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渠道申購費率比較:基金直銷最合算_基金資訊_金基網,中國基金門戶網站

各渠道申購費率比較:基金直銷最合算_基金資訊_金基網,中國基金門戶網站

各渠道申購費率比較:基金直銷最合算

  表面看,國內基金持有人購買渠道豐富,可通過銀行櫃檯及網上代銷、券商網上代銷、基金公司網上直銷、場內交易平台和第三方代銷等。 但實際情況是,上述各渠道費率相差懸殊,還各有各的利益立場和門道。

  記者調查發現,大銀行網上代銷費率普遍在6~8折,中小銀行可低至4折,券商在4~6折,基金公司網上直銷一般低至4折,唯一第三方銷售機構無費率折扣。

  為何費率會如此懸殊? 誰是費率優惠的背後決定者? 採訪中發現,銀行與基金公司銷售人員,竟然互指對方是高費率禍首。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市場部總監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銀行把責任推給基金是銀行的托詞,他們才決定著話語權。2007年以前,所有銀行代銷基金都是4折優惠,只是從2008年才開始漲價。現在大銀行都提升了費率,而小銀行櫃檯少,所以需要藉助基金公司來爭取客戶。"對於基金代銷這塊大蛋糕,即便在銀行內部也有利益紛爭,"櫃檯銷售業務由個人金融部負責,而網上銀行代銷歸電子銀行部管理。這也導致網上銀行買基金有費率折扣,而通過銀行櫃檯購買幾乎都是全費率。"

  基金直銷費率最優
  中國證券業協會2009年底調查結果顯示:"31%的投資者認為目前基金費率太高,46%的投資者認為費率較高,合計佔被調查總數77%。僅有18%的投資者認為目前的基金費率比較合理。"而相比代銷渠道,普遍低至4折的基金公司網上直銷算得上划算。 一位基金公司渠道人員告訴記者,"通過銀行和券商兩大代銷機構購買基金,好處是可以買到大部分基金產品。而通過基金公司直銷,只能購買本公司的產品,但好處是費率更加便宜,而且可以在不同產品間靈活轉換。"以易方達為例,興業、浦發、中信、光大、廣發、民生、Chinapay會員卡、中行廣東分行卡4折,農行(本表費率適用期為2010年9月20日至2010年12月31日)6折,工行、建行、招行、交行卡8折。 其工作人員稱,"之所以折扣高低不同,要看銀行與基金的合作關係。"與上述大基金公司支持的銀行卡全面不同,中小基金公司支持銀行卡種類較少。 以諾安為例,其網上交易只支持建行、農行、興業和工行卡。 在申購費上,建行、工行為8折,農行7折,興業4折。

  此外,基金直銷蔚然興起的現象,是各大基金公司增加了直銷中心和分公司的數量。 他們不僅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佈局大量直銷點,也將直銷網絡拓展至成都、鄭州、武漢、杭州和合肥等二三線城市。 但由於面臨著成本高昂和客戶資源缺乏,中小基金公司效仿大公司則頗為吃力。

  大銀行費率普遍較高
  目前國內基金代銷渠道,主要為銀行、券商和第三方代銷機構。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11月15日,共有38家銀行和96家券商擁有基金代銷資格,此外還有一家投資諮詢機構天相投顧。

  在代銷基金數量上,最多的前10家機構都在600只以上,且全為券商。 其中,海通證券以650只代銷數量在所有代銷機構中居第一。 代銷數量最多的銀行為交行,代銷612只,僅排11。 建、工、農、中四行代銷數量分別為:593、542、492和467只。

  記者綜合對比發現,通過四大國行網上代銷渠道購買基金,費率一般在8折左右,招行無費率優惠。 而通過基金公司網上直銷渠道,用上述銀行卡交易,費率同樣最高。 這意味著,只要在購買基金時跟大銀行沾上邊,費用可能會多出1倍。

  而通過股份制銀行如浦發和民生網上代銷渠道,費率會低至4折。 用它們的銀行卡通過基金網上直銷渠道,費率也相應更低;通過券商網上交易系統,費率在4折或6折;唯一第三方代銷渠道天相投顧則無費率優惠;場內基金費率雖低,但只能購買ETF和LOF等交易所基金。 但費率優惠"必須是前段收費模式網上代銷才能享受。"記者調查了幾大券商銷售主力的基金費率情況。 其中海通證券網上代銷基金的折扣大部分在4折,即0.6%;中信建投證券網上交易優惠費率大部分為6折,費率在0.9%;而招商證券只有個別基金公司有優惠,記者粗略統計,有費率優惠的基金公司在15家左右。 這大致代表了券商代銷基金費率的三種現狀。

  記者致電國內唯一第三方基金代銷平台天相投顧,其工作人員表示,"通過代銷網點與網上交易系統購買基金,基本沒有費率優惠。除非個別基金公司統一。"不過,上述北京基金公司市場總監對記者稱;"天相投顧的銷售模式與其他代銷渠道不同,他們費率不打折是因為有更多增值服務,包括研究等服務,所以費率高。"中小投資者負累

  從發展上看,銀行在基金代銷上並非開始就占主導,2007年時銀行代銷費率普遍打4折。 為何後來銀行的費率優惠漸漸消失?

  銀行代銷費率的提升時間,與銀行渠道銷售佔比的提速同步,而這個期間,正好是一輪大牛市催發了廣大中小投資者的熱情。 在2004年與2005年時,直銷在基金銷售中一直占主導。 2006年開始,銀行開始居各渠道之首。 尤其2007年,銀行渠道銷售金額佔總銷售金額的76%。 而個人投資者市場佔比也是從2005年底53%,上升到2006年80%,並從2007年至今一直在90%左右。

  與之相比,券商銷售金額佔比在逐年下降。 而直銷渠道銷售金額在2006年佔比為39%,2007年該比例僅為13%,2008年上升為30%。

  但值得注意的是,基金直銷渠道主要是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中的大客戶。 "雖說直銷渠道佔比達30%,但大部分是通過賣給機構投資者實現。銷售給普通投資者的比例極小,銀行還是壟斷著基金零售市場超過80%的客戶。"為何客戶的增多反倒刺激銀行提升了費率? 銀行是不是太"店大欺客"? 中小額投資者捧起了銀行渠道的獨大,但這些投資者是目前基金群體中最脆弱的。 從證券業協會公佈的基金投資者收入水平看,截至2009年底,基金投資者中個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和2~5千元的投資者佔比分別為20%和50%,合計佔七成。 由於經濟能力有限,他們的金融投資規模有限,抵禦經濟波動風險的能力也較弱。

  某種程度上,正是小額投資者才使得國內基金業逐漸壯大,並讓今天的銀行在基金代銷上坐享巨額利潤。 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小散戶風險承受能力弱,長期需要更低的成本和專業理財服務,如果銀行一直維持高費率且服務跟不上,中小投資者會越來越多選擇基金直銷和第三方代銷機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