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副市長:日本地震導致的供應鏈危機已經波及中國

東莞副市長:日本地震導致的供應鏈危機已經波及中國

東莞副市長:日本地震導致的供應鏈危機已經波及中國

2011/04/29 00:00



江淩(Jiang Ling)
1964年9月生於廣東省,46歲。曾任東莞市寮步鎮鎮長,東莞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局長等職務,2007年1月就任東莞市副市長。作為外資企業的招商負責人,長期關注「世界工廠」的變化。在東日本大地震後,負責指揮制定了19項日資企業緊急援助措施。
  珠江三角洲匯聚了日本、歐美、台灣、南韓、香港等地的製造業企業,素有「世界工廠」之稱。對於在東日本大震災中受到重創的日資企業及其客戶,地處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區的東莞市公佈了提高通關速度、簡化進出口報檢手續、延長納稅期限、優先供電等等19項緊急援助措施。

  中國的地方政府向特定國家的外資企業提供優惠政策尚不多見。指揮政策制定的副市長江淩從上世紀90年代初就在為吸引外資企業和完善投資環境奔走,對珠江三角洲的情況已是瞭如指掌。稱得上是「世界工廠的總務部長」。

  東日本大地震給「世界工廠」的生產一線造成了怎樣的影響?記者帶著這樣的疑問,就緊急援助措施的背景和今後的展望採訪了江淩副市長。

——東莞市政府4月7日針對在東日本大震災中遭受打擊的日資企業,發佈了緊急援助措施。雖然有大地震這個特殊情況因素,但中國的地方政府向特定國家的企業提供優惠政策極為罕見。這其中有什麼背景?

  首先,我要借此機會,向在東日本大震災中遇難和受災的日本人民表示衷心的慰問。

  東莞市政府這次確定了提高通關處置速度、簡化進出口報檢手續、優先保證生產用電、有序安排用工進度等19項緊急援助措施。部分已經開始實施。這是我們根據震後前往市內的日資企業調查的結果而制定的措施。

  3月11日下午地震發生後,我們連夜召開了第一次對策會議。雖然第二天是星期六,但大家放棄了休息,成立了應急小組,在收集最新資訊的同時,第一時間便向東莞的日資企業發送了慰問信。進入第二周後,專員開始逐家拜訪市內的日資企業,在表示慰問的同時,詳細詢問了地震的影響和對今後事態發展的預估。結果發現,地震的影響比當初的預想得大得多。

企業的資金籌措和用工受到影響

——有多少企業受到了影響?

  東莞市以製造業為中心,有473家日資企業。其中近半數要嘛是在日本的工廠受災,要嘛是日本生產的部件和材料無法採購到手,受到了不小的影響。除了日資企業之外,另外還有近4000家在部件採購和產品銷售等方面與日本關係密切的企業受到了地震的影響。

  東莞市內共有外資企業約1萬1000家,日資企業在數量上並不算多。但東莞市與日本的貿易額約為150億美元,超過全市貿易額的10%。而且,在貿易額中,進口占90億美元,出口占60億美元,進口額遠高於出口額。東莞的製造業企業大量從日本進口部件和材料,加工後再出口到世界各地。對於全市的經濟而言,日資企業的位置要比表面上看到的更加重要。

  日資企業多數是電子企業和汽車部件企業,這兩個領域的共同特點是供應鏈非常長,部件和材料種類繁多。我們的調查顯示,多數日資企業的關鍵部材庫存已經開始見底,有可能從4月下旬開始陸續停產或減產。如果拖延下去,企業的資金籌措和僱傭必然會受到影響。因此,市政府號召全體部門,在危機擴大之前匯總制定了緊急援助措施。

——也就是說真正的危機要稍後才會到來?
是的。地震對供應鏈的影響才剛剛開始,很多企業都感覺今後的情況會進一步惡化。

  日資企業目前大多是把供應鏈上游的核心部材的製造放在日本國內進行,把中下游的組裝等程序轉移到了中國。借助中日之間的業務分工,構建起了整體最具競爭力的生產體制。

  而且,由於物流系統的發達,雖然是跨國分工,日資企業在中國的工廠此前也並沒有累積過多部件庫存的必要。但不巧的是發生了這次地震。當在日本的工廠因受災和停電停產後,影響便馬上波及到了中國。

  作為東莞市,對於本地日資企業的困境不能不聞不問。此次地震對全球製造業供應鏈產生的整體影響雖然還無法估計,但我們應該做的是盡可能幫助企業順利度過供應鏈由被破壞到復原的「過渡期」。

  比方說,有些企業在日本的工廠因受災和停電難以儘快恢復生產,希望通過中國增產進行彌補,有些企業希望通過開拓中國市場來填補日本內需的下滑。對於日資企業的這些願望,我們將通過簡化設備的進口手續和報檢手續、協助安排用工等方式,隨機應變地進行應對。必要的時候還會追加新的援助措施。

緊急措施出臺在於平時與日企的交流

——從分散風險的角度來看,日本企業恐怕必須把之前只在日本國內生產的高科技產品部分轉到海外。援助這類企業是否對東莞市也有好處?

  確實有這方面因素。東莞的產業原本起步于勞動密集型的低附加值領域,市政府已經建立了在今後向高附加值領域轉型的戰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對技術實力雄厚的日本企業充滿期待。

  但是,日本企業如果感覺不到東莞的吸引力,就不會在此投資。為此,我們在地震之前就已經開始努力強化與日本企業之間的交流。舉個例子,去年,我們制定了新的「335」機制。也就是市政府負責人必須在每季度第3個月的第3周前往日本,用5天時間訪問日資企業的總部。目的是向日本企業的總部經營層介紹東莞市的情況,直接聽取對方對市政府的要求,實現更加緊密的交流。

  這項機制在此次的緊急援助措施中發揮了作用。因為平時交流緊密,所以我們在震後迅速掌握了日資企業的情況。緊急援助措施雖然只是為了對付地震,但如果這項措施得到好評,未來日本企業到東莞來的會增加,我們會非常歡迎。日資企業為了分散風險、或者開拓中國市場,把高科技產品的生產和研究開發部分轉移到東莞的話,這與東莞市的產業發展戰略也十分契合,我們將全面給予協助。

——近年來,珠江三角洲地區出現了勞動力短缺和電力短缺等問題。如果為應對地震,日本企業緊急把生產從日本轉移過來的話,這些問題會不會成為瓶頸?

我們認為這次地震會影響東莞市的用工情況。主要有3點。首先,因缺少部件而無法正常運轉的企業可能不得不讓員工臨時下崗。相反,通過在中國增產彌補日本生產下滑的企業則會面臨人手緊缺的問題。而且,估計還會有一些企業不增加員工,通過加班和放棄休假的方式增產。

  珠江三角洲的勞動力市場整體呈現人手短缺的情況。為此,我們正準備以市勞動局為仲介,來滿足日資企業不同的需要。比方說,從因減產而勞動力富餘的公司向因增產而勞動力短缺的公司調配員工。雖然這需要向員工和工會做出充分的解釋,但只要能夠維持僱傭,應該能得到員工方面的理解。

  關於電力短缺,這裡確實有些方面是地方政府力所不及的。東莞市的電力供應很大一部分依靠西部的貴州省和雲南省。因為這幾年乾旱,這些地區的水電站運轉率下降,電力短缺的情況整體還在繼續。說實話,在這種情況下,保證全部企業所需的電力十分困難。

  為此,市政府採取了選擇性措施。例如,對於停電會導致重大損失的企業,基本不予停電。另一方面,對於耗能大、效益不好的企業,特別是不符合我們的產業發展方向的企業,則對其用電實行適度的限制。

  在這一點上,日資企業無論是在技術方面還是在經營管理方面水準都很高,所以是東莞市政府能源保障重點對象之一。

分散風險的關鍵在於優秀人才

——
高科技產品的生產不僅是勞動力的數量,品質也十分重要。日企在東莞能夠獲得優秀人才嗎?

  這一點提的非常好。在把需要高級加工的生產工藝和研究開發向海外轉移時,企業最重視的是人才的品質,而不是人工費的低廉程度。我們已經充分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為了讓更多的優秀人才來到東莞,我們一直在致力於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和吸引教育機構。

  比方說,東莞市目前已經有6所大學,今後5年內還計劃開設5所。我們還與香港和台灣著名的理工類大學探討合作,希望建立向東莞的企業提供高品質人才的體制。

  而且,現在整個珠江三角洲地區正在建設一個主要城市間的軌道交通,不久的將來,從深圳市、廣州市到東莞上班也都有望實現。如果珠江三角洲可以整體共用人才,企業用工的範圍就能夠大幅擴大。而且,求職者的選擇範圍也將擴大,我們希望這能夠提高珠江三角洲作為職場的吸引力,匯聚全國各地的優秀人才。(特約撰稿人:岩村 宏水,本文由Nikkei Business Online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