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 五大策略 培養全球領導人 - 達綸國際企管顧問公司 劉永基 - udn部落格

轉載 : 五大策略 培養全球領導人 - 達綸國際企管顧問公司 劉永基 - udn部落格

五大策略 培養全球領導人

來台訪問的瑞士國際管理發展學院院長羅倫吉提醒,愈來愈多台灣企業開始放眼全球、佈局國際,但是能不能成功「走出去」,在於是否有全球自在運作的領導人。全球級的領導人應具備哪四大核心能力?又有哪五種培養策略?

羅倫吉鼓勵企業多試驗,「願意跳出框架思考,就是一種偉大的學習。」

金髮灰眼,戴著無框金邊眼鏡,挪威籍的彼得.羅倫吉(Peter Lorange,有典型北歐人高頭大馬的壯碩身材,但他掌舵十年的瑞士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卻號稱最迷你的世界級企管名校,標榜以特色取勝。

 特色之一,十五年來每年出版著名的《世界競爭力報告》,成為各國比賽整體實力、投資環境與未來潛力的評比權威。
 特色之二,則是以企業高階主管培訓為主力課程(學校收入只有五%是來自於MBA課程)。在《Business Week》二○○三年「EMBA與短期主管課程」兩大調查排行中,IMD在「領導」和「全球企業」兩項主要指標都名列前茅,且被評為擁有最國際化的EMBA課程。

 四月中旬,羅倫吉應工商協進會之邀來台發表專題演講,隨後並接受《天下雜誌》的越洋專訪指出,「即使是地區性或本土性企業,在全球化的今天,也愈來愈需要具備全球運作的能力。」許多台灣企業在累積一定實力後,都會想要佈局國際,但是能不能成功「走出去」,他強調,要看企業是否培養得出能夠全球自在運作的領導人。

 

羅倫吉所定義的全球級企業領導人,至少必須具備四種核心能力:

 一、語言溝通的能力,特別是英文。
 二、了解並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能力,包括傾聽他人在內。
 三、與來自不同文化的成員合作共事,特別是領導、激勵跨文化全球團隊的能力。
 四、從本地到全球,多角度「看見」機會的能力。

 但這是個全球領導人嚴重短缺的時代。曾有調查發現,高達八五%的《Fortune》全美五百大企業,認為公司並未培養足夠的全球領導人;而亞洲企業領導人也有不少文化上的挑戰。
 他分析,亞洲領導人的優點是擁有旺盛的創業精神(在台灣與中國大陸尤其明顯),與建立人際網絡的能力;另方面,英文溝通的能力普遍不足,以及本土文化封閉性偏高(以日本與部份韓國企業最嚴重),則是亟待改進的弱點。

 究竟要如何培養全球級領導人?羅倫吉提出了五大基本策略:

1.為組織建立全球性的聚會場所(a global meeting place
 

這是企業在全球運作時的第一要務:在組織內創造特別的溝通管道,讓遇到問題的主管與曉得解決方法的其他主管,有機會交流分享。管道的形式實體虛擬不拘,可以是面對面的互動,也可能是視訊會議或線上通訊,目的都是為了鼓勵對話與腦力激盪,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案。


 這種對話與激盪,往往成為創新的來源。羅倫吉以數位相機與印表機大廠佳能為例,由於全球各地的產品事業群各自進行研發,當年相機事業群雖然成功開發出不需底片的數位相機,卻沒有人想到,應該同時開發可以讓印表機列印照片的介面。 直到有次「聚會」對話,相機與印表機兩大陣營才恍然大悟,數位相機專用的照片印表機,其實大有商機。

 多元又兼容的團隊,往往可以締造最好的表現。
所以成功的跨國公司都廣用跨國的團隊,「團隊不能只靠總部,團隊必須來自全球各地,」他說。

2.不畏失敗,鼓勵系統性學習
 

企業的傳統心態,總是害怕失敗,但在今天的全球市場,失敗常常無可避免。全球級的領導人會熱切地嘗試新做法,他們把失敗視為系統性學習的大好機會,所以企業高層不僅應該允許,更應設法避免各地主管因為一時挫折,從此被烙印為失敗者。

 全球食品業巨擘雀巢開發LC-1益生菌優酪乳產品的經驗,便是很好的實例。雀巢最早在法國推出LC-1時,原本將它定位為醫療用食品,吃了可以改善人體免疫與消化系統。沒想到產品上市以後,市場反應冷淡,經過了解才發現,原來消費者購買優酪乳,並不是為了買藥治病,而是為了追求吃的樂趣。

 羅倫吉指出,這當然是一次失敗,然而,雀巢的領導高層卻有不同的看法「沒關係,我們學到了很多,以後再推出,我們就開始強調吃優酪乳的『樂趣』層面。」 果然,當LC-1搖身一變成為大眾保健食品,在德國重新上市,立即廣受歡迎,一砲而紅。今天,利用LC-1益生菌製成的各種食品(包括寵物食品),已是雀巢公司的重要產品線之一。

 「原本是慘痛的失敗,但是透過學習,終於在後來轉敗為勝,」羅倫吉說,能夠不斷進步的公司,必然會將失敗視為難得的學習執照。

3.
鼓勵試驗
 

羅倫吉有一次拜訪全球最大化妝品集團歐萊雅的總部,好奇詢問:「你們的使命宣言是什麼?」結果對方回答:「其實都很簡單,譬如,有一項宣言說『在歐萊雅,每個人都有試驗的權利』。」

 「這種宣言多棒,」他大為讚賞,因為它顯示出企業的活力與授權,也顯示出他們重視以實際行動完成任務,更重要的是,他們了解這是個擁有無限可能的世界,所以要靠嘗試來學習、改善,「關鍵就是要多試驗。

全球級的領導人必須比過去更快地試驗(必要的話,甚至更快地失敗),才能更快地學習。也就是說,成功領導人都寧可「早一點失敗,以便快一點成功」(fail early to succeed sooner)。在這些領導人眼裡,試驗就是在全球各地選擇最有機會的市場,嘗試新計劃,但絕對不是先在企業的本國市場進行試驗,再一廂情願企圖把這些計劃移植到其他文化。

4.
新舊經營模式同步進行
 

企業往往過度執著於傳統的經營模式,以致變得僵化而教條,容不下任何創新模式的挑戰。

 但是汽車大廠達姆勒克萊斯勒卻是個成功的例外。它生產的是全世界最有名的賓士房車,多年來,顧客無不讚譽有加:坐進去寬敞又舒服,聞得到皮革的香味,看得見美麗的木質內裝,它的煞車與懸弔系統性能優異,馳騁在高速公路上,絲毫聽不見引擎聲。

 可是這些年,他們也聽到有些顧客開始抱怨賓士車太大,在擁擠的市區裡,駕駛與停車都很不方便。這樣的市場反應,達姆勒克萊斯勒的領導人起先不以為意,但很快地,他們開始認真傾聽,進一步有了開發市區行駛專用小型車的構想,就是後來的Smart Car

 跟賓士車比起來,Smart Car簡直是離經叛道,不同到極點。羅倫吉笑說,很多人認為它根本不是車子,只是一種交通工具,但關鍵就在這裡:達姆勒克萊斯勒在心態上完全開放。儘管內部有來自賓士車工程與業務部門的反彈聲浪,領導高層還是全力支持,甚至找設計見長的帥奇(Swatch合資生產新車。

 合資計劃在幾年後結束,今天的Smart Car已經是達姆勒克萊斯勒旗下,迭創銷售佳績的新生力軍。羅倫吉曾經在訪談中詢問高層主管,這個經驗帶來了什麼啟示。他們認為,也許當初應該給這個新計劃更大的支持,讓傳統與嶄新的經營模式,更加映照鮮明地同步並行(juxtapose)。

 「這種願意跳出框架思考的心態,就是一種偉大的學習,」他肯定說。

5.避免筒倉文化

 跨國佈局、全球運作的企業,必須設法避免各地據點衍生自以為是的筒倉文化(silo culture

 全球化的時代,羅倫吉強調,企業絕對不能活在封閉的筒倉裡。企業是一個團隊,而不是一堆各自為政的山頭。
所有的資訊、動作、顧客與競爭者,絕不只關係個別據點的運作,勢必都與公司整體息息相關。所以成功的領導人,必須以創新的做法,打破這種藩籬。

 歐洲最大電子工程集團
艾波比(ABB過去的組織運作,是在全球建立兩千多個利潤中心。後來他們發現,每個利潤中心都把重要訊息、競爭情報等資源當做獨家資產,而非全公司共享的財產。

 為了打破這種文化,艾波比的領導高層於是宣布,所有的資訊並不屬於個別利潤中心,全都屬於公司所有,
同時故意喊出了「光榮地向別人偷用資源」(steal with pride)的口號,來鼓吹開放與共享。

 放眼日益全球化的企業經營環境,企業的人才挑戰愈來愈艱鉅。
羅倫吉歸結,想要培養能夠全球自在運作的企業領導人,除了溝通、共事等核心能力,未來更必須從全球運作的視野出發,加強領導人在策略、結盟、用人、學習,以及組織方面的能力,為晉身真正的全球級企業,做最好的準備。


作者:吳怡靜 2004,5,1 /天下雜誌第29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