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救助計劃緩解市場不確定性-華爾街日報

歐盟救助計劃緩解市場不確定性-華爾街日報

歐盟救助計劃緩解市場不確定性
更多歐洲的文章»
洲財長希望,建立歐元區成員國基本救助原則將有助於安撫金融市場的恐慌情緒。 金融市場此前受到歐洲主權債券市場有可能違約的驚嚇,而這些救助原則將在2013年7月付諸實施。

Associated Press
法國財政部長拉嘉德(左)和德國財政部長Wolfgang Schäuble(右)週日在布魯塞爾的歐元區財政部長會議上。
寄望救助原則安撫金融市場,並不是因為這些原則可消除未來的違約風險,實際上,原則中明確討論是否可能強制要求國債持有者就其投資接受損失。 不管怎樣,其目的確實是要減少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並且明確表示不會讓國債持有者強迫接受損失作為救助的前提條件,這與德國最初的建議一致。

要確立最終的救助計劃,要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簡稱:IMF)、歐盟執行機構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與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共同商討一個問題,即當一國出現支付問題,如何判定這屬於無力償債還是短期的現金周轉問題。 對該問題的認識需得到歐元區成員國所有財長的一致投票通過。

歐元區財長周日晚間說,如果有國家被認定無力償債,則該國應與持有其國債的私營部門債權者商討一個複雜的債務重組計劃,以恢復債務的可持續性。

財長們說,如果這種無力償債被認定是現金流或流動性問題,那麼會鼓勵私營部門的債權人保持其敞口。 這可能包括債券交易所主動延長債券到期時間或將到期債券展期。

這種“破產法庭”的裁決方式是根據IMF二十多年來處理出現問題的主權債務人的經驗得來的。 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Jean-Claude Trichet)批評把接受損失作為接受救助的前提條件,他欣然接受週日對相關提議的“澄清”並說,這是“基於IMF的經驗”做出的。

特里謝曾堅持認為,強制執行債權人接收損失的安排並以此作為接受救助資金的前提條件,會讓投機者“鑽空子”,他們可基於“損失”必將發生的判斷出售自己並不持有的國債,買入信用違約掉期,從而獲利。

相反,該提議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而不是一概而論。 為使債務重組更加方便,歐元區政府在2013年6月以後發行的所有國債都將包含所謂的集體行動條款。 如此一來,只要有一定多數人的同意,就可以對所有債券持有人施行接受損失的安排,而不需獲得一致通過。

目前還不清楚破產評估之後財長的政治投票會帶來什麼影響。 這將意味著從技術角度來說,一國政府可投票反對自己破產。 然而,有些國家因此不得不面臨兩難選擇──要么對本國人民施行更加嚴格的緊縮政策,要么讓債券持有人承受更多損失。 對這些國家而言,很可能後者在政治上更容易被接受。

與公司不同,從現實角度來看,國家基本上不太可能破產。 政府可以在土地、建築或未來的稅收收入方面獲得充足的資產收入,從而償還貸款。 更確切地說,無力償債的問題可總結成:政府是否有足夠多的政治意願或支持度來對民眾施行更加嚴厲的緊縮政策,以支付其沉重債務的利息。 嚴格說來,這既是政治問題,也是技術問題。

Stephen Fidler

(本文版權歸道瓊斯公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