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3D IC必成商機:台灣問題在於產業鏈整合


    
 
摩爾定律究竟能否延續?許多人把希望放在3D IC上。不過,工研院電光所顧子琨組長表示,3D IC的確是一項不錯的技術,但未來挑戰仍多,台灣產業要注意如何整合共創商機。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風行,晶片微縮化堪稱是一場革命。除了水平上的縮小,3D IC藉由立體堆疊來微縮空間,也是一種新興技術。顧子琨表示,推動摩爾定律向前的就是行動裝置的興起,他肯定地認為,行動裝置用的晶片將是未來IC產業的關鍵要角。
顧子琨以蘋果的iPhone內部拆解作為例子,說明3D IC技術開發的重要性。他說,現在系統級封裝(SIP)的確有其好處,不同廠商分別提供驗證好的晶片,產品上市時間很快;如果要換零件也不是太麻煩的事情。相對來說,SoC雖然有其強悍之處,但是目前來說,成本太高是敗筆。3D IC正好有兩者的優點,如果設計得好,連線的長度縮短,又能省電,可說是效率大躍升。
顧子琨認為,由於智慧型手機有強勁需求,未來手持式裝置希望把MEMS感測器也一起「疊疊樂」也不無可能,但是還需要幾年的時間醞釀。目前3D IC碰到最大的問題就是測試成本高,以及規範各自為政,造成整體成本無法下降是一個問題。此外, 3D IC雖然是很不錯的技術,現在也是台灣廠商投入的好時間(因為尚在萌芽期);但是目前國外研發有成的廠商大多是整合性很高的大集團如三星、美光;對於慣於水平分工的台灣廠商來說,如何整合開發,也是一種挑戰。
此外,顧子琨提出3D IC的發展之道:基礎的技術問題都是產業可以克服的,主要的問題在整合。3D IC業者必須找到一個主要的關鍵採用者,能夠忍受開發初期的高價,以支撐研發帶來製程效率提升,當支出成本下降,主流產品才會採用此技術,3D IC的發展,才能算是成功。「上中下游的整合,是目前台灣廠商面對最重要的門檻關件」。
關鍵字: 3D IC   工研院  
相關新聞
5年1500萬美元 工研院與Intel共推3D記憶體
可攜式產品錙銖必較 3D IC量測工夫再上層樓
三閘極電晶體助威 英特爾直搗平板和智慧機
高容量記憶體 可望因3D IC而不再是奢侈品
工研院與應用材料合作開發3DIC核心製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