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酷熱的上海市,除了全球關注的上海世界博覽會會場萬頭攢動外,位於上海浦東陸家嘴香格里拉大酒店裡亦是人聲鼎沸,來自海內外三千多名與會者引頸期盼的,是一年一度飛思卡爾科技論壇(Freescale Technology Forum, FTF)的登場。 這場盛會,已是中國大陸半導體業界的年度大事,活動規模直逼半導體龍頭英特爾(Intel)在中國大陸所舉行的英特爾科技論壇(IDF),顯見飛思卡爾深耕中國大陸市場的用心。  | 圖1 飛思卡爾副總裁暨亞太區總經理汪凱表示,飛思卡爾對亞洲市場格外的重視。 | 飛思卡爾副總裁暨亞太區總經理汪凱(圖1)在開幕典禮的專題演講中表示,上海這個中國大陸的魅力之都,對飛思卡爾而言具有特殊的意義。因為,5年前,該公司就是在上海舉辦了第一屆的科技論壇。
立足中國大陸 放眼亞洲市場 汪凱指出,上海曾經是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如今已成為世界頂尖公司的亞洲總部匯聚之地。同時,隨著城市的發展,上海更一次次的創下新的世界紀錄,如今年所舉行的世界博覽會就是最好的例子。而飛思卡爾便是秉持這種創新、突破的精神,希望在亞洲市場不斷締造更好的成績。 事實上,早在中國大陸半導體市場尚未起飛之時,飛思卡爾便已決定將觸角延伸至亞洲市場。1998年,該公司(當時仍為摩托羅拉(Motorola)半導體部門)即在蘇州建立了第一個國家級的晶片設計中心,如今,該中心已是飛思卡爾消費性電子和工業產品設計的重要基地。 目前,飛思卡爾在亞洲已設有兩座封裝廠,每星期為全世界輸出超過一百萬顆的晶片。同時,還擁有七座研發中心,其中,位於印度的研發中心規模更僅次於美國總部。不僅如此,飛思卡爾也與中國大陸重要車廠奇瑞、東風與福田,以及韓國知名汽車製造商,分別成立聯合實驗室,就近協助亞洲客戶進行更新的產品開發。 隨著亞洲地區逐漸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重心,飛思卡爾多年來的布局也逐漸展現成效,尤其在2009年金融海嘯期間,亞太市場相對受創較輕,飛思卡爾整體營收雖仍較2008年下滑,但虧損情形已大幅縮小。2010年受惠景氣回溫,該公司營收亦節節攀升,預計2010年會計年度的總營收可望一掃2009年的陰霾。  | 圖2 飛思卡爾高級副總裁兼首席行銷業務長Henri Richard透露,該公司在先進製程技術世代的委外製造比重將大幅增加。 | 飛思卡爾高級副總裁兼首席行銷業務長Henri Richard(圖2)分析,雖然7、8月分亞太地區的消費性電子市場需求有些減緩,但這並不意味市場呈現衰退走勢。就該公司觀察,2010年第四季的訂單能見度相當良好,因此,隨著消費性電子旺季到來,市場需求將明顯回升。
至於汽車、工業與網路等市場,同樣也呈現向上成長的格局。Richard指出,消費者在買車時的考量標準已大幅轉變,由過去較重視機械結構,轉為對娛樂及電子配備的要求,因而帶動車用半導體元件的需求攀升,平均每輛車所使用的電子元件物料清單(BOM)成本也顯著增加,而這種成長並不會受汽車銷售量減少所影響。 另外,拜大型企業恢復網路建設所賜,網路市場的需求極為強勁,尤其今年下半年中國大陸新的布建案將陸續展開,不論對無線或有線網路的成長都有莫大助益。 Richard強調,在歷經金融海嘯後,飛思卡爾對整體業務的發展方向已更加明確。面對即將到來的「智慧聯網時代(Era of Connected Intelligence)」,該公司將以嵌入式處理器為競爭力核心,結合感測器、無線射頻連結、類比控制與完善的軟體支援等關鍵技術,持續鞏固並強化網路、汽車、消費性電子及工業市場的占有率。 網路建設需求孔急 多核心架構勢在必行 所謂「智慧聯網時代」,亦即萬物皆可聯網的「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時代」,各種裝置不僅可與網際網路(Internet)相連結,更可透過適當的技術進行裝置與裝置,或裝置與人間的即時訊息傳遞。這背後,除蘊藏各式各樣終端裝置的發展商機外,也意味著對更高網路效率的需求將更形殷切。 事實上,過去幾年,寬頻接取(Broadband Access)的方式,已從固定式接取邁入固定/行動網路匯流(Fixed and Mobile Convergence, FMC)的發展階段,並正快速朝向完全基於網際網路通訊協定(All IP-based)的第四代(4G)通訊技術演進,以迎接智慧聯網時代的來臨。  | 圖3 飛思卡爾高級副總裁兼網路和多媒體部總經理Lisa Su指出,多核心處理器提升網路效能與成本效益的不二選擇。 | 飛思卡爾高級副總裁兼網路和多媒體部總經理Lisa Su(圖3)指出,這種新的發展趨勢,將徹底改變網路的運作模作,由以往單純的語音傳輸,變成挾帶各種格式的多媒體數據傳輸,並使得網路建置的成本急遽升高。所以,如何讓客戶在提升網路資料量的同時,又能符合降低成本的要求,已成為飛思卡爾努力的重點方向。
Su表示,未來5年,行動網路的IP流量,每年都將倍數成長,要趕上此一成長速度,亟須仰賴新的技術和晶片方案才能達到,其中,多核心技術更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能力,可讓元件進一步降低50%的成本與功耗,提升網路基礎建設效能。 也因此,飛思卡爾率先發布多款採用多核心架構的通訊處理器和數位訊號處理器(DSP),其中,採用45奈米製程開發的MSC8156 DSP更多達六顆核心,處理效能超過6GHz,尤其適合用於長程演進計畫(LTE)與雙模3G/LTE通訊系統的部署,目前已開始量產供應。 i.MX51發威 E-reader/平板左右開弓 除網路基礎建設外,終端用戶裝置亦是商機勃勃,包括各種不同外形尺寸的平板裝置(Tablet Device)、智慧型聯網裝置(Smartbook)、電子書閱讀器(E-reader),以及各類嵌入式多媒體裝置,均呈現快速成長態勢。 Su強調,友善、愉悅的使用者體驗和開放式設計環境,是這類終端裝置擄獲消費者芳心的重要關鍵,而飛思卡爾i.MX系列多媒體處理器,除可滿足各種應用等級的效能需求並支援開放式作業平台,還可搭配專屬的電源管理、觸控和感測器方案,創造更好的使用者感受,因而已廣為市場採用,至今已出貨超過一億顆。 值得一提的是,i.MX處理器不僅已順利導入多款平板裝置和Smartbook,更讓飛思卡爾成為電子書閱讀器市場首屈一指的處理器供應商,包括亞馬遜網路書店(Amazon.com)、漢王等重量級電子書閱讀器製造商均採用i.MX處理器進行開發。 而在本屆飛思卡爾科技論壇上,中國大陸最大電子書閱讀器製造商漢王,亦發表採用最新i.MX515應用處理器設計而成的新一代電子書閱讀器,以提升電源效率,延長電池使用壽命,打造更好的數位閱讀體驗。  | 圖4 漢王電紙書事業部產品部副總經理張曉雪強調,新一代電子書閱讀器將鎖定無紙化辦公的商務使用群,因而增加PDF支援功能。 | 漢王電紙書事業部產品部副總經理張曉雪(圖4)表示,i.MX515為該公司新一代電子書閱讀器提供了強大的核心效能,除具備動態電壓與頻率調節(DVFS)技術可大幅延長使用時間外,更擁有數位訊號處理器的浮點運算功能,可支援極佳解析度的PDF格式,為漢王的電子書閱讀器打造堅強的市場競爭力。
飛思卡爾副總裁暨多媒體應用部門總經理Bernd Lienhard也指出,雙方的結合可創造雙贏局面,飛思卡爾期待未來能進一步擴大合作關係,共同推出世界級的產品,將電子書閱讀器產品功能與價值帶入新的境界。 漢王新一代電子書閱讀器E-800,係採用E Ink 8吋電泳顯示器(EPD)面板(解析度達1,024×768)設計,機身重量不到500公克,相當輕巧,且配備無線區域網路(Wi-Fi)聯網能力及高達32GB的記憶體。此外,也具有錄音、文字轉語音、立體聲道及內建字典等功能。  | 圖5 飛思卡爾消費性產品行銷總監Derek Philips認為,應用處理器整合電子紙顯示控制器是降低電子書閱讀器BOM成本的重要手段。 | 飛思卡爾消費性產品行銷總監Derek Philips(圖5)強調,i.MX51處理器是該公司旗艦級產品,整合運算速度達800MHz的安謀國際(ARM)Cortex-A8中央處理器(CPU)和L2快取記憶體,可實現高效能的呈現速度與翻頁效果。它同時整合了先進的電源管理功能,能協助延長電池使用壽命,減少須要充電的頻率。同時,創新的超低靜態功耗架構,也可延長電池的待機時間。
張曉雪也指出,i.MX51處理器讓漢王可輕易擴充產品組合,提供客戶在功耗和效能上更理想的產品。基於飛思卡爾處理器設計的電子書閱讀器使用壽命可長達兩週以上,且閱讀效果相當舒適。 除i.MX技術外,漢王新一代電子閱讀器也整合了飛思卡爾的MMA7660FC低功耗電容式加速度計(Accelerometer)和MC13892電源管理晶片,讓其可在輕薄的設計中達到極低功率消耗的要求。 汽車/CE應用一網打盡 Xtrinsic智慧感測來勢洶洶 以微機電系統(MEMS)技術為主的感測器產品,是飛思卡爾搶攻亞洲市場的另一法寶。Richard表示,感測器產品是該公司提供獨特、差異化方案的重要利基,近年來成長尤為快速,至今,飛思卡爾已成為中國大陸手機加速度計最大的供應商。  | 圖6 飛思卡爾高級副總裁兼無線產品和射頻、類比與傳感器部總經理Tom Deitrich表示,除加速度計與壓力計外,該公司將推出更多感測器,以實現多功能整合。 | 飛思卡爾高級副總裁兼無線產品和射頻、類比與傳感器部總經理Tom Deitrich(圖6)進一步指出,感測器產品的應用市場相當龐大且成長極為快速。飛思卡爾在MEMS感測器領域的發展已有30多年,2009年該公司感測器產品出貨量更突破十億顆規模。
飛思卡爾感測器最早係從汽車應用開始切入,主要用於引擎管理和安全氣囊應用。2008年開始進軍消費性市場,也因此營收大幅成長,尤其,在中國大陸手機市場的占有率更是大幅增加。 目前,飛思卡爾主要有兩座晶圓廠用於MEMS元件生產,一座是位於美國的8吋晶圓廠,一座是位於日本仙台市(Sendai)的6吋晶圓廠;至於MEMS感測器中所使用的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則採部分自製,部分委外的方式生產。 為進一步提升感測器產品的競爭力與應用範疇,飛思卡爾在技術論壇會場上,也推出首款智慧型感測器Xtrinsic,透過處理器、記憶體與軟體功能的整合,讓感測器變得更加聰明,為汽車及消費性電子產品實現更創新的應用(圖7)。  | 圖7 飛思卡爾Xtrinsic感測器功能區塊圖 | 事實上,目前MEMS感測器主要採用MEMS結構加上訊號控制晶片的設計架構。但Deitrich認為,未來的感測器,則會包括更多的感測功能,如三軸加速度計、三軸磁力計、壓力計、溫度計、32位元的微控制器(MCU)處理能力,甚至無線連結和電源管理能力。這種將各類感測功能整合於單一晶片的解決方案,將可大幅改善應用終端的效能。舉例來說,原本須利用主處理器來處理感測訊號的作業,可由智慧型感測器本身所內建的微控制器完成,即可大幅減輕主處理器負擔。 Deitrich強調,手機市場將是未來消費性MEMS感測器最大的應用領域,亦是飛思卡爾感測器產品出貨和營收成長的重要來源。至於工業應用,則是第二大成長領域,主要是用來提升能源有效利用率;另外,汽車市場的需求也相當可觀,尤其在汽車安全系統從過去被動式防護轉換至主動式防護之際,更是感測器大顯身手的良機。而將被動與主動防護功能完善整合,則是飛思卡爾感測器產品發展的努力目標。 類比/射頻技術助陣 產品競爭力更上層樓 飛思卡爾在射頻功率電晶體產品的發展上,主要是專注於橫向擴散金屬氧化物半導體(LDMOS)的產品技術,這類產品的需求是由基地台及無線基礎建設相關應用所驅動,市場成長潛力十足。 Deitrich表示,飛思卡爾的射頻功率電晶體幾乎涵蓋所有無線技術領域,且具備深厚的晶片設計與封裝技術專業知識,因而能在此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包括華為、中興等通信設備大廠均為密切的合作夥伴。而近來成功研發的第八代高壓(HV8)LDMOS技術,可將採用Doherty架構的功率放大器效率提升50%,有助其進一步強化整體產品競爭力。 在類比產品方面,飛思卡爾則戮力投入類比與混合訊號技術的研發與突破,並鎖定汽車及消費性電子兩大應用領域。隨著汽車所採用的電子設備與電子元件與日俱增,以及綠色節能風潮助長了混合動力車的發展,在在讓汽車的電源管理挑戰也更為棘手;此外,消費性電子產品對功耗的要求日益嚴苛,亦讓電源管理成為產品開發不容忽視的環節。也因此,飛思卡爾已分別投入混合動力與電動車電池相關技術的開發,並持續強化在發光二極體(LED)背光驅動和行動裝置電源管理方案的競爭力,以滿足市場發展的需求。 針對市場上一直傳聞飛思卡爾打算出售蜂巢式通訊數據機(Modem)相關業務的消息,Deitrich回應,該公司在蜂巢式通訊方面的業務有許多的產品發展面向,目前已將軟體平台的業務賣給英特爾,射頻收發器業務則由富士通(Fujitsu)所收購,而相關電源管理技術,目前已歸屬於類比業務的一部分。至於剩下的基頻處理器業務,短期內不會再有任何分拆計畫,飛思卡爾將會持續投資於目前的各項業務發展,並提供摩托羅拉、RIM等業者最佳的支援。 自2004年從母公司摩托羅拉獨立後,飛思卡爾一直為私募基金所擁有。然而,Richard不諱言,飛思卡爾一定會重回市場公開發行,至於確切時間表目前尚無法對外宣布。但可以確定的是,亞洲市場的成長對飛思卡爾邁向初次公開發行(IPO)將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性。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