化人才缺乏

另一個重要發現是,無論全球或台灣企業皆非常重視菁英人才短缺的議題,其對企業的成長與獲利造成的影響,包括人才費用增加的幅度超過預期、缺乏適合的人才來進行有效率的創新、失去市場機會、取消或延遲某項產品或服務的開發,可見人才短缺已經影響企業的獲利。儘管景氣不太穩定,企業投資人才的策略卻沒有改變,並將人才策略與企業經營與規劃做更緊密的結合。

過去一年,全球超過五成的企業持續增聘人才,在未來一年,全球51%的執行長表示也將持續增聘員工。而63%的台灣企業表示,未來一年將增聘員工,且對於國際性的人才更是求才若渴。各家執行長對於積極開疆闢土之際,卻遍尋不著足以擔綱大任的國際語言人才,相當煩憂。箇中原因除了供應趕不上需求外,活水引不進來也是關鍵。這與我國勞動法令與相關整體配套政策,以及較鄰近國家相對來得高的個人所得稅率等皆有關係。

公司治理與企業社會責任突顯企業價值

企業追求成長永不停歇,但企業也體認到重視公司治理並實踐企業社會責任才是永續成長的基石。從我們的深度訪談中發現,台灣企業的領導者,相當強調公司治理與企業社會責任。有著這樣子的信念,相信企業定能妥善因應經濟變動,穩步實現成長。


'via Blog this'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