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天文所江國興老師所領導的緻密天體六人研究團隊,超越美國NASA的一百七十三位研究團隊,首先觀測捕捉到南十字座雙星系統出現的「伽瑪射線瞬變現象」。率領團隊於國科會召開記者會的陳力俊校長驕傲地說,這是「小蝦米扳倒大鯨魚」的絕佳寫照,他們發現了一個人類並不十分理解的「奇異現象」,未來人類對「中子星」的了解可能要修正了,也再度證明台灣堅強的研究實力。此研究成果於7月20日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天文物理期刊通訊》上。 緻密天體研究小組成員博士後研究員譚栢軒博士,為第一位發現位於南十字座的雙星系統出現「伽瑪射線瞬變現象」的天文學家。從去年10月上旬開始,譚栢軒就定期對「費米伽瑪射線太空望遠鏡(Fermi Gamma-Ray Space Telescope)」所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 江國興老師說,在去年11月中旬,我們首先探測到微弱的伽瑪射線,並第一時間告知全球的天文學家,因為訊號太微弱,曾遭到一些天文學家的質疑。後來這微弱的伽瑪射線也消失了,這現象跟一些理論所預測的不太符合。但是今年1月中旬,又重新觀測到伽瑪射線,而強度竟然比上一次增加了好幾倍。他說,這是前所未有的發現, 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公認的解釋。 江國興老師指出,太空中的雙星幾乎都由兩顆恆星組成,星體大小相差不多。這對位於南十字座的雙星卻由一顆質量比太陽大廿四倍的恆星,和一顆約新竹市大的脈衝星組成,兩者相差懸殊。全球的天文學家對於這對特別的雙星抱著極大的興趣,天文學界把這顆脈衝星命名為PSR B1259-63,類似的伽瑪射線瞬變現象預測每隔3.4年才發生一次。江老師也透露,NASA組成的一七三人國際研究團隊也發現這道光的存在,但落後我國幾天,他們相當扼腕。 譚栢軒興奮的說,剛開始觀測的時候只是抱著一種探索的心情,想不到後來卻有突破性的發現。他表示,「研究工作就是要以開放且認真的態度,去接受來自宇宙的一切可能性!」 費米伽瑪射線太空望遠鏡是由美國太空總署領導的國際團隊所建造,所有數據即時公開以供全球天文學家使用。天文所是全球首批利用費米伽瑪射線太空望遠鏡進行研究的團隊之一。江國興老師表示,這是費米望遠鏡自2008年升空以來的其中一項大發現,因此天文學界非常興奮。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