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汽車的繚亂色調

綠色汽車的繚亂色調

綠色汽車的繚亂色調
更多商界縱橫的文章 »
真的﹐你是怎麼開車的呢?

差不多一百年以來﹐這對美國的購車者來說並不是什麼要緊問題。舉例來說﹐不管你是開長途車﹐還是開走走停停的短途﹐怎麼開都不是什麼特別重要的事情。在過去﹐美國售出的幾乎所有載客車輛用的都是某種石化產品﹐通常來說則是汽油。它們加一次油就可以開幾百英里﹐加油站也到處都是。所以呢﹐到終點能不能補充到合適的燃料﹐這一點根本不是問題。

燃料的問題如此簡單﹐消費者便可以去考慮一些更加複雜的問題:車里有幾個嬰兒座?它能拖動多大的船?它能不能讓我成為這個街區最拉風的人物呢?

Mercedes-Benz
2010梅賽德斯-奔馳ML450混合動力汽車
奔馳美國公司的高端產品規劃總監西蒙(Sascha Simon)說﹐由於綠色內燃機燃料紛紛湧現﹐消費者和汽車商將不得不深入探討不同汽車的使用方式﹐探討自己究竟需要什麼樣的汽車。“大多數人都在等待一個終極方案﹐”西蒙說。“可我們覺得﹐世上並沒有什麼終極方案。你總是會面臨許多選擇。”

問題在於﹐許多消費者都會被這些選擇弄得一頭霧水。最近﹐奔馳公司委托Harris Interactive進行了一項調查﹐2,242名受訪成人當中有大約一半說自己有意購買新能源汽車──比如使用混合能源、氫燃料電池或是柴油的汽車﹐又或是純用電力的汽車。

不過﹐只有35%左右的受訪者說自己知道各種新技術和特定駕車方式之間的最優搭配關係。各種新方法都可以減少乃至避免汽油消耗﹐大約71%的受訪者卻說自己對它們之間的區別所知不多。

奔馳公司對此感到擔憂﹐因為德國戴姆勒公司旗下的這個豪華汽車品牌正在試驗幾種不同的新能源汽車。

傳奇的通用汽車主席斯隆(Alfred P. Sloan)用如下口號總結了二十世紀的汽車營銷:“一車萬能﹐貧富咸宜。”如今﹐奔馳公司正在推出一個新的公式:不同用途﹐不同車輛。

如果你經常跑長途﹐或者是需要拖運大件貨物﹐最好的選擇就是奔馳公司出品配有Bluetec柴油引擎的SUV和E系列轎車。如果你住在市區﹐週末又需要下鄉﹐正確的選擇就是混合能源汽車。眼下﹐奔馳公司提供了兩款此類汽車:S400混合能源轎車以及ML450混合能源SUV。

Mercedes-Benz
2010梅賽德斯-奔馳S400混合動力汽車
有些消費者覺得生物燃料很有吸引力﹐奔馳公司就為他們準備了C300﹐它靠85%的乙醇驅動。底特律的汽車生產商也開始採用折中的燃料科技﹐因為他們由此就能從聯邦能源節約計劃當中得到好處。麻煩在於:85%的乙醇在中西部玉米帶之外的地方很難找到。

你是個徹頭徹尾的城市居民﹐每天只開幾英里﹐對嗎?那你不妨選擇純用電力的汽車﹐因為你用不著擔心自己會卡在長途旅程當中﹐充不上電。(沒有車庫或者充電站的公寓居民也許得另作選擇。)奔馳公司在泰斯拉汽車公司(Tesla Motors)有股份﹐並且打算不久之後在歐洲推出一款A系列的電動汽車。

最後﹐今年晚些時候﹐奔馳公司將會推出第一批為數約200輛的氫電池汽車﹐針對的是在歐美兩地挑選出來的一些用戶﹐他們會以租借的方式試用這些汽車。目前﹐就美國的情況而言﹐這種車主要適合於加利福尼亞居民﹐因為該州正在扶持一個氫電池充電網絡。

西蒙一直在對各式各樣的群體進行遊說﹐告訴大家﹐汽車行業那種一技通吃的觀念已經到了改變的時候。他說﹐有些人還是跟這種觀念糾纏不清。奔馳公司打算鼓勵經銷商和潛在用戶開展關於用車習慣的討論﹐並且建起了一個網站﹐向人們提供關於本公司新能源技術的更多信息。

戴姆勒公司創始人之一戴姆勒(Gottleib Daimler)之類的汽車先驅曾經成功地說服了那些馬車的忠實擁躉﹐讓他們接受了自己的新發明。西蒙說﹐汽車製造商如今面臨的處境也跟他們相似﹐需要推翻長達一個世紀的內燃機統治。

這當中的風險很大。戴姆勒公司自身已經投入了20億美元和超過15年的時間﹐努力開發汽車氫能源技術。它的競爭對手們則在其他技術上投入了巨資。下一個十年﹐輸贏就可能會見分曉。

目前﹐汽車生產商可能還不想在一棵樹上吊死。不過﹐消費者終歸還是可以自行決定把獎章頒給哪一棵樹﹐不需要去應對讓人眼花繚亂的種種選擇。索尼公司的Betamax錄像機成了過氣的古董﹐這可不是沒有理由的。索尼公司沒法勸說消費者擁護Betamax﹐戴姆勒公司也不能沒完沒了地跟市場較勁。“如果誰也不買這種汽車﹐”西蒙說﹐“這種技術就不會得到發展。”

Joseph B. White

(本文版權歸道瓊斯公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