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 經濟能否造就下一個網路奇蹟?
“綠能” 經濟能否造就下一個網路奇蹟?
原文作者:美國《商業週刊》/Joel Makower
2009/07/16
原文連結: http://www.businessweek.com//magazine/content/09_30/b4140046484475.htm?chan=magazine+channel_special+report
正當大型電腦、智慧型手機的競爭造就了免費資訊之時,前仆後繼的科技創新也將使能源成本近乎於零。
我們對於新興的綠能經濟潛力很容易太過興奮。當2000年我第一次接觸這個領域的時候,它就曾令人半信半疑的被譽為「下一個網路奇蹟」;更正確而言,它可能就像許多網路產業一樣,許多公司突然冒出來。但是大致上的重點自始至終沒有改變:在一般家戶、商辦和交通運輸工具應用風力、太陽能、潮汐和地熱發電的商業潛力無限,揭開了下一波錢潮和科技創新的序幕。過去這十年來,綠能科技與網路奇蹟的等號忽明忽滅,但未曾消失。
網路勢力也未曾消失。儘管像Pets.com一樣,數千個網路產業的同道中人曇花一現,數位科技的足跡仍遍及我們的生活,就算是在艱困的時刻,網路科技公司的生態系統仍成長茁壯。網路成為商業和媒體發展的骨幹,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很難想像沒有網路的生活,它創造了數百萬個高薪職業,讓許多人變得富有。
新興綠能經濟的表現將不遑多讓,只把它比做網路可能還不夠。正在發生的商機遠大於網路現象—它是能源科技、資訊科技、建築科技與運輸科技的結合—再加上相關產品、服務以及商業等,將全面改變我們下一個世代的生活型態,影響的程度至少等同於網路。
能源有可能與資訊一樣便宜嗎?
要了解當前產業趨勢的一個方法是,從觀察電腦科技的演進切入。試比較電腦發展僅50年的短暫歷史:第一台電腦十分的笨重龐大,由電腦主機與一整批終端機所組成,目的主要從主機輸入與輸出資訊。到最後個人電腦的出現,不僅更聰明也更富自主性,能夠與主機或其他個人電腦有雙向溝通。現在幾乎所有電子產品都能夠對話,並且以無線的方式溝通。電腦與數以億萬計的其他電腦對話,也與電視、電話、家戶娛樂系統對話;很快地,它將與我們的汽車、冰箱或手錶對話。
這些結果皆來自於由數千家公司所提供的數百次科技創新,在數位儲存、電腦微處理器速度、軟體規格、通訊設備的頻寬和各式各樣的其他產品上,開發低價高效能的商品,越做越先進,越做越精緻。資訊變得非常便宜、有效率且普遍,幾乎到達免費的程度:我們聊天、打字、上網或下載的時候,似乎從未曾擔心過花了多少時間與成本。
能源體系也將走上相似的發展路線。所謂的「主機」指的是地方的中央發電廠,多數由煤或天然氣發電。而「終端機」呢?你可能就坐在其中一個終端機之中,它可能是家戶、商辦、和大多數其它可以從主機接收「資訊」(相當於電力)的建築物。
聚焦於充裕而非稀少的資源
當我們在家戶及商辦裝設太陽能與其它新能源系統發電,它們以飛快的速度變得越來越聰明,得以自給自足。幸虧有智慧型電表及其它裝置,它們得以與發電廠進行雙向溝通。有越來越多主要電器產品像是冰箱、照明設備和空調系統會與電力極板網柵「對話」,或許在不知不覺中,會自動調節發電狀況以因應每天每年依照供需狀況產生的價格波動,而做出最便宜的發電功率。充電式的多功能電子媒介將能夠儲存電力於越來越長效的電池中,必要的時候或許可以反過來向極板網柵兜售電能,或者在停水停電的時候、在水電費率過高的時候,作為家戶、商辦的儲備電能。就像電腦一樣,幾乎所有東西都能夠互相溝通。
絕大多數將以無線的形式發生、進行。
這其中的問號—同時也是最大的商機—就是:這數千家公司讓能源變得便宜、有效率、普遍、接近免費程度的創新科技是什麼?別忘了,這過程中還得要去碳化。這是在矽谷與其他科技重鎮的投資者與企業家最大的疑慮。不幸的是,這也是大多數能源政策議題的兩個極端—該著重在以現有的資源極大化發電量?以及考量綠能科技將為電費帶來什麼樣的衝擊?據此,一個更令人信服的觀點應該是要著眼於充裕的能源資源、而非稀少的資源。
2018年以前,將有3250億美金的「綠能」市場
這並非一塊空中大餅。能源、水、交通、建築,皆是上兆的市場。根據由美國Clean Edge公司(筆者為共同創辦人)的研究者所作的《2009乾淨能源趨勢報告》(Clean Energy Trends 2009 report),光就三項科技的整體市場—生質能源、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就將在2018年以前,從2008年的1160億美金成長至3250億美金。這還不包括其他發電科技、電動交通工具、智慧型設備、儲存裝置和各式各樣的轉換器、路由器,以及將這些全部集結在一起的軟體程式。
這就是為什麼有許多新興的公司,更別提數百家已經成熟的大型企業—從美商奇異關係企業(GE)到Google、波音公司(BA, Boeing)、美國最大的電子產品零售商Best Buy—無不希望能在綠能產業生態系統中佔有一席之地。像是美國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即使已經破產,仍保有聯合設備以聚集智慧型、標準化設施的機具廠房,設計製造充電式的電動交通工具。所有的公司都看見自己在經歷革命性的改變,但是它們尚未看見全貌。
將會有越來越多具前瞻性的企業家、投資者和總裁把這項變革推向高峰。它需要突破商業模式,打破市場框架,透明化新科技,以競爭又合作的方式,在管理層面找到最適當的位置,吸引消費者。這一路上免不了會有錯誤的嘗試、自不量力的公司、失當的合作方案,和投資者的廝殺,這些都是大家不樂見的。
是不是很耳熟?的確,聽起來就像日新月異的網路產業一樣。
【原文取自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陳靜文編譯,張成秀審校】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