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靈:目前中國應更多地發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_證券之星

吳曉靈:目前中國應更多地發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_證券之星

吳曉靈:目前中國應更多地發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www.stockstar.com 2007-6-6 14:14:44 吳曉靈 人民網
  吳曉靈: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中有兩大“軟肋”,難以培育優質的上市公司資源。
  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如果不是以收購兼併為目的,對實質經濟的直接影響是有限的;由於它運作不像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那樣透明,對證券市場的影響難以估量,因而亟須進一步研究對其監管的方式。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今天上午在中國企業國際融資洽談會中的2007並購年會上提出,目前中國應更多地發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吳曉靈認為,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中有兩大“軟肋”,一是公司債發展滯後,企業難以自主優化債務和股本結構;二是私募股權市場滯後,難以培育優質的上市公司資源。因而,場外市場和私募股權市場是企業出生到企業成長過程當中不可缺少一種融資方式。她認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是提升企業價值的催化劑,主要投資于未上市的企業股權,其中主要投資于成熟技術和成熟企業股權的基金可稱為產業基金,主要投資于運用新技術的創業企業的可稱為風險投資;產業投資基金是企業收購兼併的重要資金來源和推動力,是優化現有企業生產要素組合的主要推動力。

  吳曉靈說,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如果不是以收購兼併為目的,對實質經濟的直接影響是有限的;由於它運作不像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那樣透明,對證券市場的影響難以估量,因而亟須進一步研究對其監管的方式。

  吳曉靈提出,中國應該更多地發展人民幣的投資基金,在中國目前的情況下,外匯儲備激增,國際收支雙順差,中國不缺外匯。外國的私募基金進入中國以後,能夠給我們帶來技術,幫我們培育人才,我們希望外資的私募資金進入中國以後能夠更多地利用人民幣市場,能夠更多地發展人民幣的投資基金。

  吳曉靈提出,政府在推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中的作用,一是培育高素質的管理團隊,加強對基金管理公司的監管。無論是公募投資基金還是私募投資基金,其特點是專家理財,因而對管理公司的培育和監管至為重要;社會公眾把自己的錢財交給管理團隊,管理團隊的素質是一個基金運作成功的關鍵所在。政府所關心和監管的應該是這個管理團隊的素質,而不應該是這個管理團隊對某個項目發起的具體基金。中國目前除在《證券投資基金法》中對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的管理人有法律規範外,還沒有對資產管理機構的統一規範;中國有許多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在做資產管理業務,但監管標準不統一;按功能監管的原則,資產管理機構應由證券監管機構進行監管,為保護公眾利益,客戶少於一定人數的資產管理機構,比如美國規定15個客戶,可豁免許可;基金管理機構應走專業化的道路,提升管理能力和水準,基金管理公司應該突出自己的特長,亮出自己的特色,進行資產管理。如果說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什麼地方好到什麼地方去,這樣的資產管理公司絕對不可能做成功。

  二是應允許金融機構參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投資主體的監管者應從風險承受能力的角度加強對私募基金參與者的監管;商業銀行、保險公司、養老金等介入私募基金已成為一種趨勢;機構投資人的監管者和主要股東應從資產組合的理念,從風險控制和風險承受力的角度研究是否允許這些機構介入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夥制的引入為商業銀行、保險公司、養老金等機構投資人介入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創造了條件,監管機構應順應形勢及時修訂法規。

  三是疏通私募股權退出渠道,更好地培育優質上市公司資源。讓每一個合法股權都有合法的交易平臺是股份制企業成長的必要環境;能在場內市場掛牌交易的只能是少數成熟的大企業,97%以上的企業都不能夠在股票交易所掛牌交易,它需要有場外交易的場地和其他的合法交易場地,因而培育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是當務之急,沒有場外交易,沒有場外的私募股權交易就難以有企業的成熟和企業良好的成長環境,也就不可能為公開上市場所提供優質的上市企業;發展場外市場(OTC)市場,完善做市商制度,開闢創業板市場,才能為企業的成長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證券之星編輯整理)
吳曉靈 更多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