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聯創策源:下一個大贏家- 第2頁- 《創業邦》雜誌- 創業邦

揭秘聯創策源:下一個大贏家- 第2頁- 《創業邦》雜誌- 創業邦:

揭秘聯創策源:下一個大贏家

  出手邏輯

  馮波並不避諱商人這個名詞。六間房創始人劉岩在北京大學讀大四的時候就成了馮波的助手。上班第一天,馮波就對他講:“劉岩,從今天開始你就是一個商人了。”這個北大數學專業畢業的學生,聽到這話心裡卻無比難受,“我是從北大畢業的,我是知識分子啊。”

  馮波不以為意。“別人的生意賣的是蘿蔔白菜,你賣的是什麼?賣的是股票,我們做的不是小生意,是大生意。你要記住一個基本的原則,做大生意,公平是最重要的。這個生意如果不公平,你會在其他地方把這個學費交回來的。”

  具體到做投資,策源的態度也是如此。“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優秀的創業者,他們可選擇餘地大,他選擇好多VC。之所以選擇你,是因為你身上有一種東西他願意要。你老跟人家談價錢,人家肯定不跟你談;當然價錢要談的,但光談價錢不行的。這是一個互相選擇的過程。”

  馮波和策源的信條是“做創業投資人的生活,最基本的現實就是錯過。永恆的就是在不停地錯過。抓住是偶然的,錯過是必然的。”不必為錯過而煩惱。

  找人的方面,似乎策源的偏好是喜歡有個性的創業者,但底線是要“又紅又專”。“紅就是思想要正。在中國要成為一個偉大的創業者,得是社會領袖,得帶領很多人去打仗,打不好還要辭退員工,還不知要解決多少次稅務搜查。”

  策源曾非常看好一個細分的互聯網領域,當時也投了一家起步不錯的公司,原因是技術很牛,但團隊的弱點是“只專不紅”,以致被競爭對手後來居上。“雖然我們賺了不少錢,但是喪失了一大片戰場,現在我望著那片戰場心裡就拔涼,沒辦法。”馮波的口頭禪是,“錯過是必然的,抓到才是偶然的。”

  做早期投資不可避免地需要與創業者承擔更多,“這種幫忙無非就是穿針引線,找律師、會計幫忙。我們在也願意在創業者身上花這些時間。到後來,他們跟大的資本市場接觸越來越近,我們的價值就越來越少。”馮波把策源對創業者的這種幫助比作“活佛制”——“創業者很聰明,他們要的東西​​自己會拿,不想要的塞到嘴裡都會吐出來。”現在趙維國和元野都有自己的項目管理列表,比如前者跑UCweb較多,後者則經常負責與凡客開會。

  2005年至2011年是中國VC行業沸騰起來,很多VC都向後發展,基金規模擴大、團隊擴充,上百人規模的基金不再是天方夜譚,投資是否可以當做現代化的工廠方式分解著來做,成為業界的新話題。但這樣的遊戲,不是策源追求的。在馮波眼裡,創業投資不是一個金融產品,不能像羅馬帝國一樣去擴張。他定性為,這是一個小生意,不是什麼大生意。

  “房地產的價值在於地段、地段、地段,我們早期創業投資人的價值在於信念、信念、信念。”馮波認為,早期投資是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實現與結晶。“未來十年願意不願意花時間在這裡?願意不願意花十年時間跟團隊出生入死?對自己花自己最寶貴的十年時間在這裡,你會後悔嗎?不後悔,那你去做。”

  馮波說有很多機會做其他事情,但不會做也沒有心思做這個事情。“因為你看過一個公司可以從很小長到這麼大,再​​乾其他事情就沒什麼意思了。

  在過去的5年時間裡,策源投資的一系列公司已經被整個互聯網寄予厚望。從配角到主角,馮波給他們20年的時間。他習慣用講故事的方式表達主題:“我們投資的公司屬於從縣城剛來到北京,不管是坐火車還是坐飛機來的,還有三分之二的路程沒有走完。以前覺得這事(投資)很簡單,做了那麼多年決定以後,越來越覺得所有決定都是51比49。公司做到一定的高度的時候,很難說什麼完全正確或完全錯誤的決定,真的沒有,高手過招就在一瞬間。最終任何事件都會被幾件偉大的事情證明是正確的,一件或者兩件。可能我們參與不到,別的創業投資人參與到,他們能賺錢也一樣的。”

  按照馮波的理解,現在是創業環境越來越好,投資環境越來越差;創業門檻越來越低,但成功門檻越來越高。“對很多人來說,創業就是人生經歷,真正能贏的就那幾個公司,這就像跑馬拉鬆一樣,最後只有三個人是能拿獎牌的,其他的人都是去鍛煉的,”馮波說,“以前創業是為了致富,現在是實在沒事兒乾了出來做一件事情,我反對砸鍋賣鐵創業,所以要吸收天使投資人的錢。砸鍋賣鐵,好玩兒嗎?”

  剛從美國回來不久,馮波路過長安街的一個地下通道,一位留著長發的年輕人正在唱國際歌,按照慣例,這位歌者的面前擺放著一個的袋子。馮波走過去,往那隻盛滿零錢的袋子裡放入兩千塊錢。歌者當場就傻眼,那是個萬元戶得上報紙的年代。有人問他為什麼。馮波答:“我要讓這一代的年輕人知道,生命中是有奇蹟的。”

  馮波前傳

  馮波非常不願提及自己的過往,認為時間太久,不值得說。但在採訪的過程中,我們從他曾經的同事以及他所投資的創業者那裡,將他的一些片段串起。這些碎片,卻是中國早期互聯網和早期VC很珍貴的記憶。

\

  1994年,馮波被矽谷著名投資銀行Robertson Stephens派回中國。當時國內創投行業還是一張白紙。“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中國企業究竟值多少錢,但是我相信中國會有10億美金的高科技企業誕生。”

  如果用今天的眼光審視當時的所謂高科技企業,絕對讓人大跌眼鏡。在馮波的記憶中,企業不懂使用PPT;亞信每位VP的發言都稀奇古怪,說什麼的都有;馮波耐心地給企業講什麼叫DD。“別談中國公司值多少錢,更別提商業模式,那完全是扯淡。”

  跟創業者的溝通成本很高。馮波說,“當時我們差不多每天花半天的時間在新浪,半天在亞信,晚上打地舖,溝通內容沒有界限。”直到這兩家企業上市,尤其是新浪結構的發明,才啟發了第一波中國互聯網企業,形成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創業投資循環,同時給後來的創業者提供了一個很重要的成長標杆。

  “當時創業者的自信和衝勁還非常原始,像王志東和張朝陽,都很正,面對風險投資都誠惶誠恐。”馮波覺得,他們對風險投資人都懷有敬畏之心,充滿感激。“在這以前,都是從銀行借款或者給人打工,而VC是給你錢還不找你要利息,然後幫你打工,就賺你那麼點兒股份,哪有那麼好的事兒?”

'via Blog this'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