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出版資訊網-TPI

台灣出版資訊網-TPI:

讀書後設區3之3 有人問我,關於2012的出版業……  2012-12-28

  
2012-12-28 01:12 中國時報 【趙啟麟】
雖說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書換舊書,但讀者關心的主題年年都很類似,不外乎健康、瘦身、教養、職場、愛情、家庭。在《飢餓遊戲》之後,走進《深夜食堂》,看見《台北男孩,這麼漂亮》,餐桌上《食在有健康》……。整體而言,這是《過得還不錯的一年》,畢竟,讀者在臉書看久了也是會膩的,仍會想讀讀書,明年也是吧?

台灣今年出版業的景氣好嗎?聽到這樣的問題,《我就是忍不住笑了》,因為台灣圖書市場的整體規模永遠是個謎,所有的判斷都只是推測。關於出版業的景氣,《別相信任何人》。不過,倒是可以確定一件事:今年台灣第一名的暢銷「書」在三年前即已決定,就是臉書。讀者盯著電腦、握著手機、滑著平板電腦都是在看臉書,還有多少時間能看書呢?讀者不來,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讀者在哪裡?

我們只能假設讀者除了看臉書也會看書,那麼影響出版市場規模的最重要因素只有人口結構。台灣的中學加上小學生在學人數,2001年總計約286萬人,2012年總計約233萬人,依照目前已出生的人口推算,2016年總計約186萬人,相較於世紀初減少了一百萬人。

中小學生人數下降多少,就同時少了多少個每天問《孩子知道你愛他嗎》的父母會購買教養書。學生減少的人數逐年往高中、大學、社會蔓延之後,其他類型的書也當然相對應逐年減少。

這條人口曲線,是《塑身女皇鄭多蓮》也無法改變的曲線。不過,出版不是一個會產生戲劇性變化的產業,好(?)消息是,出版永遠是落後指標:景氣好時,消費者優先購買的物品絕對不是書;景氣不好時,消費者優先刪除的物品也絕對不是書,因為本來買的書也不多。因此,即使消費者逐年減少,個別出版社目前仍可設法讓每本書的銷售量超過三千本的基本門檻。

獨立書店怎麼了?

今年「書街」重慶南路上有多家書店結束營業,讓許多人關心不已。法國前文化部長賈克朗(Jack Lang)與台灣文化部長龍應台在今年十月的對談中提到,若獨立書店消失,是作家和文化的損失。龍應台回應,文化部已編列預算鼓勵年輕人開設書店,因為「台灣三一九鄉鎮中,竟然有兩百個鄉鎮沒有書店。」

鼓勵多開設獨立書店,就像鼓勵食慾不振的人多吃一點,或是發現球隊的全壘打太少了,所以要大家打用力一點,《這樣想沒錯但也不對》。沒錯之處,在於的確增加了書店、保留了文化;不對之處,則在於對出版市場不見得是好事。

小型及獨立書店的退書率,時常高逾五成,遠多於網路書店。林花謝了春紅書店退了新書,太匆匆。每月新書進貨之後,為了騰出書架空間,書店人員也不得不《斷捨離》,退貨是讓店員《怦然心動的整理魔法》。經營良善、擁有獨特品味的獨立書店,乃是讀者、文化保存及出版社最好的朋友,許多在大通路不受重視的書,在這裡仍有與讀者見面的機會。但是,如果文化部只提供資金開店、卻無輔導經營的專業能力,兩百個鄉鎮的新書店,就可能讓每一品項的書增加五百本退書(這是許多書一年的銷售量)。同時,也可能害了這些返鄉開店的青年,畢竟熱血和熱錢無法讓書店成為社區的熱點,選品、陳列、進銷退存的掌握才是關鍵。

想看電子書嗎?

美國購物網站龍頭亞馬遜的電子書銷售量已超越紙本書、電子書閱讀器Kindle大為暢銷……,這類新聞常常見諸報紙財經版。電子書在美國風起雲湧,在台灣卻是波瀾不驚,台灣的電子書銷售通路、出版社、讀者何時能跟上潮流?

十餘年前也曾湧現一波電子書的討論潮流,當時以為,書本將朝網路文本(利用超連結特性,發展多線敘述)、多媒體(結合各種影音技術)等方向發展,也曾有人力推光碟為書籍內容的載體,因為光碟即可結合上述兩項特性。十餘年過去,光碟已與卡帶在染塵的架上作伴,往事可以回味,《鳥事並不如煙》。

拖延有時不是壞事,我們可以趁機觀察電子書在美國成功的原因。電子書究竟滿足了誰的需求?讀者可以節省書架空間(但書滿為患的人是少數)、書價較紙本書低(但多數人兩年省下的錢買不到一部Kindle )、可在雲端儲存內容及筆記(將書放在書架上豈不更安全)。讀者的自發性需求顯然不強烈。

從MP3隨身聽、Wii遊樂器、小筆電、智慧型手機到平板電腦,這些科技產品幾乎都是瞬間紅遍全球。相較之下,電子書閱讀器仍只在美國及英國成功。或許,電子書滿足的不是讀者的需求,而只是亞馬遜的需求:藉由推廣Kindle,一方面擴大與其他通路的銷售差距,鞏固霸主地位;另一方面,亞馬遜則可跨過出版社直接與作者合作,加強讀者對亞馬遜的黏著度。想像一下,如果台灣有20萬人擁有Kindle,而只有亞馬遜上買得到侯文詠及鄧惠文的電子書……

眼見亞馬遜從上游到下游鯨吞蠶食,《後宮甄嬛》也知道找人聯手對付皇后,今年六大出版集團之二的藍燈書屋(Random House)與企鵝(Penguin)因此合併,市場上盛傳,賽門舒斯特(Simon & Schuster)和哈潑柯林斯(HarperCollins)明年亦可能合併。

電子書是由供給創造需求的市場,兩年內台灣的出版上下游應無大型廠商會不計成本打造市場,台灣讀者還得再等等。

今年的暢銷書?

雖說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書換舊書,但讀者關心的主題年年都很類似,不外乎健康、瘦身、教養、職場、愛情、家庭。在《飢餓遊戲》之後,走進《深夜食堂》,看見《台北男孩,這麼漂亮》,餐桌上《食在有健康》。年輕人《放學後再推理》,《誰殺了她》?女人籠罩著《格雷的五十道陰影》,想學《韓國化妝女王的超正女神妝》,心事《直說無妨》。聽完《黑心房仲的告白》之後,了解《有些錢買不到的東西》,大叔說,《有些事,這些年我才懂》,《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年輕人不妨去《澳洲打工度假》,或是去《首爾Long Stay》。報紙上正討論《大債時代》,世界只剩《一個角落的繁華》,那裡是《夢想之城》。

或許是大家看多了臉書學會了《微寫作》,今年的書名滿滿是最高級和直接了當的形容詞。塑身不僅要打造完美曲線,且要《汗不白流,每招5分鐘塑全身》!不僅吶喊《我要瘦10kg》,而且保證《90%的肚子一定瘦》。新鮮人《一定要存到100萬》,主管則《不懂帶人,你就自己做到死》!投資大師退位,現在只問《為什麼有錢人都用長皮夾?》即使是學畫圖也要《一枝鉛筆就能畫》,而且《手再拙也沒關係》。

至於暢銷作家,除了上面的暢銷書作者之外,應該可列入雍正吧。

明年的出版界?
 
因為擔心臉書也擔心電子書,希望讀者能再看我一點,別急著說再見,明年出版社仍然會特別重視美術裝幀設計,希望讀者更願意擁有紙本書。《編輯這種病》,真是《愛、不愛都有病》。

出版界稱博客來、誠品、金石堂為三大通路,合計約佔全部書籍通路的五成,這點明年應不會變。只是三大通路經營時日已久,會員人數漸趨穩定,出版市場若要更蓬勃發展,或許要寄望另一家尚未致力於圖書銷售的大型通路願意加入戰局,才能擴大讀者的接觸面,或許最適合的公司是PChome網路家庭?

雖然因為景氣不好,我們看到銷售數字時常常如阿部寬流下眼淚,卻回不到溫暖的羅馬浴場。但整體而言,這是《過得還不錯的一年》,畢竟,讀者在臉書看久了也是會膩的,仍會想讀讀書,明年也是吧?

'via Blog this'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