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中華聖人的對話_北鳥老師_新浪博客

兩位中華聖人的對話_北鳥老師_新浪博客:

兩位中華聖人的對話

(2011-08-27 15:01:18)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對弟子南宮敬叔說:“大周的守藏室史人稱老子的老聃博古通今,這個大師知道禮樂的發源、最精通道德的精要,我今天要去都城去請教他,你願意跟我一起去嗎?”南宮敬叔欣然同意,隨即報請魯國國王。魯國王批准了,並派了一輛兩匹馬的馬車,由南宮敬叔陪孔子前往。
老子見孔子千里迢迢而來,非常高興,當面教他很多知識之後,又帶孔子拜訪大夫萇弘大師。萇弘大師精通音樂,教孔子了樂律、樂理;並帶孔子觀看祭神的典禮,使孔子感嘆不已,獲益不淺。
在老子這裡逗留了幾日後,孔子向老子辭行。老子送他到館舍之外,贈言道:“我聽說富貴者都送人財寶,仁義者送人以金玉良言。我沒什麼錢,沒辦法送你些什麼,但我願送你一些道理: “當今之世道,聰明的人,之所以日子不好過,都是因喜歡批評他人的不是;善辯而通道理的人,之所以惹禍上身,都因為喜歡抨擊一些名人的惡行。做飽學之士,也不要以為自己很高明;做國家大臣,即使你有功勞也不要以為自己了不起,可以凌駕於君主之上,希望你明白這個道理,千萬不要忘記。”孔子頓首道:“弟子一定謹記在心!他們走到黃河岸邊,見黃河水滔滔而去,濁浪翻滾,其勢如萬馬奔騰,其聲如虎吼雷鳴。孔子佇立岸邊,不覺感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向哪裡流啊,人生的歸宿是什麼呢?
聽到孔子這些感嘆,老子笑了:“人生於天地之間,其實是與天地一體的。天地是自然之物,人生,也是自然之物;人有幼年、少年、壯年、老年的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什麼好悲涼的?我們生於自然、死城自然,要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服從自然的規律,奔忙於你的仁義道德之間,就會失去人們的本性。人們總想著功名,就會焦慮急躁;人們總想著個人利益和情感,就會越來越煩惱甚至走上邪道。”
孔子聽了後解釋道:“我是憂慮人間沒有正道和仁義,這樣的戰亂不止,國家也紛不堪亂,所以才覺得人生短暫,不能有功於人世間、不能有利於老百姓,所以感嘆啊。” 老子聽了,想了想說:“ 天地的運行不需要人力來推,日月明亮不需要人來點燃,星辰運行和排列井然有序並不需要人去干涉,禽獸自古都有不需要人造,這是因為自然界的力量,哪裡用得著人去操心?人之所以有生有死、有榮有辱,都是大自然的道理。順著自然大道的理來觀察,遵守自然之理來行事,國家自然能治理好,人民也可以走正道,你哪裡需要推行你的禮樂和仁義之道?人們不喜歡禮儀的麻煩,他們只喜歡直來直去痛快,人們不喜歡講仁義道德,因為人們有貪欲有奢侈享樂的本性,在利益面前他們不會選擇仁義,仁義是你們君子的事,人們在生活都很困難的情況下,他們決不會變成你們那樣的君子,你對人民推行禮樂提倡仁義,是違反人的本性的!就像抓賊抓不到就用敲鼓想讓他們停下來主動投案,你越敲他不是跑得越快嗎?”
兩位中華聖人的對話

孔子聽了沉默了…… 過了一會兒,老子手指浩浩黃河,對孔子說:“你為什麼不學水的高尚品質呢?”
孔子驚奇地問:“水有什麼高尚之處?”
老子說:“從上古時代的聖人就都像水一樣,神農、伏羲、周文王他們都有水的高尚品質,他們常常的個人生活非常簡樸,從不奢侈浪費。他們的生活經歷是苦難的,但帶給人間的卻是光明和溫暖。他們從不追求功名和利益,這是由於他們的謙和與無私;所以說江海能成為百穀之王,是因為它們會變成雨露滋潤萬物與禾苗;世上最柔弱的東西莫過於水,但滴水卻能穿石、能磨快刀劍,這是因為水的柔和水的高尚;所以柔能克剛,弱能勝強。因為它沒有任何固定的形態所以可以滋潤萬物可以浸透所有的地方。由此可知好教育不需要用多少語言,只需要以身做責;不要刻意去幫人努力去教人大力去提倡仁義道德,家庭不和的時候自然會有孝子出現,國家亂了自然會有忠臣保國,社會腐敗了自然就有仁義俠士產生,人心敗壞了政府自然會推行道德。”
孔子聽了以後,恍然大悟說:“先生此言,使我頓開茅塞:大家都處在水的上面就是自然之理;人們之所以生活得好,是因為有水來滋潤萬物並施仁德,所有的危難之事都有水來承擔;大家能夠每天干淨是因為用水來洗滌,人們乾淨了水卻變髒了。聖人所做的事,都是大家不願意或者做不了的事,這些沒有人能跟他爭,也不會有人跟他爭什麼,所以他永遠不會有危險,也永遠會活在大家心裡。”
老子點頭說:“你真是一個可以教的學生!但你要切切記住:與世無爭,那麼天下沒有人能與你爭什麼,這是水的道德決定的。水最貼近於天道,因為天道無所不在,沒有什麼是能攔住水的,因為它總是從高處向下流,從不會向上流。因為它總是處於低處,這地方才是它的歸宿;其實低處才是安靜的,而且深不可測,像深淵所以沒有人來打擾它;幫助他人並不會使自己枯竭,施恩於人並不求報答,這才是真正的仁德;做人圓柔必然更有迴旋之地,做人太方正,就容易吃大虧;言路被你的剛正堵塞就無法行事,解決了言路你才能真正與他人交流,這樣才能讓大家信任你喜歡與你交往;你的品德讓大家心靈得到了洗滌,你對眾生​​一視同仁,這樣才能善於治理,而不是推崇地位尊卑;用水的承載能力來承受,用水的明鏡來照到自己和別人,用水的柔性來戰勝剛強的對手,才是真正的聖賢;聖人善於把握做事的時機是因為他們不在乎晝夜因為他們觀察自然界的時間變化而能忘記自己的存在。所以聖人跟隨大自然的變化規律行事,真正的聖人是應該懂得與時俱進的;聖人的智慧是無為而治,但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他們順天意應天時而為。你回去以後,應該改去驕傲的面貌,不要把內心的功名慾望寫在臉上。否則,人還沒有到而聲已經聽到,身子沒來風都來了,張張揚揚,像老虎跑到大街上了,誰敢用你?”
孔子聽完,感慨地說:“先生之言,發自肺腑。弟子銘記於心了,今天我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弟子將遵奉您的教誨不敢怠慢,這樣才能答謝您的教導之恩啊。”
他告別老子,與南宮敬叔上車,依依不捨地向魯國駛去。孔子並沒有完全改變儒家的追求,還依然倡導仁孝、禮樂和六藝,但歷代儒家聖人都不以功名利欲為追求。
 
回到魯國,孔子的弟子們問他:“先生拜訪老子,見著他了嗎?”孔子說:“見到了!”弟子們問:“老子長什麼樣?”孔子說:“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能遊;獸,我知道它們能走。能走的可用網撈它,能遊的可用鉤釣它,能飛的可用箭射它,至於龍,我不知道它是怎樣的?龍乘風雲而能上九天!我所見到的老子,其何止是條龍啊!他學識淵深高深莫測,志趣高鴉而難以全部了解;他像蛇能屈能伸,象龍能隨時代變化而行。老子啊,真的永遠是我的老師!”
'via Blog this'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