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電子報 日期: 3月 09, 2012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電子報: 電電時代 三月號 - 封面及目錄 電動車 開出市場新道路 機會篇>> 美、日、台車廠 發展策略不同文/楊迺仁 汽車產業發展將近百年,產業及市場發展已臻成熟,美日等汽車大廠不管是品牌知名度,或技術領先能力,都已累積出不小的進入障礙,新進品牌切入不易。即使中國大陸、印度等國家透過補貼等政策,積極扶植自有品牌,目前都很難與美、日等汽車品牌抗衡。 雖然電動車的出現,給了新進業者一個全新的機會,但美、日汽車產業也不是沒有看到電動車的商機,無不施出渾身解數。 美國 致力發展PHEV 對美國人而言,汽車產業的歷史意義及重要性,簡直就像電腦產業對台灣的意義一樣。但自從豐田(TOYOTA)、本田(HONDA)等汽車品牌崛起後,美國汽車產業的表現就每況愈下,甚至連韓國汽車品牌都形成威脅。尤其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北美三大汽車廠就有克萊斯勒、通用兩家宣布破產,叫美國人情何以堪? 電動車的出現,給了美國人「把汽車產業重新奪回美國」的希望,其中最重要的武器就是插電式油電混合車(PHEV)及智慧電網(Smart Grid)。 ▲ 台灣在發展BEV上有裕隆集團旗下的納智捷與必翔實業,可生產整車BEV,且關鍵零組件供應鏈完整。 由於豐田Prius在油電混合車(HEV)市場已經占有絕對優勢,美國汽車產業在電動車開發的腳步已經落後。所幸PHEV「可透過家用電源充電」的訴求,必須仰賴智慧電網的基礎建設,並非汽車大廠可以自力處理的問題,也讓美國政府找到施力點。 在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於2009年2月提出的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案(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當中,智慧電網投資額就高達110億美元,其中針對PHEV,特別補助了福特、日產與加州電動車製造商Fisker等多家的業者。 據資誠會計師事務所(Pricewaterhouse Coopers)所做調查,全球汽車製造商未來3年將推出42款PHEV等電動車。如日產已向美國政府貸款16億美元,計畫於美中地區建造年產量15萬輛電動車生產線。而接受美國政府5.3億美元貸款擔保的Fisker,也已花費1.75億美元,將通用汽車舊工廠改造為PHEV生產線,估計每年可生產10萬輛電動車。 此外,美國政府更為PHEV訂出在2015年之前普及100萬輛的具體目標,美國能源部(DOE)更特別準備約1.6兆日元,作為購買補貼和開發費用。 面對美國政府的大力配合,美國汽車產業也開始卯足勁發展PHEV,如在2009年5月13至16日於挪威舉辦的電動車輛研討會「EVS24」上,美國企業和研究機構的63場演講中,幾乎都是在介紹智慧電網和PHEV。 除了紅蘿蔔,美國政府也祭出大棒子,促使美國汽車產業加速發展電動車。如歐巴馬在2009年5月19日發布的汽車燃效標準,就要求在美銷售的乘用車和卡車,必須在2016年前達到35.5英里/加侖的標準,比原訂的時間足足提早了4年。 而從「EVS24」中所揭露的訊息來看,美國政府也正強化充電電池的研發腳步,且訂出將充電電池目前1kWh/1,000美元的製造成本,要在2012年降低至500美元,然後在2014年減少至300美元的具體目標。美國能源部甚至放話,無法實現2012年目標的企業,美國政府將不再給予2014年階段的投資。 不過,知名汽車市場研究機構J.D.Power資深經理Michael Omotoso卻指出,目前全球電動車產量僅數千輛,2015年的電動車產量可能僅約8至10萬輛,要達到美國政府目標,恐怕至少要等到2018年,甚至2020年才可能實現。 美國汽車研究中心(Center for Automotive Research)表示,汽油價格將是電動車市場能否成熟的關鍵。研究指出,若美國每加侖汽油上漲2.2倍至6美元,2015年電動車年銷售量可望達51.8萬輛。但油價若維持在目前2.5至2.7美元的水準,年銷售量將僅達17萬輛。 日本 分頭發展HEV及BEV 相較於美國,日本則是將重點放在油電混合車(HEV)及純電動車(BEV)上。因為日本汽車廠商在電動車發展,已有一定程度的開發基礎。如TOYOTA與HONDA由於在HEV已經占有優勢,短期策略仍是以改良HEV為主,長期則是朝燃料電池車方向發展;日產(NISSAN)及三菱(Mitsubishi)則是致力於推動BEV。 由於主導日本電動車發展的力量,來自於汽車大廠,因此似乎無力也無心在改善充電基礎建設及技術上大做文章。也因如此,推動BEV的業者,主要以改善電池蓄電技術與降低成本為主,如日產汽車將與住友商事合作,從事電池回收再利用的業務,三菱汽車與三菱商事也有類似的合作計畫。由於回收電池銷售所得可從電動車的初期成本中扣除,有助於降低電動車的銷售價格。 豐田及本田的策略,都認定未來的主流將是燃料電池車的天下,但由於受限於燃料電池技術的發展,可能還需要20年以上才能普及,加上成本居高不下,氫氣站的基礎建設也需要時間,因此豐田及本田都想靠延長HEV的時代,爭取燃料電池車的發展時間與市場成長空間。 如豐田在2009年10月舉辦的第41屆東京車展中,所展出的Prius PHEV概念車(PRIUS PLUG-IN HYBRID Concept),就已加入利用家用電源充電的功能,還將充電電池容量增加到原來的4倍,且也將原本的鎳氫電池改為鋰離子電池,單獨使用電動馬達的行駛距離,也從Prius HEV的2公里延長到20公里,增幅高達10倍。 但豐田社長豐田章男及本田社長伊東孝紳在東京車展的演講中,都指出電動車只能作為通勤車,燃料電池車才是汽車追求的終極型態。 台灣 在BEV發展機會較大 由於美、日汽車大廠認定BEV的便利性及效能,都難以取代傳統汽車,因此主要心力都放在PHEV的開發上,加上政府的補貼政策以及既有市場形象的幫助,相信很快就會席捲市場,台灣業者恐怕很難在PHEV市場分到一杯羹。 但在BEV方面,台灣就不見得會輸給美日大廠。目前,台灣已有裕隆集團旗下的納智捷(Luxgen)與必翔實業,可以生產整車BEV,關鍵零組件供應鏈更是完整。 2009年8月19日首次正式發表的Luxgen7 MPV,純電動車款預計在2011年量產上市,最大動力為150KW(204hp)、續航力為305公里(定速60公里/時)、最高時速為145公里/時、充電時間為4小時(220V),在政府的獎勵措施之下,此款車型售價約落在150萬至200萬元間。 以農地搬運車起家,在電動代步車、電動輪椅市場已占有一席之地的必翔實業,也已在2008年與法商Microcar策略聯盟產製電動汽車,由法商打造車殼,必翔提供電池。 但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吳閔鈺指出,必翔的主要優勢,在於有關電動輕型車機電設備方面,已累積長時間的研發生產能量,且已掌握由德商Phostech授權的磷酸鐵鋰電池原料,並有自動化量產能力,但其目前所生產的BEV,馬力、最高時速與續航力皆不及日系車廠已上市的BEV,且整車生產與品牌建立,都不是其目前的主要業務,未來如何提升能見度,將是觀察重點。 至於關鍵零組件方面,他表示,能元科技已經接獲BMW Mini E BEV電池訂單,富田電機的伺服馬達及致茂電子的電池控制板、馬達驅動器等,都已切入美國電動車廠Tesla的供應鏈中,宏達電與億光電子也都分別將其車用資訊軟體與LED,供應給裕隆所推出的Luxgen純電動車,都是相當不錯的起步。 ▲ 汽油價格將是電動車市場能否成熟的關鍵。(達志影像) 而海外市場雖然商機處處,國內市場卻未見明顯的成長。台灣自2006年開始引進HEV,到2008年底累計車量已達1,764輛,整車市場銷售規模估計也已從2006年的新台幣4.7億元,成長至2008年的18.6億元,年複合成長率超過10%。但相較於台灣汽車市場這3年來的萎縮速度,HEV市場成長雖已算快速,可是就整體新車市場比例來看,仍然不到1%,顯示市場接受度仍低。 但金屬中心產業分析師薛乃琦指出,推究主因可能在於HEV售價偏高,但只要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加上政府相關補助政策推動下,若能針對能源取得與基礎充電設施等配套措施上,加速進行評估,並量身訂做適合國內電動車產業發展的示範運行規劃,相信對於國內電動車市場銷售的提升,仍將有所幫助。 全文詳見電電時代三月號(P.22),更多精采內容請訂閱電電時代月刊一探究竟 'via Blog this' 留言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