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Headlines - 企業敢把資訊放上雲端嗎?2013 年我們該對雲端有什麼期待? | 《 平台、開發與通路 |

7Headlines - 企業敢把資訊放上雲端嗎?2013 年我們該對雲端有什麼期待? | 《 平台、開發與通路 |:

企業敢把資訊放上雲端嗎?2013 年我們該對雲端有什麼期待?

於 2012-12-27 12:52:35 發布
關於作者
雲端技術已不再是個概念,雲端早已切身相關,當企業高喊虛擬化(virtualization)的同時,新創公司已長遠地大把買進運算及儲存設備。
如今,大公司也已準備好了,明年,也許會看到大型科技公司收購雲端技術相關的新創公司,用以協助轉型到雲端;或者看到更多公司專為企業出租底層硬體資源,讓企業在虛擬主機上建構雲端平台。還有什麼雲端產業的可能性呢?
1. 以公有雲,架構企業的應用系統
世界前 1,000 大企業(Fortune 1,000)或多或少都有在使用 Amazon 的公有雲(Amazon Web Services, AWS),有些只做些測試或開發,有些直接在 AWS 上運行實際應用系統,連那斯達克都是 AWS 的客戶之一。
然而,在 AWS 尚未於規範嚴明的金融及健康照護體系中舉足輕重之前,許多公司不會將任何數據或應用程式放置於公有雲,像 Diebold 和大型銀行,甚至禁止員工以 AWS 從事開發工作。
對 Amazon 及 Microsoft 等提供公有雲的企業來說,推廣公有雲的使用刻不容緩,唯有如此,才能讓更多觀望中的公司也參與其中。為此,AWS 與 Eucalyptus 簽署合作協議,目的就是讓使用 Eucalyptus 建構私有雲的公司,便於移轉系統到 AWS 的公有雲上。
如 CloudVelocity 之類的新創公司從中嗅到了商機,他們宣稱能幫業者無縫移轉系統到 AWS,且無須擔心數據的隱私安全。
雖然目前安全無縫接軌的可能性還需深究,但預期,未來的公有雲會朝數據安全的方向努力,讓需要高度穩定性及安全性的企業,願意將應用程式建構於公有雲上。
2. HP 在雲端服務的孤注一擲,會成功嗎?
為因應雲端技術的發展,PC 硬體界的領導品牌都面臨重整的命運,傳統的 PC 硬體設計與雲端運算所需的硬體有諸多層面上的不同,為保持自家的領先地位,支援雲端運算是個重點項目,其中 HP 是最備受關注的企業。
HP 的執行長 Meg Whitman 前陣子懇請投資者給 HP 長一點的觀察期,在一連串的內部醜聞後,最近又傳出將對子公司 Autonomy 裁員。去年 HP 才花 100 多億美元收購 Autonomy,相中的就是其巨型資料庫數據處理及雲端運算能力,期望能藉著重整的機會轉虧為盈,沒想到還是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明年對 HP 而言將是關鍵的一年,如今,HP 已發表自家的雲端運算服務:OpenStack-based compute cloud。接下來,就看各企業主有沒有足夠的信心在 HP 的雲端建構應用系統了。
3. OpenStack 的獨特性備受考驗
主機託管服務公司 Rackspace 已不再專用 OpenSatck 架構雲端服務,鑑於此,是時候檢視 OpenStack 相對於其他開源雲端系統而言,是否在面對 AWS 時能有相對優勢。
2012 年對雲端服務市場是個動盪的一年,HP、Internap、Red Hat 以及 Rackspace 皆以 OpenStack 為基礎,各自開創自家雲端服務系統,此外,Amazon 及 Google 亦有自行打造的雲端系統,一整個就像雲端市場的戰國時代。
同為開源式雲端系統的還有 CloudStack、Eucalyptus 以及 OpenNebula,競爭者眾,許多人都覺得 OpenStack 已經錯過了這場盛會。
但無論各家的雲端系統近期有多大程度的更新,這都只是先鋒戰,後勢會怎麼發展還有很大的空間,在大勢底定以前,一切都是未知數。
4. 底層硬體設備分散會提升效率,大家都會開始做
2008 年時,Google 還在鼓吹電腦就是數據處理中心,但在發表自家分散式數據庫(Spanner database)之後,底層硬體設備明顯地與之前大不相同:只有電腦還不夠,還要加上網路,才是真正的數據處理中心。
不只 Google 如是說,Amazon 雲端服務的重度使用者 Netflix 也採用分散式數據庫,Netflix 租用 Akamai 及 Level 3 的內容交付網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CDN),提供不同地區用戶順暢的串流影片;Facebook 也有類似的策略,藉著租用光纖網路,將底層硬體設備拓展到更遠的地區。
當底層硬體設備只在單一處時,越遠的地區就會有越多的延遲時間;當底層硬體設備分散各地時,不只讓延遲的狀況降低,還能利用不同地區的儲存,緩衝及分散頻寬使用量,讓數據傳遞的效率大大提昇。
可以預期,未來將會有更多網路應用會採分散式數據處理。
5. 軟體定義發展得好,才能提升使用效率及便利性
軟體定義的網路(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SDN)算是 IT 中的常用詞彙,概念上是用高階語言的方式制定網路組態,免得與交換器的指令界面打交道。
依著類似的想法,軟體定義的儲存(software defined storage)或軟體定義的數據中心(software defined data center)也跟著冒出來,基本上,是將類似的溝通彈性擴展到虛擬化平台。
然而,凡是新的東西都會有陣痛期,只有概念還不夠,在實現的時候最常碰到的問題就是規範不統一,更別提使用效率及便利的程度了。若要將軟體定義的概念完整實現,肯定還有一段路要走,但雨後,總會有彩虹吧?
(資料來源:GigaOM;圖片來源:balt-arts, CC Licensed)

'via Blog this'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