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考古: 九月 2011

聖經考古: 九月 2011:

星期三, 9月 28, 2011

數碼死海古卷面世,發現死海古卷的傳奇故事

數碼死海古卷面世
二十世紀最大的考古發現,必定是1947年出土的死海古卷,以色列博物館與Google的合作之下,在這個星期,終於將主要的死海古卷數碼化,供學者或有興趣人士在網上閱覽,數碼化古卷包括:
  1. 大以賽亞書卷(1QIsaa)
  2. 戰卷,又稱「光明之子與黑暗之子的爭戰」(War Scroll, 1QM, "The War of the Sons of Light Against the Sons of Darkness)
  3. 哈巴谷書註釋卷(Pesher Habakkuk, 1QpHab)
  4. 聖殿卷(Temple Scroll)
  5. 社群紀律卷(Community Rule, Serekh Hayahad, 1QS, Manuel of Discipline)



死海古卷的發現地
死海古卷發現的地方名昆蘭(Qumran),「昆蘭」這地名的意思不詳,可能是出自亞拉伯字qmr,意思是「變白,月亮光」(Magness 2002: 24),這意義對昆蘭來說,十分貼切,因為昆蘭正位於死海西北岸的猶大曠野,曠野一帶的石質都是黃白色,又乾旱的軟石灰岩soft limestone,寸草不生。

昆蘭位置


(昆蘭曠野景色;相片來源:Mark Chan 聖經考古)

發現第一批古卷(1947)
死海古卷發現的故事異常傳奇,並且版本很多。在此筆者只將重點寫出[2]。

1947年,兩位貝都因人(Bedouin)[1],其中一位叫Mohammad edh-Dhib,綽號「柴狼」。據稱「柴狼」正在昆蘭附近尋找一件迷羊,他把小石扔到一個山洞之內,以為小羊躲在裡面,會因為石塊的響聲受驚,便會從山洞出來。

(首次發現古卷的兩位貝都因人,右為「柴狼」;
相片來源:Shanks 2007: 10)

不料,小石扔進山洞之後,「柴狼」卻聽到瓦器破裂的聲音,內進發現共10個圓柱形瓦瓶,8個是空瓶,第9個只藏有泥土,但是其中一個瓶內藏有3卷古手抄本,2卷由麻布包起,其後,貝都因人在山洞之中又發現另外4卷手抄本。因為古卷保存在瓦瓶之內,所以古卷大多是完整。


(收藏古卷的瓦瓶,屬於主前一世紀至主後一世紀;
其中一個收藏於芝加哥大學近東博物館
University of Chicago Oriental Museum;
相片來源:Mark Chan 聖經考古)

埋藏在山洞之內約2,000年之後,頭一批的古卷重見天日,這首次發現,共有7份古卷。所以,這個山洞稱為一號(Cave 1),位於昆蘭以北半里。


這7份古卷包括:
  1. 一卷完整的以賽亞書抄本
  2. 一卷部份的以賽亞書抄本
  3. 一份社群紀律抄本,稱為Manual of Discipline (紀律手冊)
  4. 一份哈巴谷書的Pesher,Pesher意思是解經commentary
  5. 一份戰卷War Scroll,內容是昆蘭的社群(一般認為是愛色尼人Essenes),自稱是光明之子,於主前2-3世紀,離開了腐敗的耶路撒冷宗教權威,遷徙到東面的曠野,定居在昆蘭;認為在未日彌賽亞出現之時,光明之子便會與黑暗之子(通通腐敗而不忠於主的人)打最後一場爭戰
  6. 一份感謝詩(Thanksgiving Hymns)抄本;又稱詩卷(Hymn Scroll),希伯來文Hodayot
  7. 一卷創世記的偽經(Genesis Apocryphon)抄本,述說創世記的故事,加上許多想像力和憶測作品。
古卷被發現之後的細節,我們所知甚少,只知古卷是用處理過的羊皮做成的,貝都因人當時不知這些古卷的價值。後來展轉之下,他們把古卷賣給伯利恆的一個古董商Kando (Khalil Iskander Shahin)手中,他成了貝都因人的中間人,Kando也是敘利亞東正教成員。

(伯利恆古董商Kando;相片來源:Shanks 2007: 10)

發現古卷的消息很快傳開,1947年11月28日,當時希伯來大學考古學家Eleazer Lipa Sukenik冒險走到亞拉伯人的伯利恆,希望從Kando手中取得古卷,這時,英國統治巴勒斯坦地的時期即將結束,聯合國快要通過「劃分巴勒斯坦計劃」(UN Partition Plan for Palestine),局勢十分緊張。Sukenik在第二天買了3卷古手抄本,抄本只收放在紙袋之中,Sukenik回到耶路撒冷,聯合國剛通過「劃分巴勒斯坦地計劃」,猶太人在街上慶祝。Sukenik取得的其中3卷之中,一卷正是「偉大的以賽亞書」(Great Isaiah Scroll),在這個時間發現死海古卷的以賽亞書,對猶太人的個人和民族意義甚大。(以色列在1948年5月28日才正式復國的)。

(考古學家Eleazer Lipa Sukenik;Shanks 2007: 10)

古卷被帶到美國,又被帶回以色列
因為Kando是敘利亞東正教徒,他將其餘的4卷,以24英鎊(當時約$100美金)賣給耶路撒冷的敘利亞教士Metropolitan Samuel (Anthansius Yeshue Samuel)手中。


(Metropolitan Samuel;相片來源:Shanks 2007: 11)


他嘗試將古卷賣出,卻未能找到買家。所以,他將古卷帶到美國,雖然古卷在國會圖書館展覽過,但是仍未有買家問津,結果他在Wall Street Journal刊登廣告:

(出售古卷廣告;相片來源:Shanks 2007: 11)

剛好,Sukenik的兒子Yigael Yadin正在美國,他也是著名的聖經考古學家,Yadin收到古卷廣告的消息之後,隱藏自己是以色列代表的身份,秘密向Metropolitan買入古卷,因為當時昆蘭仍屬約旦政權,故具有古卷擁有權。其實,Metropolitan大可能知道買家是以色列的代表,因為只有以色列人才對這些古卷感興趣,亦不理會擁有權的問題。最後,Yadin以當時美金$250,000成交,那時確是天價!

(考古學家Yigael Yadin [右]Shanks 2007: 12)

可是,這單買賣對Metropolitan和在New Jersey的敘利亞群體好處不大,因為美國向他們作出起訴,聲明這項買賣要納稅,結果大部份的得益歸在美國政府的稅款。

初步發現第一批古卷後,不同的人在昆蘭一帶又展開尋找古卷的競賽,貝都因人、敘利亞教徒、和Kando分別回去找出第一個山洞的所在地。但是,適逢英國撤出巴勒斯坦地,戰雲密佈,停止了學者到昆蘭一帶的活動。

重回昆蘭,重尋古卷下落(1949-1952)
最後,1949年1月,學者找到第一個山洞的所在處。同年2-3月,耶路撒冷的法國聖經及考古學院(Ecole biblique et archeologique)的Roland de Vaux和G. L. Harding  (約旦文物局主管),在昆蘭的第一個山洞正式作考古發掘,證明了這就是發現第一批古卷的地方,在山洞之中出土更多手抄卷,亦在昆蘭遺址開始了初步探勘工作。起初,de Vaux以為昆蘭只是後羅馬時期主後3-4世紀的羅馬兵寨遺址,與死海古卷完全無關。但是,到了1952年,他證實了昆蘭社群的人,就是在主後70年羅馬毀滅耶路撒冷時,將古卷收藏在山洞的!


(Roland de Vaux;相片來源:Biblical Archaeology Society)



(Roland de Vaux 發掘昆蘭陶瓷;
相片來源:以色列博物館)
在這段時候,貝都因人擴大搜索古卷範圍,居然發現了第二個山洞和更多古卷(Cave 2),迫使耶路撒冷的美國近東研究學院(American School of Oriental Research)插手,在昆蘭一帶曠野的山洞和進行系統性,無孔不入的勘察。在1952年3月10-29日,考古學家發現了第三個洞穴(Cave 3),出土了幾份抄本,和著名又奧秘的銅卷(copper scroll)。

可是,貝都因人居然發現了第4個洞穴,也是含有最多抄本的洞穴(Cave 4)。因為洞穴4的抄本沒有保存在瓦瓶當中,所以分解成千塊碎片。原本洞穴4是有兩個小洞的(4a/4b),但是當考古學家到場時,洞穴中的碎片已完全混成一堆。後來有關死海古卷未能及時出版的爭議,大多是因為洞穴4的手抄本含有千百零碎,要花許多時間才能整理出來。洞穴4也是每個到訪昆蘭遺址的人最容易看到的。


(洞穴4;相片來源:Mark Chan 聖經考古)


到了1951年,在昆蘭一帶共發現了11個山洞藏有古卷,出土了差不多1,000份古抄本。而且,在昆蘭南北兩里的範圍之內,發現30個以上的山洞,山洞裡含有昆蘭同類陶瓷。這場尋找古卷的競賽中,貝都因人共發現了5個山洞(1, 2, 4, 6, 11),這些山洞出土了最豐富最重要的手抄本,而考古學家發現了6個山洞(3, 5, 7-10)。



全面考古發掘(1953-56)
因為1951年發現的成果,de Vaux和Harding決定在昆蘭遺址進行大規模的考古工作,由1953-56年間,全面地將昆蘭發掘出來。發掘報告終於1993和2000年出版(見Humbert 1993, 2000)。

這些珍貴的死海古卷,不但帶來傳奇的考古故事,也是聖經考古學在二十世紀最大的發現,不單希伯來手抄本成了經文鑒定學的重要資料,也讓我們直接了解耶穌時代的背景。

備註:
[1] 中文「貝都因人」是英文音譯Bedouin。這字源於亞拉伯文Badawi,原意是「半乾旱沙漠」(semi-arid desert;故有別於sahara,即very-arid desert「非常乾旱沙漠」),所以,「貝都因人」泛指「居於沙漠的人」。

[2] 主要參考Magness 2002: 19-31; Shanks 2007

參考資料:
  • Humbert, Jean-Baptiste and Alain Chambon (eds.). 1994. Fouilles de Khirbet Qumran et de Ain Feshkha I. NTOA.SA 1. Gottingen: Vandenhoeck and Ruprecht; Fribourg, Suisse: Ed. Univ.
  • Humbert, Jean-Baptiste and Alain Chambon (eds.). 2003. The Excavations of Khirbet Qumran and Ain Feshkha: Synthesis of Roland de Vaux’s Field Notes IB. NTOA.SA 1B. English edition translated and revised by Stephen J. Pfann. Switzerland: University Press Fribourg Switzerland and Vandenhoeck & Ruprecht Gottingen).
  • Lim, Timothy H. and John J. Collins, eds. 2010. The Oxford Handbook of the Dead Sea Scroll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agness, Jodi. 2002. The Archaeology of Qumran and the Dead Sea Scroll.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 Shanks, Hershel. 2007. The Dead Sea Scrolls - What They Really Say. Biblical Archaeology Society.

星期一, 9月 26, 2011

耶路撒冷所羅門城牆,發掘結果進一步發表,默想所羅門的人生

早在2010年2月,我報導過希伯來大學考古學家Eliat Mazar的大衛城和聖殿山之間的俄斐勒Ophel [1]的東面,汲淪溪之上的新發現,當時,Mazar 剛剛完成了三個月的發掘,進一步認定出土的石城牆,長70米(220尺),高6米 (20尺),城牆的做法,和陶器,都可以非常肯定屬於主前10世紀,即所羅門時期。除此之外,又發現四格城門,高6米(20尺),格式與同期鐵器時期的城門相似。


(俄斐勒Ophel的位置,相片來源www.bibleplaces.com)。


2010年Mazar的報告只屬初步,進一步的發掘報告今年2011年現式面世,在以色列出版了-《Discovering the Solomonic Wall in Jerusalem: A Remarkable Archaeological Adventure》(發現耶路撒冷的所羅門城牆:精彩的考古旅程)。Mazar進一步發表,期待以久,藉得聖經考古學家和聖經學者進一步參詳。


(來源www.biblicalarchaeology.org)


這一道「所羅門城牆」的遺跡,如今可以在聖殿山以南的「耶路撒冷考古公園」(Jerusalem Archaeological Park)參觀。


列王紀上 3:1「所羅門與埃及王法老結親、娶了法老的女兒為妻、接他進入大衛城、直等到造完了自己的宮、和耶和華的殿、並耶路撒冷周圍的城牆。」


Mazar所發掘的這一道牆,相信是「耶路撒冷周圍的城牆」的一段遺跡。因為政治和宗教的敏銳問題,耶路撒冷考古的工作不容易進行(例如聖殿山不能發掘),再者,因為耶路撒冷的歷史悠久,後期的建築、破壞、戰爭、重建已破壞了不少考古遺址,屬所羅門或大衛時期的遺跡也不多,Mazar進一步的認證十分珍貴。


略談所羅門的建設
所羅門作王只有40年(主前970-930),在建設國家上豐功偉業。Mazar發現的這道石牆可以讓聖經讀者欣賞到所羅門建設偉大的一貌。聖經作者談到所羅門的功績時,比後來的列王都詳細,共用了11章的篇幅(列王紀上1-11章),滔滔不絕。除了講述他建聖殿、城牆、行政之外,作者更提到所羅門建的宮殿(列王紀上7:1-12)。


所羅門建的宮殿,也是值得一提,雖然因為不能在聖殿山底下發掘,但可以從比對考古學入手,比較一下聖經描述的所羅門宮殿是如何的,因為所羅門宮殿正吻合主前十世紀北面敘利亞腓尼基一帶的宮殿建築風格,稱為bit-hilani(見前文列出比對考古學的例子)。


以色列地的建築風格,一直受北面敘利亞和腓尼基(例如推羅)的風格影響,不足為奇,這是迦南地中間之地(land between)的特性,多受北面的文化影響。


再者,當時近東世界當中,具有特殊才能之人,尤其陶藝和建築人士,常會被不同國家僱用。大衛立國之後,早與推羅王希蘭建立邦交,撒下5:11 說:「推羅王希蘭將香柏木運到大衛那裡,又差遣使者、和木匠石匠,給大衛建造宮殿。」到了所羅門執政,推羅王希蘭亦供給建築材料和工人(列王紀上5章;見7:13又出現另一位出於推羅名叫希蘭的銅匠,被所羅門僱用建造聖殿設備)。


默想所羅門的一生
可惜的是,所羅門一死之後,國家便瓦解一分為二,北面10個支派以色列國和南面猶大國。聖經是不是說,一人/或一國最成功的時候,便會走下坡而衰退?這是不是人生之中不變的定律或循環?


當我們讀聖經時,不可單單看聖經述說什麼(what it says),還要留意聖經如何述說(how it says)。Bruce Waltke解讀所羅門王朝的記述(列王紀上1-11章)時,留意到交叉並聯結構(chiastic structure):


A  王位的繼承-先知介入 1:1-2:12
  B  耶和華除滅仇敵-所羅門王朝被堅固 2:13-46
    C  所羅門所得的應許 3:1-15
      D  所羅門使用自己的恩賜幫助人民 3:16-4:34
        E  所羅門準備興建聖殿 5:1-18
          F  所羅門興建聖殿 6:1-38
          G  所羅門興建自己的宮殿 7:1-12
          F’  所羅門興建聖殿 7:13-51
        E’  所羅門奉獻神的聖殿(耶和華警告) 8:1-9:9
      D’  所羅門使用自己的恩賜建立自己 9:10-10:29
    C’  所羅門的失敗 11:1-13
  B’  耶和華興起仇敵-所羅門王朝被威脅 11:14-25
A’  王位的繼承-先知介入 11:26-43


對於現代人來說,7:1-12是有點離題的,明明6:1-37正在講述興建聖殿的情節,在6:37-38說:「37所羅門在位,第四年,西弗月,立了耶和華殿的根基。38到十一年,布勒月,就是八月,殿和一切屬殿的,都按著樣式造成。他建殿的工夫,共有七年。」


理論上,最圓滑的寫法,就是交代了聖殿的建築,然後便講述聖殿設備(7:13-51)才對。為什麼作者加插入7:1-12暫亂歌柄?7:1說:「所羅門為自己建造宮室,十三年方纔造成。」


興衰的關鍵正在這個宏結構中間的轉捩點:
F  所羅門興建聖殿 6:1-38
     G  所羅門興建自己的宮殿 7:1-12
F’  所羅門興建聖殿 7:13-51


當人開始建樹之時,往往便在人生的優先次序上出錯。起步時是為神建國,但是花了更多時間為了自己建國,為了自己建設宮殿。列王紀上9:10 略總括了所羅門的頭二十年統治:「所羅門建造耶和華殿和王宮,這兩所,二十年纔完畢了。」


這段聖經並不是說,最成功之後必走下坡的定律,而是指出一個人優先次序的重要。所羅門上半生將優次倒轉,導致上半生的建樹,在下半生續步的瓦解。


在所羅門留有的石牆遺跡之下,可再思想列王紀上11:9-11的警告:「耶和華向所羅門發怒、因為他的心偏離向他兩次顯現的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 10 耶和華曾吩咐他不可隨從別神.他卻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的。11 所以耶和華對他說:你既行了這事,不遵守我所吩咐你守的約和律例,我必將你的國奪回,賜給你的臣子。」


備註:
[1] 俄斐勒Ophel:希伯來文原意是山,小丘。俄斐勒在幾處舊約經文出現過(代下27:3; 33:14; 尼3:26-27; 11:21; 哈2:4;是聖殿山和大衛下城之間一個突出位置)。俄斐勒是耶路撒冷城的戰略地點,約瑟夫在《猶太戰爭》5.6.1. §254講述,在主後70年,羅馬軍攻打耶路撒冷時,當時一位猶太暴亂領袖名約翰,堅守著聖殿一帶,包括「俄斐勒和汲淪溪」(Mare 1996: 26)。


參考資料:
Mare, W. Harold. 1996. Ophel. In: The Anchor Yale Bible Dictionary, Vol. 5, edited by David Noel Freedman. New York: Doubleday.

星期二, 9月 20, 2011

科學家在死海海床發現水泉和微生物

南地Ben-Gurion大學研究員於星期三發報,於死海海床發現深海水泉。


死海的沿海的水面上不時出現波紋,所以,海床具有細少的水泉,並不是新事(死海沿岸的水泉:En Gedi [隱基底], Ein Feshka, Ein Bokek)。但在死海海床深處發現水泉,這是第一次,這些深海的水泉一直為死海提拱少量清水。同時,德國科學家亦在死海之中發現新種類的微生物,雖然死海的鹽分極高,這些微生物卻在石裂縫之中生存,實在奇妙。


(相片來源:Israel news photo: Christian Lott/The Hydra Institute)


死海的水量在近年來正在快速下降,現時的水面大約海拔之下422米(1384尺)。其實,死海水位在歷史不同時期亦有上落,只是現在的危機是人為所致,見以下死海水位圖(來源:http://deadseachange.webs.com/map.html)




古文獻中的死海
「死海」是後期的名稱,聖經和古文獻使用不同的名稱:
  1. 「鹽海」(Salt Sea)[2]
  2. 「亞拉巴海」(Sea of the Arabah) [3]
  3. 「東海」(Eastern sea)[4]
  4. 第一世紀猶太史家約瑟夫有時稱之為「瀝青湖」(Lake Asphaltites)[5]
  5. 亞拉伯文獻稱之Bahr Lut,即「羅得海」(Sea of Lot),偽經、古典和塔木德(Talmud)稱之為「所多瑪海」(Sea of Sodom),表示傳統認為所多瑪和蛾摩拉的位置在死海附近
  6. 另一名稱是「臭海」(Stinking Sea)
  7. 在十字軍時期,稱為「魔鬼海」(Devil’s Sea)
  8. 在基督教時期(拜占庭時期)開展之後,西方文明才稱這神秘的地方為「死海」(Dead Sea)。根據現存記錄,「死海」這名稱是由主後第二世紀的希臘旅客Pausanias第一次提出的[6]。「死海」一詞相信是由初期教父耶柔米引進基督教的傳統的 [7]。
約瑟夫眼中的死海
約瑟夫在《猶太戰爭》4:476-479曾討論過死海:「476 死海的特性是值得一提的。正如我曾說,它是苦和不結果的。水的浮力很強,連最重的物件拋到海中也會浮起;即使有人想將物件沉入海底,也不容易。477 所以,當維斯帕先(Vespasian)來視察它時,他下令將一些不能游泳的人雙手綁起,拋在水深之處,那時,他們全部都浮在水上,有如風迫使他們上來一樣。478 此外,湖的顏色改變奇妙,因它改變面貌每天三次;當陽光照在其上,反射的光都有所分別。479 但是,黑瀝青在許多地方出現;它們浮上水面,形狀和大小好像無頭的牛...」


《米書拿》(Mishnah) 的死海
在第二世紀的猶太文獻《米書拿》的其中一章,拉比說:「任何器具上發現太陽、月亮或龍的圖像,要把這些器具丟到鹽海裡...要將這些器具打碎成灰,將灰散在風中,或丟到海裡。」('Abod. Zar. 3:3)[1]


在猶太拉比的眼中,褻瀆神的東西都要投在「死海」之中。


投在海裡
耶穌咒詛了無花果樹之後,他對門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無花果樹上所行的事,就是對這座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裡,也必成就」 (馬太福音 21:21)。


無花果樹指不悔改的耶路撒冷/以色列(彌迦書7:1-6; 耶利米書8:13),這座山也是指向聖殿山,在地理上,這也是合理的,因為耶穌用比喻咒詛耶路撒冷時,他正從伯大尼回去耶路撒冷,在橄欖山脊上,看見的正是耶路撒冷和聖殿山。當時也近逾越節,即四月左右,正是後雨時期(見迦南地:氣候和農耕循環),雨後空氣清晰,在橄欖山往東南眺望可見死海!


耶穌用當時的地理和景物,引伸出屬靈的意義。[8]


備註:
[1] Jacob Neusner, The Mishnah : A New Translation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2]創世記14:3; 民數記34:3, 12; 申命記3:17; 約書亞記3:16; 15:2, 5; 18:19
[3] 申命記3:17; 4:49; 約書亞記3:16; 列王紀下14:25
[4] 以西結書 47:18; 約珥書2:20
[5] 《猶太古史》1.9.1
[6] Pausanias, Periegesis 5.7, 4–5.
[7] Beitzel 1987. 
[8] 這也是解經家Blomberg的意見(Blomberg 2001: 318;參Keener 1993: Mt 21:21)。Nolland卻認為「這座山」是指耶穌腳下的橄欖山,將「這座山」挪開的意思,是將進出耶路撒冷的阻礙挪開。無花果樹受咒詛是耶路撒冷和聖殿在主後70年被毀,將橄欖山挪開是引用撒迦利亞書14:4-5彌賽亞再來救贖耶路撒冷的說話,將山挪開是指打開救贖耶路撒冷之路(Nolland 2005: 853)。但是,撒迦利亞書14:4-5的意景,並非「將山挪開,投在海裡」,而是「將山南北分裂」(France 2007: 795)。再者,馬可將這段經文夾在潔淨聖殿之中(馬可福音11:12-25),「不結果無花果樹」等於「這座(聖殿山)」,我認為Nolland的解釋較為牽強。


參考資料:
  • Beitzel, Barry J. 1987. "Bible Lands." Bible Review, Summer.
  • Blomberg, Craig. 2001. Matthew. The New American Commentary, Vol. 22. Nashville: Broadman & Holman.
  • France, R. T. 2007. The Gospel of Matthew. NICNT.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 Keener, Craig S. 1993. The IVP Bible Background Commentary: New Testament.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via Blog this'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