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婪時代的終結
在歐債危機中倒閉的明富環球(MF Global Inc.),象徵過去20年貪婪大投機時代已經終結。
明富環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27年前設立的James Man公司。這是一家起源於英國的糖交易商,由現貨交易而發展出期貨交易,在上個世紀80年代成為曼氏金融集團的成員。隨著持續購併與發展新的衍生性商品、資產管理等多角化發展後,曼氏金融集團將傳統的期貨經紀業務分拆,於2007年成為今日倒閉的明富環球。
明富環球原本擁有全球最大的期貨經紀業務,但是這個業務並不吸引人,也沒有太大的成長潛力,2008年被出身高盛的銀行家佛勞爾看中,購入6%的特別股股權成為公司最大的股東。2010年3月找來曾經擔任高盛執行長的寇辛(Jon Corzine)出任明富環球的執行長,寇辛與佛勞爾想要把過去在高盛操作金融商品的模式帶進明富環球,將這家期貨公司轉變成小高盛。
寇辛與佛勞爾是90年代華爾街最輝煌時期崛起的明星,也是華爾街貪婪的代表人物。寇辛出身高盛的債券部門,在高盛25年的生涯中,被視為最聰明、最有野心、最願意承擔風險的交易員。他不斷擴大高盛的交易室,毫無止境地將巨額資金押注在看好的商品,為高盛帶來前所未見的高額獲利。但是隨著金融市場震盪越來越劇烈,寇辛的交易部位也不斷製造巨額虧損的危機。
寇辛在1994年出任高盛執行長,是高盛130年歷史上第一位出身交易員的執行長 (之前的執行長都來自傳統的投資銀行部門)。在他主掌交易部門以及高盛公司的10年期間,高盛的交易部門猶如印鈔機,員工領取巨額的獎金,買豪宅、購農莊、搭私人飛機;而交易員們為了追求巨額的利潤,投機部位不斷擴大,新種衍生性商品被創造。當然,這不是高盛一家獨有的現象,整個華爾街的金融機構都走同樣的路,傳統的金融業務無趣又沒有利潤,最優秀的人才與無限的資金都湧入交易部門,追求投機操作的利潤。
出身投資銀行部門的佛勞爾,在離開高盛之後自行創業。他募集的私募基金,買下瀕臨倒閉的日本長期信用銀行,改名為新生銀行後,股票重新上市,佛勞爾因此大賺10億美元。私募基金原本被視為撈底的禿鷹,卻在佛勞爾等一群銀行家的加入後,引進顯赫的政治人物加持,成了新世紀最本輕利厚,動輒獲利數億美元的聚寶盆。
這兩位頂尖華爾街的明星「借殼」明富環球,前後不過一年半就搞到這家二百多年歷史的老公司破產。連同三年前消失的雷曼與貝爾史登,都是因為過度貪婪、過度槓桿而倒閉。「占領華爾街」的運動才剛剛興起,但是他們指控的對象,卻自己先把自己搞倒了。過去幾年不只是佛勞爾與寇辛,還有許多從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瑞士銀行離職的明星經理人,自立門戶之後都搞出無法收拾的爛攤子,留在原本公司的也不再趾高氣昂。
華爾街的貪婪時代已經告一段落。從紐約到倫敦,從法蘭克福到希臘,大家都必須在金融廢墟中休養生息,減債、降低槓桿、捨棄複雜的結構性商品,甚至重回古典的金融交易。
從金融海嘯以來,歐美銀行已經千瘡百孔,次貸危機的傷害尚未平復,歐債風暴又接連爆發,市場發揮巨大的力量,將過度的投機掃入歷史垃圾堆。「金融重建」將耗費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這是全世界金融業無法逃避的宿命。
台灣沒有歐債危機,台灣金融業在美國的次貸風暴受傷也不重。但是我們有自己本土型的科技危機,我們的雙D產業、太陽能產業以及科技代工廠大量從銀行借貸,銀行過度放貸的風險早就暴露。特別是由政府主導的官股銀行更是重災區,光是八大公股銀行對友達、奇美兩家TFT公司的曝險,就超過新台幣2,000億元,而被視為最危急的DRAM廠茂德,一家公司就從公股銀行借走近400億元的資金。台灣必須正面對應這個本土型的金融課題,該增資的應該儘速增資,必須提列壞帳的絕對不能閃躲,更不能搞出一堆「創造性的會計」來遮掩。
馬英九總統的黃金十年,需要一個建全的金融體系做基礎。我們必須記取歐美金融界貪婪的教訓,加速整理本土金融業的資本結構。在「後歐債危機」的時代,台灣必須打造出資產負債表建全的金融體系,才能吸引到全世界新資金的關注,才能無後顧之憂地推動台灣的大建設,也才能真正享受到兩岸交流的和平紅利。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