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將廢棄紙工廠改造成未來式資料中心 - 數位時代-台灣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媒體

Google將廢棄紙工廠改造成未來式資料中心 - 數位時代-台灣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媒體:

Google將廢棄紙工廠改造成未來式資料中心

數位時代網站|撰文者:林偉立編譯發表日期:2012-01-30
推文至Facebook 推文至騰訊微博 推文至新浪微博 推文至Plurk 推文至twitter

2009年2月,Google花了5200萬美金買下芬蘭南方海岸Hamina的廢棄紙工廠,並將此56年歷史的老建築視為建造大型資料中心設施的理想地點,以提供其鉅量的雲端服務。該地點最大的特色是擁有一個地下管線,可以把芬蘭灣的海水抽上來。過去該紙工廠利用管線抽冰冷的波羅的海海水,以冷卻工廠蒸汽設備,現在Google用它來冷卻主機設備。

這些機器人攝影機式用來偵查長久未使用的管線,偵查結果顯示,所有450公尺的管線全部良好。從2010年5月開始,這些管線開始運送海水至Google新資料中心的熱交換器,用來冷卻數以千計滿載網路流量的伺服器,藉由海水管道,Google的Hamina資料中心就不用一般資料中心常用非常耗能的冷卻器。

由於Google「別出心裁」的思考,讓資料中心兼具效率及環境友善的任務,不只如此,Google的Hamina資料中心還是一個網路時代來臨的理想象徵建築,紙工廠的結束象徵著報紙和雜誌等媒體的衰敗,並象徵著新的網路服務來臨。

Google是這波綠色資料中心運動的先鋒,除了芬蘭外,還在比利時、愛爾蘭及美國也打造新時代資料處理中心,並引來其他網路巨擘如Amazon、Microsoft及Facebook的跟隨。去年,Facebook在美國奧瑞岡新建的資料中心,也完全捨棄冷卻器,改用抽取外部冷空氣來冷卻伺服器,並且宣佈將在瑞典建造第二座資料中心。

Google資料中心的秘密

多年來,Google對於如何設計資料中心的設施及硬體守口如瓶,直到2009年,Google發佈了影片介紹其如何在奧瑞岡打造第一個客製化資料中心,並陸續透露了一些芬蘭Hamina及比利時Saint-Ghislain資料中心的部分資訊。

根據Google RagingWire企業解決方案營運長Kava的說法,Google兩座歐洲的資料中心都捨棄了冷卻器,Hamina資料中心利用巴爾的海海水冷卻,比利時的資料中心則利用蒸汽式冷卻系統,從鄰近的工業運河抽水冷卻,而且就地設計及建造水冷卻設施,因此不需要使用到供應大眾的水源。

美國空調協會ASHRAE(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 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建議的資料中心適合溫度應介於華氏68~77度間,但是Google的資料中心就是有辦法在華氏80度以上的環境運作。

Kava認為,建造有效資料中心的第一步,就是不需要那麼低的溫度。機器、伺服器和儲存陣列在較建議溫度以上的環境還是可以運作的很好。有好幾次遇到資料中心過熱,Google都要求員工離開建築物,只留伺服器繼續運行。「其實不需要做任何事,只要告訴員工在過熱時段不要在資料中心工作就可以了」,Kava說。

然而在比利時,的確遇到連伺服器都過熱的情況,Google採取的作法是利用一款名為「Spanner」的自動化軟體,將伺服器上的工作移轉到其他資料中心處理。該軟體是一「橫跨所有資料中心的儲存及運算系統,可以計算各資料中心的限制及使用模式,全自動移轉或增加資料副本,這些限制包含了頻寬、封包遺失、電力、資源及人為狀況。

有一些抱怨來自於Facebook之類的網路業者,認為Google透露太少如何解決可能造成大型網路設備損害的某些問題。報導曾指出,Google不只客製自家的伺服器,連網路設備都是客製的,但是該公司不願承認太多技術細節。

'via Blog this'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