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秉仁:新能源發展戰略思路須審慎抉擇

邵秉仁:新能源發展戰略思路須審慎抉擇

邵秉仁:新能源發展戰略思路須審慎抉擇
2010-08-27 | 作者:劉丹 | 來源: 科學時報 | 【 】【列印】【關閉

  8月20日,第三屆中國能源環境高峰論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來自政府決策部門的領導和國內外研究機構著名學者就“能源環境發展與政策、智慧城市和低碳經濟”等三大主題進行探討。全國政協人口環境資源委員會副主任邵秉仁出席會議,他表示,中國新能源發展的戰略思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審慎抉擇。

  邵秉仁指出,目前中國發展新能源面臨六大重要問題。

  第一,新興能源發展的戰略思路須審慎決策。中國與發達國家情況存在很大差異,風力與太陽能資源主要集中于西部地區,工業基礎薄弱,無法就地消納,而遠距離傳輸不僅需要大量投資,而且影響電網運行安全的問題,目前還缺乏有效的解決辦法。“發展新興能源是適宜‘分散型、小規模、分佈式、就地消化’還是‘大規模、遠距離、高電壓輸送、全網消化’,或是因地制宜、兩者兼顧,這一新興能源發展的戰略思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審慎抉擇。”邵秉仁說。

  第二,新興能源應用的經濟性不高。邵秉仁認為,新興能源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但是從目前看,新興能源應用的經濟性並不高。“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生產100W太陽能多晶硅板需耗電約2000度,一個陸上風電塔需消耗180噸鋼材、耗電36萬度,平板太陽能平均造價為每千瓦1.4萬元,陸上風電平均每千 瓦造價約1萬元,海上風電造價是陸上風電的兩倍,而上述風電設備利用小時不超過2000個,遠遠低於傳統能源。”他指出,“此外由於風能、太陽能自身發電的特點,要求配備相應的調峰調頻電源,再加上遠距離輸送,這都使新興能源的經濟性大打折扣。”

  第三,新興能源發展的配套政策存在問題。邵秉仁指出,當前新興能源電價補貼由全電網用戶分攤,在技術沒有實質性突破之前,隨著新興能源規模的不斷擴大,其電價補貼將長期呈現上升的趨勢,必將導致電價總水準不斷上升。“是否可以通過增收資源稅、環境稅、建立新興能源發展基金等多種方式,籌集新興能源發展基金,以改變目前這種電價補貼的單一方式,這些都關係到新興能源發展的配套政策,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他說。

  第四,自主創新能力和技術路線問題。邵秉仁指出,目前我國風電設備製造的技術、標準和品質論證完全照搬國外,核心技術、關鍵設備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太陽能尚處於起步階段,以光伏為主還是以光熱為主的技術發展方向並不確定;智慧電網的發展方向和技術路線也存在較大分歧。“從國際上看,智慧電網是配電網的信息化與互動化,是分佈式電源有效利用載體,主要運用於配電,有利於新興能源的隨機接入和送出,而不是遠距離高電壓的所謂大電網的智慧化。”邵秉仁說,“因此如何加快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明確技術路線,避免新興能源發展出現重大偏差,也是當前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

  第五,發展新興能源與改造傳統能源的關係。邵秉仁指出,歐美國家近幾年來新興能源發展很快,原因是其總能耗已經不再增長,或者是增長很少,新興能源主要是補充和逐步替代增加部分的化石能源。而中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和火電為主的電力格局短期內難以改變,新興能源所佔比重較小,並不能夠明顯改善能源結構,加之新興能源成本大、價格高、不穩定、消納難。“比較而言,加大對傳統能源的改造力度,更有利於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以及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因此在積極探索新興能源開發與利用的同時,必須協調好發展新興能源和改造傳統能源的關係,堅持節能減排優先的原則。”邵秉仁說。

  第六,新興能源發展與電力體制改革問題。新興能源快速發展,對電力體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邵秉仁認為,必須破除電網吸納新能源的體制機制障礙。“中國電力體制改革已經邁出了長網分開的第一步,但是電網體制改革明顯滯後,不能夠適應新興能源快速發展的要求,必須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推進電網的輸配分開,實行調度交易機構獨立,提高電網運行效率,降低電力輸送成本,構建電網吸納新興能源的體制保障,這是新興能源發展必須解決的基本前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