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是個好編輯-百道網:
歐陽歡現在不大做書了,這是書業的損失。他少年時加入民間的讀書會,20歲時他的書店在發行界已小有名氣,發過《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九十年代中期他到北京主持某機構的編印發,憑著他對書的熱愛和悟性、對包裝的看重、對營銷的經驗,他把文化類圖書尤其是引進版圖書做得有聲有色的,他那一撥人做的書真是領風氣之先的,比如《數字化生存》、《一個美國資本家的成長》(沃倫•巴菲特傳)、《大收購》、《索羅斯旋風》、《中國人的精神》、《全球夢》、《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信任》等等。從編輯業務上講,歐陽所起到的是策劃編輯的作用,責任編輯要做的技術工作,他做得併不多,但是他的成果不光有書,還有他和他的團隊熏陶出來的成熟編輯。歐陽歡這會兒忙著開網店收賣古董,我在惋惜之餘,轉念一想:古董文物收藏品上附著古人的信息,歐陽歡憑著對信息傳播的悟性,會比別人更得心應手的。
劉文武現在是卓有成就的電視製片人。當初在北京開始做書的時候,他是很能吃苦的,租個地下室埋頭看稿子,後來確定了做圖書館裝配書的營銷模式,才算是穩定下來,有了原始積累之後,他轉向拍電視劇,顯露了他的勇氣和才氣。他“觸電”的起點很高,拍的是《雍正王朝》,十幾年前就熱播,如今有的電視台還在播,他拍《走向共和》是要“影響中國民主進程”的,《醜女無敵》他拍得很娛樂,播出之後跟著就出了書,也許他出版紙書的情結還在吧。內容提供,從紙面到熒屏,完全跨了媒體,現在談論多元化出版的人不少,像劉文武這樣早早地就實踐多元化出版的編輯是不可多得的。
野夫當初是以作家身分來做編輯的,後來轉行做電視劇,跟劉文武從製片人起手不一樣,他是從編劇做起的。野夫做編輯部主任,確實是屈才了。他寫文章、寫舊體詩很有感染力,跟繡花文人不一樣,坐過牢、出過洋、海外獲過獎的野夫是用生命寫作的人,汶川地震之前他正在當地某縣,因為一個什麼劇本的事兒吧,地震後,他立即投入文化救災,宣傳當地的正能量。毫無疑問,在關鍵時刻,無論運用什麼媒介——文章、詩詞、圖書、劇本、博客、微博——野夫都會用生命去調用符號的,當然,這樣奉獻的前提是要有生命可用,所以野夫有時候為了生存而未能免俗,是瑕不掩瑜的。
蘭峰是個老編輯,幾乎不看書稿,很執著地宣傳圖書:約書評,結交媒體的朋友,召集座談,物色人才和選題。也許全身心投入就是他生活的定式,漸漸淡出書界之後,他身心兼修,成了修行之人,吸引了一些善男信女聽他傳道。有一回我很世俗地要他介紹幾個媒體的朋友,這位大隱於市的高人很不屑地說道:“找什麼媒體?我就是媒體。”到如今我才悟出了這話的真諦,蘭峰也是自媒體呀!近兩年才顯現出來的媒介新趨勢,蘭峰十年前就未卜先知了。
喜宏是蘭峰拉來做書的,曾經是某電視台的編劇,一邊編書一邊做宣傳,沒過多久又成了訪談節目的主持人,還寫了兩本書,好像有個諢號叫做“喜大郎”。喜宏的訪談節目,我記不起是廣播的還是電視的,總歸不是音頻就是視頻,喜宏的音視頻內容似乎比他編的書受眾更多。
湯江波是很看重跟受眾直接互動的,不過,現在他的受眾是中學生、不是讀者了。江波是個讀書人,看書的時候習慣摘錄卡片、寫眉批,他有段時間在一個法律培訓機構做編輯,把讀書的認真勁兒用到了編書上,後來還兼職,複製粘貼地做雜誌。他最終回去教中學了,教學相長,不像編讀之間還隔著捅不破的紙,創造性迥異。十幾年下來,江波成了當地的名師。假如他留在出版界,還有機會成為名編嗎?
董曉敏則看重自己對文字的駕馭能力,某次座談會上,董秀玉誇基辛格的《大外交》譯文很好,曉敏兄很得意地對旁人說:“你知道《大外交》為什麼文字好嗎?我就是那本書的責任編輯呀!”他的文字自信,讓他後來在報界駕輕就熟,先後在《華西都市報》和《瀟湘晨報》主管編輯部。董曉敏從書的慢速信息流跨到報紙的快速信息流,底氣是很足的。
黃明雨頗有底蘊,既儒雅又大度。他來自出版世家,曾被人稱為京城出版四少之一,“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他出的書兼顧主流文化和邊緣文化,顯出一種包容心。也許因為修養上的精進,他漸漸專注於身心靈圖書的出版,為了配合圖書營銷的作者講座,後來發展成為他的主打產品,以培訓為主圖書為輔,進而細化培訓受眾,這樣既有效地傳播了內容,又改善了出版全程的現金流。聽說他最近準備介入影視,不拘泥於紙媒的他會成功的。
陳年也不拘泥於紙媒。他在《中國圖書商報》做過採編,書界內外的人緣很好,好人緣讓他有機會參與創立卓越網,他把業內報刊編輯部的思路移用到這個圖書銷售網站上,成績斐然。卓越網被美國亞馬孫收購之後,陳年退而不隱,先是做了遊戲虛擬裝備的網站,後來轉做凡客誠品,撥弄書的人撥弄起服裝來了,他作過一個很有趣的類比:做襯衫和做書一樣,襯衫挑布書挑紙,服裝設計圖樣堪比書稿,定稿後批量生產,然後走渠道、收款……做凡客誠品之前,陳年閃過念頭要做玩具網站,假如他真做的是玩具網站,憑他的悟性,也會拿玩具和圖書作一妙比的。介質多元化之後,內容的重要性就不如從前了。
王一方去《中國圖書商報》,不在陳年之前,就在陳年之後。他早年是湖南科技出版社的編輯,所編的《醫學與人類文化》很可以說明他編書編報的文化品味。在上海出掌少兒出版社沒幾年,他去了北京大學,教授醫學史。就醫學史而言,王一方這樣不是回到了起點,而是從以紙為媒介螺旋式上升為以己為媒介、從書面文化轉進到口語與多媒體相配合的新天地。
潘小彬的新天地則是裝飾裝潢。他學美術出身,在出版社做美術編輯,設計了不少圖書封面,不過他所熟悉的技巧漸漸地過時了:剪刀加漿糊,色值要用色標書來比對,做出來的封面要經過電分……美工工具和技術的突飛猛進,對於潘小彬後來的裝修業務大有幫助,他展示自己的裝修作品時所表現出來的驕傲,跟從前為一個好封面而驕傲,是一樣的。也許,用土木把符號演繹出來,或富麗堂皇或明暗幽深,比起把符號圈禁在書本上,成就感更實在。
王紀卿退休之後更有成就感。他知青下放時自學英語日語;到出版社之後,他做過編輯,也做過發行。1993年起,他採用計算機技術用數據庫編輯書稿,大大加快了編輯進度。編書之餘,他還發表論文討論出版經營體制改革、出版經濟效益評估、圖書定價的傳統及改革。因病退休之後,他放下編輯做作者,又成了湘軍史專家,出版有《湘軍》(上、下)、《清末有個左宗棠》、《湘軍為什麼這麼牛》等書,還在電視上開講座。退休真是出版人的試金石:退而不休、寫文章做書忙不迭的,當年一定是個好編輯;一退休就跟書絕了緣的,始終只是業界偶然的闖入者。
丁雙平當年就是個好編輯。他從基層編輯做起,憑著手藝、見識、人望和機緣,一步步做到了上市的出版集團的總經理。繁忙的日子,竟讓他嚮往起編書來。其實,單純編書是福分,運營全媒體出版更是機遇。一個編輯,要是能夠這樣,心裡那該有多美啊:他能審時度勢地調用泛媒體的資源,將一部書稿出版成紙書、拍攝影視、做成網站、改編成遊戲、衍生出服飾或收藏品、派生出培訓、轉化出特色服務、落成為主題建築、渲染出新的投資增長點……
我的故人,現在還在親手做書的,恐怕不多了。加上我不熟識、不認識的許多前編輯,他們超離編輯職業,各行其是,正如老話所說的“人各有志”。然而,老話必然關聯著老觀念,能不能用新觀念來思考這些人的人生變化呢?難道這只有個人的意義、沒有整體上的意義嗎?
消極悲觀的老話多說也無益。從整體上積極地來看,這些人從編輯崗位走向社會,折射出了編輯某些職能的社會化。那麼,編輯總共有多少職能呢?眾說紛紜,加法不停地做下去,答案就確定不下來,好在生活本身正在對編輯做減法,編輯社會化仍在繼續,還會有編輯出走,走得越多,編輯職能有幾多的問題答案就越清晰。我們不妨來做一個理想試驗:先將每一位前編輯的經歷想像為一盤錄像帶,錄像帶以編輯身分為起點,終點是他的新天地,然後,回放所有的錄像帶,回放的終點疊加為編輯,於是,我們看到,五光十色的新身分集中到了編輯身上,編輯的形象漸漸豐滿起來。
原先認定了單純的職能在逐年分離,先前分離的功能又在日漸刷新合一。有的人跨界出去,有的人跨界進來,可惜,業內人士視若無睹,甚至褊狹地視為入侵。其實,出去的人仍然以符號為營生,進來的人以符號為新天地;出去的人換了工具、換了思維,進來的人帶來新工具、新思維。不知不覺間,傳統編輯融合的新身分越來越多,多即不同,新編輯必將成為泛媒體內容的主持人。
編輯、傳統編輯、新編輯、主持人,這麼指稱略嫌混亂,為了便於討論,我們還是先替今後的編輯找一個代名詞為好。既可以分身出多重角色,又可以由許多角色合而為一,這倒很像孫悟空:拔出毫毛一吹,分身百變;身子一搖,變化歸原。那麼就借孫悟空的英名吧。唐僧師徒取經就好比組稿,組稿完後總得出版,刻經印經的時候就派孫行者做孫編者好了。
設想一下,在數字時代,孫編者如何出版——佛書呢?
紙媒出版:佛典的精裝本及平裝口袋本;出版佛典的註釋彙編本;出版我國祖師所撰述的書(尤其有關各宗特色的書);出版佛教儀軌;出版語錄;選譯出版依據佛教所寫的故事、小說、戲曲、隨筆、歌謠等佛教文學;選譯出版《百喻經》之類的譬喻文學;出版佛教文學和譬喻文學的卡通漫畫版;在中國通俗文學及現代生活中尋找主題,穿插佛教教理,創造教化民眾的佛教新文學;辦佛教通俗報刊……
電子音像出版:出版佛經有聲讀物(普通話、方言,高僧大德誦經,名人修行者誦經);將《一切經音義》做成電子書、做成軟件……
手機增值服務:短篇經文、咒語、偈語和禪詩的音頻版(普通話、方言、中古漢語)和佛唄古曲、佛教音樂供人下載做彩鈴;佛像、佛畫、唐卡等下載;佛品APP……
網站:開辦便於信眾自己聚合的社交網站;開辦佛品拍賣網站,並將其濃縮接入facebook的F8平台;虛擬道場……
影視:拍攝佛教史傳電影和電視錄像機;改編佛教文學、譬喻文學和佛教新文學,製作小成本微電影,排演話劇、舞台劇……
Events:古法印經的申遺;推廣社區佛堂體系;推廣佛學院公共課;生活禪、職禪講座培訓;興辦佛食農場;素食館特許經營;佛教旅遊……
收藏品:佛經的手寫本、古法印本(羊皮書、簡牘、貝葉、埃及莎草紙,雕版、石印、珂羅版,不同字體);版本佛經;私人藏品交易……
資本運作:融資;組建基金會;孵化子品牌實體……
……
就算參悟了色空不二,這樣天花亂墜的一大堆事情,悟空又該從何下手呢?在如今這傳統思維模式餘威猶存的數字時代初期,也只好哪樣成熟做哪樣,切不可全面鋪開。哪怕孫悟空上頭有人,有困難找菩薩、找玉皇大帝,要做成這許多事,他也得消耗巨量的成本、動員無數的人才、組建龐大的機構……果子,可是猴急不來的。
跟主流神仙各有來路不一樣,孫悟空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用眼下時髦的詞兒來修飾,孫悟空就是自神仙。在這兒,這真是一個很湊巧的暗喻:自神仙玩自媒體,寶劍配英雄。孫編者將憑依的是“無組織的組織力量”。今天,互聯網成了人們組織集體行動的新工具,不再有什麼層級結構,抱團的成本低到可以忽略,所有人互相提供服務,這樣,即使沒有機構指導,也能夠實施嚴肅、複雜的工作。孫編者要弘揚佛法,所要做的就是上網,發動信眾,讓眾生普度眾生,因勢利導地調用資源,在線上線下實現一個個的階段性、地域性目標,終將在東土打造出西天來。
八、九年之前,坊間有本暢銷書《孫悟空是個好員工》,以箴言的形式教讀者看顧團隊、看顧團隊裡的每一位成員。隨著媒介工具的日新月異、媒介思維的與時俱進以及包括媒介環境在內的社會結構的進化,人們心目中的好編輯的形象會日益清晰:能夠主持泛媒體內容的,真是好編輯,無論是作為組合,還是作為個人。而作為大團隊的出版社,下棋要多看幾步,要選拔、作育複合型人才;編輯自己也要樹立“藝不壓身,多多益善”的觀念;有志成為編輯的文學青年,假如沒有門路到出版社高就,大可以先到邊際領域的廣闊天地去闖蕩,泛媒體的未來“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千萬不要忘記:要像毛主席那樣讀書博雜,好編輯必須好讀書。
'via Blog this'
孫悟空是個好編輯
時間:
作者:朱曉,海南出版社
圖書的編輯,我是半路出家做起來的。將近二十年來,這半路上所結識的同行,現在天各一方,久不通音問,偶爾想念的時候,心目中的印像有如雪泥鴻爪。印像中,我這些親朋故友裡面,有不少的好編輯,當然,好處各各不同。歐陽歡現在不大做書了,這是書業的損失。他少年時加入民間的讀書會,20歲時他的書店在發行界已小有名氣,發過《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九十年代中期他到北京主持某機構的編印發,憑著他對書的熱愛和悟性、對包裝的看重、對營銷的經驗,他把文化類圖書尤其是引進版圖書做得有聲有色的,他那一撥人做的書真是領風氣之先的,比如《數字化生存》、《一個美國資本家的成長》(沃倫•巴菲特傳)、《大收購》、《索羅斯旋風》、《中國人的精神》、《全球夢》、《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信任》等等。從編輯業務上講,歐陽所起到的是策劃編輯的作用,責任編輯要做的技術工作,他做得併不多,但是他的成果不光有書,還有他和他的團隊熏陶出來的成熟編輯。歐陽歡這會兒忙著開網店收賣古董,我在惋惜之餘,轉念一想:古董文物收藏品上附著古人的信息,歐陽歡憑著對信息傳播的悟性,會比別人更得心應手的。
劉文武現在是卓有成就的電視製片人。當初在北京開始做書的時候,他是很能吃苦的,租個地下室埋頭看稿子,後來確定了做圖書館裝配書的營銷模式,才算是穩定下來,有了原始積累之後,他轉向拍電視劇,顯露了他的勇氣和才氣。他“觸電”的起點很高,拍的是《雍正王朝》,十幾年前就熱播,如今有的電視台還在播,他拍《走向共和》是要“影響中國民主進程”的,《醜女無敵》他拍得很娛樂,播出之後跟著就出了書,也許他出版紙書的情結還在吧。內容提供,從紙面到熒屏,完全跨了媒體,現在談論多元化出版的人不少,像劉文武這樣早早地就實踐多元化出版的編輯是不可多得的。
野夫當初是以作家身分來做編輯的,後來轉行做電視劇,跟劉文武從製片人起手不一樣,他是從編劇做起的。野夫做編輯部主任,確實是屈才了。他寫文章、寫舊體詩很有感染力,跟繡花文人不一樣,坐過牢、出過洋、海外獲過獎的野夫是用生命寫作的人,汶川地震之前他正在當地某縣,因為一個什麼劇本的事兒吧,地震後,他立即投入文化救災,宣傳當地的正能量。毫無疑問,在關鍵時刻,無論運用什麼媒介——文章、詩詞、圖書、劇本、博客、微博——野夫都會用生命去調用符號的,當然,這樣奉獻的前提是要有生命可用,所以野夫有時候為了生存而未能免俗,是瑕不掩瑜的。
蘭峰是個老編輯,幾乎不看書稿,很執著地宣傳圖書:約書評,結交媒體的朋友,召集座談,物色人才和選題。也許全身心投入就是他生活的定式,漸漸淡出書界之後,他身心兼修,成了修行之人,吸引了一些善男信女聽他傳道。有一回我很世俗地要他介紹幾個媒體的朋友,這位大隱於市的高人很不屑地說道:“找什麼媒體?我就是媒體。”到如今我才悟出了這話的真諦,蘭峰也是自媒體呀!近兩年才顯現出來的媒介新趨勢,蘭峰十年前就未卜先知了。
喜宏是蘭峰拉來做書的,曾經是某電視台的編劇,一邊編書一邊做宣傳,沒過多久又成了訪談節目的主持人,還寫了兩本書,好像有個諢號叫做“喜大郎”。喜宏的訪談節目,我記不起是廣播的還是電視的,總歸不是音頻就是視頻,喜宏的音視頻內容似乎比他編的書受眾更多。
湯江波是很看重跟受眾直接互動的,不過,現在他的受眾是中學生、不是讀者了。江波是個讀書人,看書的時候習慣摘錄卡片、寫眉批,他有段時間在一個法律培訓機構做編輯,把讀書的認真勁兒用到了編書上,後來還兼職,複製粘貼地做雜誌。他最終回去教中學了,教學相長,不像編讀之間還隔著捅不破的紙,創造性迥異。十幾年下來,江波成了當地的名師。假如他留在出版界,還有機會成為名編嗎?
董曉敏則看重自己對文字的駕馭能力,某次座談會上,董秀玉誇基辛格的《大外交》譯文很好,曉敏兄很得意地對旁人說:“你知道《大外交》為什麼文字好嗎?我就是那本書的責任編輯呀!”他的文字自信,讓他後來在報界駕輕就熟,先後在《華西都市報》和《瀟湘晨報》主管編輯部。董曉敏從書的慢速信息流跨到報紙的快速信息流,底氣是很足的。
黃明雨頗有底蘊,既儒雅又大度。他來自出版世家,曾被人稱為京城出版四少之一,“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他出的書兼顧主流文化和邊緣文化,顯出一種包容心。也許因為修養上的精進,他漸漸專注於身心靈圖書的出版,為了配合圖書營銷的作者講座,後來發展成為他的主打產品,以培訓為主圖書為輔,進而細化培訓受眾,這樣既有效地傳播了內容,又改善了出版全程的現金流。聽說他最近準備介入影視,不拘泥於紙媒的他會成功的。
陳年也不拘泥於紙媒。他在《中國圖書商報》做過採編,書界內外的人緣很好,好人緣讓他有機會參與創立卓越網,他把業內報刊編輯部的思路移用到這個圖書銷售網站上,成績斐然。卓越網被美國亞馬孫收購之後,陳年退而不隱,先是做了遊戲虛擬裝備的網站,後來轉做凡客誠品,撥弄書的人撥弄起服裝來了,他作過一個很有趣的類比:做襯衫和做書一樣,襯衫挑布書挑紙,服裝設計圖樣堪比書稿,定稿後批量生產,然後走渠道、收款……做凡客誠品之前,陳年閃過念頭要做玩具網站,假如他真做的是玩具網站,憑他的悟性,也會拿玩具和圖書作一妙比的。介質多元化之後,內容的重要性就不如從前了。
王一方去《中國圖書商報》,不在陳年之前,就在陳年之後。他早年是湖南科技出版社的編輯,所編的《醫學與人類文化》很可以說明他編書編報的文化品味。在上海出掌少兒出版社沒幾年,他去了北京大學,教授醫學史。就醫學史而言,王一方這樣不是回到了起點,而是從以紙為媒介螺旋式上升為以己為媒介、從書面文化轉進到口語與多媒體相配合的新天地。
潘小彬的新天地則是裝飾裝潢。他學美術出身,在出版社做美術編輯,設計了不少圖書封面,不過他所熟悉的技巧漸漸地過時了:剪刀加漿糊,色值要用色標書來比對,做出來的封面要經過電分……美工工具和技術的突飛猛進,對於潘小彬後來的裝修業務大有幫助,他展示自己的裝修作品時所表現出來的驕傲,跟從前為一個好封面而驕傲,是一樣的。也許,用土木把符號演繹出來,或富麗堂皇或明暗幽深,比起把符號圈禁在書本上,成就感更實在。
王紀卿退休之後更有成就感。他知青下放時自學英語日語;到出版社之後,他做過編輯,也做過發行。1993年起,他採用計算機技術用數據庫編輯書稿,大大加快了編輯進度。編書之餘,他還發表論文討論出版經營體制改革、出版經濟效益評估、圖書定價的傳統及改革。因病退休之後,他放下編輯做作者,又成了湘軍史專家,出版有《湘軍》(上、下)、《清末有個左宗棠》、《湘軍為什麼這麼牛》等書,還在電視上開講座。退休真是出版人的試金石:退而不休、寫文章做書忙不迭的,當年一定是個好編輯;一退休就跟書絕了緣的,始終只是業界偶然的闖入者。
丁雙平當年就是個好編輯。他從基層編輯做起,憑著手藝、見識、人望和機緣,一步步做到了上市的出版集團的總經理。繁忙的日子,竟讓他嚮往起編書來。其實,單純編書是福分,運營全媒體出版更是機遇。一個編輯,要是能夠這樣,心裡那該有多美啊:他能審時度勢地調用泛媒體的資源,將一部書稿出版成紙書、拍攝影視、做成網站、改編成遊戲、衍生出服飾或收藏品、派生出培訓、轉化出特色服務、落成為主題建築、渲染出新的投資增長點……
我的故人,現在還在親手做書的,恐怕不多了。加上我不熟識、不認識的許多前編輯,他們超離編輯職業,各行其是,正如老話所說的“人各有志”。然而,老話必然關聯著老觀念,能不能用新觀念來思考這些人的人生變化呢?難道這只有個人的意義、沒有整體上的意義嗎?
消極悲觀的老話多說也無益。從整體上積極地來看,這些人從編輯崗位走向社會,折射出了編輯某些職能的社會化。那麼,編輯總共有多少職能呢?眾說紛紜,加法不停地做下去,答案就確定不下來,好在生活本身正在對編輯做減法,編輯社會化仍在繼續,還會有編輯出走,走得越多,編輯職能有幾多的問題答案就越清晰。我們不妨來做一個理想試驗:先將每一位前編輯的經歷想像為一盤錄像帶,錄像帶以編輯身分為起點,終點是他的新天地,然後,回放所有的錄像帶,回放的終點疊加為編輯,於是,我們看到,五光十色的新身分集中到了編輯身上,編輯的形象漸漸豐滿起來。
原先認定了單純的職能在逐年分離,先前分離的功能又在日漸刷新合一。有的人跨界出去,有的人跨界進來,可惜,業內人士視若無睹,甚至褊狹地視為入侵。其實,出去的人仍然以符號為營生,進來的人以符號為新天地;出去的人換了工具、換了思維,進來的人帶來新工具、新思維。不知不覺間,傳統編輯融合的新身分越來越多,多即不同,新編輯必將成為泛媒體內容的主持人。
編輯、傳統編輯、新編輯、主持人,這麼指稱略嫌混亂,為了便於討論,我們還是先替今後的編輯找一個代名詞為好。既可以分身出多重角色,又可以由許多角色合而為一,這倒很像孫悟空:拔出毫毛一吹,分身百變;身子一搖,變化歸原。那麼就借孫悟空的英名吧。唐僧師徒取經就好比組稿,組稿完後總得出版,刻經印經的時候就派孫行者做孫編者好了。
設想一下,在數字時代,孫編者如何出版——佛書呢?
紙媒出版:佛典的精裝本及平裝口袋本;出版佛典的註釋彙編本;出版我國祖師所撰述的書(尤其有關各宗特色的書);出版佛教儀軌;出版語錄;選譯出版依據佛教所寫的故事、小說、戲曲、隨筆、歌謠等佛教文學;選譯出版《百喻經》之類的譬喻文學;出版佛教文學和譬喻文學的卡通漫畫版;在中國通俗文學及現代生活中尋找主題,穿插佛教教理,創造教化民眾的佛教新文學;辦佛教通俗報刊……
電子音像出版:出版佛經有聲讀物(普通話、方言,高僧大德誦經,名人修行者誦經);將《一切經音義》做成電子書、做成軟件……
手機增值服務:短篇經文、咒語、偈語和禪詩的音頻版(普通話、方言、中古漢語)和佛唄古曲、佛教音樂供人下載做彩鈴;佛像、佛畫、唐卡等下載;佛品APP……
網站:開辦便於信眾自己聚合的社交網站;開辦佛品拍賣網站,並將其濃縮接入facebook的F8平台;虛擬道場……
影視:拍攝佛教史傳電影和電視錄像機;改編佛教文學、譬喻文學和佛教新文學,製作小成本微電影,排演話劇、舞台劇……
Events:古法印經的申遺;推廣社區佛堂體系;推廣佛學院公共課;生活禪、職禪講座培訓;興辦佛食農場;素食館特許經營;佛教旅遊……
收藏品:佛經的手寫本、古法印本(羊皮書、簡牘、貝葉、埃及莎草紙,雕版、石印、珂羅版,不同字體);版本佛經;私人藏品交易……
資本運作:融資;組建基金會;孵化子品牌實體……
……
就算參悟了色空不二,這樣天花亂墜的一大堆事情,悟空又該從何下手呢?在如今這傳統思維模式餘威猶存的數字時代初期,也只好哪樣成熟做哪樣,切不可全面鋪開。哪怕孫悟空上頭有人,有困難找菩薩、找玉皇大帝,要做成這許多事,他也得消耗巨量的成本、動員無數的人才、組建龐大的機構……果子,可是猴急不來的。
跟主流神仙各有來路不一樣,孫悟空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用眼下時髦的詞兒來修飾,孫悟空就是自神仙。在這兒,這真是一個很湊巧的暗喻:自神仙玩自媒體,寶劍配英雄。孫編者將憑依的是“無組織的組織力量”。今天,互聯網成了人們組織集體行動的新工具,不再有什麼層級結構,抱團的成本低到可以忽略,所有人互相提供服務,這樣,即使沒有機構指導,也能夠實施嚴肅、複雜的工作。孫編者要弘揚佛法,所要做的就是上網,發動信眾,讓眾生普度眾生,因勢利導地調用資源,在線上線下實現一個個的階段性、地域性目標,終將在東土打造出西天來。
八、九年之前,坊間有本暢銷書《孫悟空是個好員工》,以箴言的形式教讀者看顧團隊、看顧團隊裡的每一位成員。隨著媒介工具的日新月異、媒介思維的與時俱進以及包括媒介環境在內的社會結構的進化,人們心目中的好編輯的形象會日益清晰:能夠主持泛媒體內容的,真是好編輯,無論是作為組合,還是作為個人。而作為大團隊的出版社,下棋要多看幾步,要選拔、作育複合型人才;編輯自己也要樹立“藝不壓身,多多益善”的觀念;有志成為編輯的文學青年,假如沒有門路到出版社高就,大可以先到邊際領域的廣闊天地去闖蕩,泛媒體的未來“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千萬不要忘記:要像毛主席那樣讀書博雜,好編輯必須好讀書。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