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華爾街高材生 摩根大通已日薄西山? | 倫敦鯨 | 戴蒙 | 大紀元:
'via Blog this'
昔日華爾街高材生 摩根大通已日薄西山?
【大紀元2013年03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楊采華綜合報導)不久前,摩根大通還被傳頌為全美最強大、最安全的銀行,首席執行官戴蒙(Jamie Dimon)是華爾街最優秀的企業領袖之一。這樣的好名聲也讓戴蒙成為華府的座上賓,現在卻遭到監管機構、投資人和國會議員的連番質疑調查。
拖累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的不只是「倫敦鯨」交易的62億美元巨額虧損,還有3月20日與曼氏全球(MF Global)破產受託人吉登斯(James W. Giddens)達成的1.075億美元的和解協定。在曼氏全球於2011年10月破產、16億美元的客戶資金不知所蹤之前,摩根大通是其結算銀行。去年,吉登斯威脅說,如果摩根大通不返還屬於曼氏全球客戶的資金的話,他將起訴摩根大通。吉登斯表示,在曼氏全球破產前的最後幾天時間裏,摩根大通收到了這些資金。
管理評級下調至「需要改進」
美國貨幣監理署(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OCC)是這家銀行的主要監管機構之一。去年7月,它將摩根大通的管理評級(在倫敦鯨交易導致巨虧之後)從「令人滿意」下調至「需要改進」。評級結果來自OCC執行的金融審查,其考核各家銀行的安全性和穩健性。
名為CAMELS的評級系統對資本充足性、資產品質、管理有效性、收益、流動 性和對市場風險的敏感性進行評估。OCC的結論是,摩根大通的「董事會和管理層未能確保對首席執行官的管理工作進行適當監督,也未能配備足夠的風險管理和風險控制基礎設施。」
美聯儲壓力測試下暴露弱點
本月,摩根大通與美聯儲的關係也未見改善。美聯儲要求其必須重新提交壓力測試下規定的資本計劃。摩根大通的資本計劃僅僅在有條件的基礎上獲得美聯儲的批准,因為該計劃「存在某些弱點……足夠嚴重到需要立刻引起關注。」這表明必須得真正有一 個堅實的資產負債表。
摩根大通輸掉的賭注及銀行對損失的最初反應傷害了執行長戴蒙在華盛頓的聲譽。國會議員、議員助手和監管者們都在質疑他的領導能力以及對該行各種風險的掌握。
同時,摩根大通還是陷入數十億美元的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操縱醜聞多家大銀行之一。房地美(Freddie Mac)就Libor操縱案而招致的巨額損失對十多家大銀行提起了訴訟。據監管機構的一份內部報告顯示,房地美和房利美(Fannie Mae)在該案中共損失了約30億美元。
首席執行官身兼董事長 風險管理能力遭質疑
雖然參議院有關「倫敦鯨」報告的大部份重點是有關戴蒙一個誤導性聲明,他輕慢地稱這些交易只是「茶壺裏的風暴」,該報告還試圖將戴蒙與銀行的一連串風險管理失敗聯繫起來。
參議院報告曾試圖尋找風險管理框架,但沒有找著。參議員指出,這些衍生品交易很像一個產生利潤的自營交易(proprietary trading)賭注,而不是為「對沖」該銀行的風險。根據沃爾克規則(Volcker rule),自營交易是禁止的。
「倫敦鯨」交易打破了摩根大通自家的風險限額。參議院報告稱,風險限額被打破一事戴蒙當時知情。
國際互換及衍生品協會(ISDA)前風險管理人墨菲(David Murphy)表示:「即使首席執行官無罪,他也要負責。他負責設定該公司文化。儘管摩根大通聲稱,一旦風險限額被打破,將會有討論。但似乎沒有進行討論。」
現年57歲的戴蒙在過去七年中一直是該公司掌舵人。在這段時間裏,戴蒙將摩根大通變為按資產計算的美國最大銀行,約有2.4萬億(兆)美元,其客戶存款超過1萬億(兆)美元,而且在華爾街名聲響亮。
公共服務僱員工會AFSCME的資本戰略總監林斯利(Lisa Lindsley)表示:「摩根大通是為甚麼這兩個角色(指首席執行官和董事長)應分開的一個典型代表。」
'via Blog this'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