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李安電影啟示錄:夜市也可賣法國菜|言論新聞|中時電子報

社論-李安電影啟示錄:夜市也可賣法國菜|言論新聞|中時電子報:

社論-李安電影啟示錄:夜市也可賣法國菜

  • 2013-02-26 01:55
  •  
  • 中國時報
  •  
  • 【本報訊】
     第八十五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於台灣時間二十五日早上在美國加州洛杉磯舉行,由李安所執導、強勢入圍十一項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最終拿下最佳導演、攝影、原創配樂及視覺效果四個獎項。這十年來,奧斯卡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分家僅發生兩次,恰巧皆由李安獲獎(上一次是第七十八屆的《斷背山》)。
     《少年PI的奇幻漂流》超越《阿凡達》、《雨果的冒險》等在影史上占有指標性地位的作品,令李安成為首位以3D作品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得主,關鍵在於他以豐厚的人文思維結合好萊塢的科技優勢,不為技術而技術,為3D電影開創新局。獎項榮耀之外,《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本屆九部最佳影片入圍者當中唯一挺進全球票房百大排行榜者(暫名列八十二),票房總額此刻正朝六億美元邁進,可謂叫好也叫座。
     李安上台致謝時,除了感謝「電影神」、原著作者、所有幕前幕後工作夥伴及家人,也不忘感謝台灣:「沒有台灣的幫忙我無法完成這部電影,我想感謝所有在那裡幫助過我的人,特別是台中市政府。」甚至還用中文及印度語說了「謝謝」。真誠懇切的態度舉止,加上每回受訪必提及台灣的窩心之舉,令台灣鄉親備感榮耀,也順勢為台灣做了最好的國際行銷。
     當然,《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成功並非偶然,李安費盡心思說服出資公司,帶著國際團隊回到自己的故鄉,將台灣放上世界地圖,同時也令台灣電影從業人員有機會親身參與(在台拍攝期間,劇組共七六七人,其中四四九人來自台灣)、感受好萊塢專業嚴謹的拍片模式。猶記影片尚在後製階段時,曾一度遭受市議員質疑,這部片子收受台中市政府五千萬元的補助卻未行銷台中,如今重新思考這個問題,政客對於文化的缺乏理解、短視近利真是令人感到可笑又可悲;但畢竟政治人物的專業不一定在電影,腦袋脫線、孔固力也就罷了;近日有一位知名的導演與製片人在雜誌訪問中提及一部持續打破台片影史紀錄的電影時,語重心長地說出了台灣電影界如持續現今的心態、格局和眼界,台灣的電影恐怕很難真正走出去;這篇深度專訪說出了台灣電影的某些面向,但有多少電影人願意深刻省思?時值台灣為《少年PI》舉國歡騰、與有榮焉之際,我們忍不住要問,《少年PI的奇幻漂流》帶給了台灣電影什麼樣的幫助與啟示?
     台灣電影曾經跌落谷底,直到二○○八年才憑藉《海角七号》翻身,從此,本土草根和趣味勵志的大眾電影成為投資者眼中風險最低的的賣座利器。如今,台灣電影看似再起,不斷締造新的影史紀錄,可惜多元性卻更顯不足,小清新與草根喜劇類的作品比例過重,不僅小眾藝術電影知音難尋,就連理當撐起產業的類型片(警匪、動作、恐怖驚悚片等)也是屈指可數。
     成熟完善的電影產業,最重視的是專業分工,如此才有可能在技術上力求突破。台灣電影積弱十餘年,加上電視環境日益惡化,以致多數品質粗製濫造,在市場需求愈來愈少的情況下,許多優秀技術人才為求溫飽,只能選擇西進或是轉業。如斯隱憂,反映在時代背景的電視劇或是電影上頭尤其明顯,從宋元明清到日據再到民國或是光復時期,無論梳化、造型還是美工,台灣電影竟然往往必須向中、港、日、韓借將。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台灣電影產業花費十年、二十年努力也無法複製的高塔,在這個連稱「影視產業」都顯得勉強而尷尬的美麗之島,我們首要任務當然是先將潛在觀眾找回戲院、活絡本土市場。蚵仔煎也好、高檔松露也罷,餐飲市場本來就容許它們並存。本土化與全球化從來就不是敵人,即便台灣團隊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製作流程所居位階其實類似家庭代工,但無論親身經歷還是旁觀,都等於上了寶貴的一課,只要有心,就能獲得啟發。
     以在片場有十三年經歷的油漆經理陳新發師傅為例,他在《賽德克.巴萊》日本團隊收尾之後,進入《少年PI的奇幻漂流》國際團隊幫忙,接受英籍師傅震撼教育,他認真地歸零學起,如今已是專精洗白、作舊,為剛做好的電影場景添入時間感的首席「質感師」,此刻正在參與魏德聖監製的《KANO》拍攝。誰說夜市蚵仔煎不能加入、兼容法國菜的烹飪思維呢?

'via Blog this'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