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龍興中國——踏尋龍的足跡


龍興中國——踏尋龍的足跡
作者:孟廣順
摘自2004年《報告文學》第58

中國的氣,是沿地勢由西流向東方的。由於氣的靈妙,氣聚之地大都出現許多大人物,通常把這種地方稱之為人傑地靈。而氣的源頭便是昆侖山。在國家地理上,它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東延青海境地內,長達2500多公里。它的西段是塔里木盆地和藏北高原的介山,西北東南走向。東段成東西走向,分出三支;北支為祁漫塔格山;中支為阿爾格山,東延至布林汗布達山及阿尼馬卿山;南支為可哥西裡山,東延為巴顏喀拉山,在四川邊境與氓山和鄺山、郟山相會合。

對於昆侖這座大山,人們只知道它的高大雄偉,實際上它是中國乃至世界龍脈的發源地和鼻祖。古時便被看作為產生源氣之所。黃河由它發祥而出,它是生氣之源,物本之源。氣脈從昆侖山向全世界擴展,所發端出的五支龍脈,其中三支在中國,兩支向歐洲方向延伸出去,因而成為天下的主山。
中國的三支龍脈,從北方開始,以北幹、中幹、南幹的形式,在中國的大地上流動,與黃河、長江等大水系有著密切的關係。自古,地理的基幹龍脈對三支幹龍的分法為:

北龍:沿黃河通過青海、甘肅、山西、河北、東三省等北部地方,延伸至朝鮮半島而止。實際上,北龍不應到朝鮮便終結,它相接於朝鮮的白頭山。也就是朝鮮的龍脈發於白頭山,但並未停止,只是隱入了海中,最後連接了日本列島。北京、天津等城市處於北龍之上。

中龍:通過黃河、長江之間的地區,包括四川、陝西、河北、湖北、安徽、山東,到達渤海終止;西安、洛陽、濟南等,均為中龍氣聚之所。

南龍:沿長江通過雲南、貴州、廣西、湖南、江西、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等南部地區入海而停止,通常把香港、廣州、福州、南京、上海等城市劃為南龍。

這三條龍的幹脈生出支脈,支脈又生出支脈,猶如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樣,遍佈于中華大地。
三大幹龍中,北龍和中龍的分法古今大相一致,惟獨南龍未被取得共識。唐代的大地理家楊筠松認為:江浙地區最平坦的當屬蘇州、松江、嘉興、湖州、常州五府;嘉興、松江的龍脈發自古目支脈,到杭州鳳凰山分出,沿江東北曲折而行後消失,到高亭忽然聳峙,進入海寧、海鹽;稍微靠中行走的有崇德、桐鄉、嘉興、秀水、嘉洋、平湖、松江,盡于西餘等九峰,被太柳湖界開。稍靠外行走的,從上海到吳淞、江口為止;沿海往西靠內行走的,有曹水,各城郡都是西目的分支。湖州的龍脈發於東目支派,成為臨安、余杭;從安吉出發,經武康、歸安,終正于烏程,廣德、宜興的離墨是正龍盡頭。長興棄山是大龍的盡頭,都為南龍的分支。常州是發於京口的支脈,接連丹陽,高原崗阜隱隱隆隆的是毗陵,與晉陵相連屬,支脈是夫椒、錫山;從晉陵沿太湖向東南行約六十裡有洋山,方圓四十五裡到天平山向東稍南斷伏,過金山。而金山出獅山。獅山又出索山,自此向東都是平原。三十裡後聚為吳都,丹陽與武進交于濱江,再分支江陰;沿江往東偏南,虞山出現,便有常熟。北邊是大江,南面是昆湖,中間是平凰東南是昆山,東邊是嘉定,太倉也到吳淞、江口而止。

而明代的劉伯溫考稱:南龍一脈,從峨眉山沿江東行後,一開始不知結局。從通州泛海勘察後,才發覺海鹽一帶的山脈是南龍的盡頭處。因為天目山雖為浙右鎮山,但山勢並未截止,而是蜿蜒而來,右挾黔浙,左帶苔水,直到海鹽長牆秦駐之間才終止。於是,以平松諸山為龍,左抱長江、淮河、泅水,以慶紹諸山為虎,右繞浙江曹娥之水,都朝拱著海鹽州。後邊的脈氣乘湖東出,前後以朝鮮、日本為岸,使南龍成為最大的幹龍。

應當說,楊筠松和劉伯溫的論斷都很有道理。但南龍並未止於上海或海鹽,真正的南龍龍脈在福建繼續延伸人海,到達臺灣島後仍未到盡頭。

山在地上行,氣在地下走。中國地理上的三支幹龍又是怎樣由西向東行進的呢?
一一北龍之氣脈發于祁漫塔格山,行至南山口生出雅拉達澤山和錫鐵山;到達甘肅生髮了祁連山,一直向東生髮出拉北山、合黎山;進人青海形成了達阪山。達阪山生賀蘭山,賀蘭山生石嘴山,石嘴山生狼山,狼山生大青山;到山西先生發出太行山主脈,太行山生出長梁山、呂梁山,長呂二山又生出五臺山、恒山,五臺山、恒山又生出狼牙山等各支脈;到北京的南口關溝,與燕山相接。

太行山與燕山雖不屬同一龍脈,但仍為一氣。在南口燕山承接太行脈氣繼續東行進人河北,生髮出霧靈山;往南又生髮平谷的京東大峽脈,大峽脈向東生髮出東陵所在的昌瑞山,昌瑞山東行生青龍山,直到秦黃島。霧靈山往北生出承德的風山,風山生髮棋盤山,棋盤山生髮遼寧的虎山;虎山往北又生兩支,一支為內蒙古的天山,吉林的興隆山,二山行到內蒙合生出大興安嶺。另一支為長白山,長白山形止而氣未止,朝鮮的脈氣與此相接,生出了白頭山和惠山;二山的脈氣隱於海中,直貫日本,生髮出各列島才就此而止。

中龍之氣始于阿尼馬卿山,同時生髮出兩支:北為甘肅的西傾山,西傾山生鼠山,鼠山生武山;氣沖陝西而生岐山,岐山又生秦嶺,與大巴山相接。南為氣人西藏先生出他念他翁山,他念他翁山生出沙離裡山,沙離裡山生出涼山,涼山生出大巴山,南北二氣在大巴山又合為一氣。大巴山主脈承接秦嶺之氣分生三支:南生髮出二郎山,二郎山生名山,名山生邛山和睞山,邛睞二脈又生出岷山和峨眉山。岷峨二山生出樂山。中生湖北的武當山,武當山生河南的桐柏山,桐柏山氣聚成大別山;進人安徽,大別山生出潛山、霍山,二山生出嘉山,嘉山生含山,含山生冶山。北生河南的伏牛山,伏牛山生髮了崤山、熊耳山,兩山又生出嵩山;氣人山東生髮出微山和蒼山,二山之氣生出泰山,泰山又生徠山、沂山和魯山,三山擴展而生北圈山、蘭陵和長島,到此臨海為止。

南龍之氣發於可哥西裡山,後生他念他翁山;入雲南生出橫斷山和伯舒拉嶺,二氣往南生出高黎貢山,往北又發生二支:一生為哈巴雪山和玉龍雪山,過涼山後生出盤于雲貴兩省的烏蒙山,烏蒙山又生湖南境內的巫峽、龍山、武陵山、雪峰山。四脈氣交而生南嶽衡山。衡山之氣進入江西又生武功山和羅霄山;兩山脈氣化之成景岡山。以景岡山為少祖又生南北二支:北為九嶺山,九嶺山生廬山,廬山之氣貫于安徽又生髮黃山;過安徽到浙江派生出天目山、莫干山和牛頭山。此後,牛頭山生煤山,莫干山生金山,最後匯於上海吳淞口和杭州灣。

橫斷山和伯舒拉嶺所生另一支,先是滄山、寧靜山、怒山、無量山、哀牢山。五山之氣入老撾生髮拾宋早再山;此山不但沒有南延反而回頭人廣西,生髮十萬大山,十萬大山生出靈山,靈山生出雲開大山,雲開大山又生出大瑤山。大瑤山脈氣入廣東而生雲霧山,雲霧山之氣生髮出佛山、中山和羅浮山,三氣匯成九連山,再生大庾嶺,大庾嶺生蓮花山;氣人福建而生武夷山,再生雲山;氣人浙江則生出仙霞嶺、括蒼山,還生出南雁蕩山。

南龍在歷史上認為止于江浙。實際上,脈氣過海到達臺灣後仍未阻斷,而是越過巴坦群島,擴散至整個南亞地區,最後與發於昆侖山西南的氣脈合為一體,這便是昆侖山之氣人藏後生髮的世界屋脊喜瑪拉雅山;由此山入氣行人印度而生髮東高止山到斯里蘭卡。東來的氣脈經菲律賓於西南之氣相交,擴經周邊諸國至澳大利亞,南龍氣脈才算真正的終止。

對於伸向歐洲的兩支幹龍,歷史上古人只認為由昆侖山生髮,而沒有透露過它們的氣脈走向。這兩支幹龍的脈向為西北、東北各一支:

――
昆侖山之氣首先在北面生化了新疆境內的天山山脈。天山往西北,生出了慕士塔格山和公格爾山脈。二氣人塔吉克斯坦生出被前蘇聯命名的共產主義峰和列寧峰;經阿賴山又生吉爾吉斯山,再生楚伊犁山。擴散到哈薩克、土庫曼斯坦後,形成大高加索山。此山脈氣人羅馬尼亞生喀爾巴阡山,由喀爾巴阡山生髮了橫跨法國、瑞士、澳大利亞的阿爾卑斯山,以至氣展歐洲各國,這支幹龍最後經英國到西班牙才停止。

――
天山往北偏東,先生北塔山和蒙古的阿爾泰山,由此山脈氣生髮出汗呼赫山、杭愛山;入蘇聯(或俄羅斯)後,生出唐努山和薩彥嶺。這支氣脈過烏蘭巴托生雅布洛諾夫山,又生斯塔諾夫山,再生上揚斯克山和切爾斯基山。此氣過白令海峽到美國生出阿拉斯加山,人加拿大生出海岸山和洛磯山;繼續延伸至墨西哥而生出馬德雪山,最後到巴拿馬而停止。

氣的運行是不分國界的。地殼的運動和大陸板塊的組合都是運行的結果。地核中在蘊藏了豐富礦產的同時,蘊藏著巨大的能量,這種能量就是。人類有國家之分,而地氣卻不會同國家間的分隔而斷行,只是像人身上的經絡各走一脈而已。五大幹龍的氣源都在中國的昆侖山,華夏民族被稱為中國,實有世界中心的涵蓋。長沙馬王堆一號墓中有一幅描繪昆侖山的圖像,它被龍神守護著。

氣隨山行。五大幹龍或為中國的三大幹龍,從西向東相生的萬千山脈中,大幹生出小幹,小幹生出支幹;支幹生出大支,大支生出中支和小支,支又生支,每一處都有龍的支脈存在。但所有的龍脈都與水相隨,有山就有水。這是因為水隨山而行,山界水而止。水無山則氣散而不附。山無水則氣塞而不理。氣來有水導行,氣止由水界定。氣為水之母,有氣才有水。因此,中國的山川龍脈是以長江、黃河兩大水系為界的。自昆侖山始發氣脈後,泰山、華山、衡山、恒山和嵩山這五嶽以及長江、黃河、淮河、濟水四瀆,便被看作是用來節制和疏導天地之氣的。

龍脈思想的形成和確立,將國家地理上的山川河流和氣脈歸屬成為一個難得的系統。在此基礎上,將國家的興衰存亡和人民的福祉,都置於在自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之下。天人合一、自然融人、遵循大道也就從上古到今天成為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庶民百姓的一種信仰和行為準則。如果把中國的都會郡州、村鎮民宅置於三條龍脈的基幹上,由西向東,祖先們用怎樣眼光、思維來審視和構建城廓而給後人留下了著名的都市呢?

沿著昆侖山東延的龍脈,能夠使先人們興都置國的首先當數秦嶺。它處在中龍的主幹,東西綿延,西起甘肅、青海兩省,乙太白為主峰,橫貫中部;東到河南,西傾山、氓山、迭山、終南山、華山、崤山、嵩山、伏牛山都在它與大巴山合承一氣伸展的支脈上。因此,既成為渭河、淮河、漢江、嘉陵江水系的分水嶺,又是我國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線。氣脈進人咸陽後生發出了挺拔的九峻山,而渭河在寬闊的平原上穿流而過。西元前350年,孝公任用商鞍變法,國富力強後,自櫟陽遷都至距現咸陽市東北二十裡的古都咸陽。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天下十二萬戶富豪遷到此地,設置成帝都,與九峻山一脈的畢郢原,便建起了很多的古代帝王陵。而對都城規模,秦始皇一再擴大,並建造東西五裡,南北千丈、可容坐萬人、一直到秦朝滅亡也末建完的阿房宮。定都于此,按照地理龍脈理論,不能不說當時的秦始皇十分重視來自於秦嶺北麓的王氣。咸陽城以九峻山為祖脈,以渭河平原為明堂,以渭水為朱雀,關住了九峻山的來氣而聚成正穴。這樣,咸陽界於九塔山以南,渭河以北,山水相互映照。同時,由於九峻山主脈的高大特異,加上秦始皇坐天下于此地,在營造和擴大都城規模、興建宮殿時,仿效紫微宮,把渭水引人都內,象徵天河,以皇宮標示北極星,告知世人咸陽是帝都,宮殿是天子的住所不可動搖,把整個都城建成了一個宇宙圖式。

也許正是秦嶺的王氣使他留戀,秦始皇死後把自己的皇陵選擇建在了渭河平原東北的臨潼,南依驪山、北跨渭河,形成氣度不凡的皇家氣派。還是這道氣脈和這條渭河及這片平原,漢高帝首先發現了位於咸陽東南的長安(今西安)這塊風水寶地。與咸陽不同的是渭水流至平原中部後,在秦嶺以北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字形水口,所分幾條支流由秦嶺北麓而出,最後在中部交匯,支流環抱了一片平坦的原野。於是漢高帝以秦嶺北麓為主脈,緊貼靠西的內支渭水建成定都,喻為長治久安。此後,西漢、新、東漢(獻帝初),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包括唐末的黃巢)均在此定都。東漢,三國曹魏還以此做過陪都;而真正成為陪都卻是在唐末天佑元年遷都洛陽之後。

長安建都到今天,共經歷了4次大的變遷。但其地理意象仍是依託著秦嶺北脈和渭河,定位在渭河內側東西兩條支流環抱中。如同秦始皇建咸陽興宮殿一樣,漢時的長安佈局也是摹仿對應了天星宮位。不僅城中有天河般的細小渭水流過,而且整個規劃仿效了天宮圖上的大熊座和小星座,以城角、宮角對應兩熊座星相分佈,遍佈全城;且南城牆仿照了南斗星,北城牆仿照了北斗星。隋唐時期,長安城從靠西支渭水邊的漢長安城址上全盤托出,南移到內側東西兩支流的開口處,既承了秦嶺的氣脈,又得水開口之貴;明代至今只是擴大外延而沒有再變過城址。

從隋唐開始,長安和洛陽開始建為一對都城,為後來遷都奠定了基礎。這時,長安城中心部分,把太極殿北移了,建城造宮多仿北斗運行,使整座城池像一座天界。而在東西軸線上,以《周易》中的乾位設了長安城的龍頭,依乾卦從九一到九六的不同含義,營造了不同的建築物,代表帝都的特徵。

正是首接昆侖之氣的秦嶺幹脈,由渭河相隨,還使周朝發起於歧山,使唐高祖與武則天的合葬墓置於乾縣。這對皇帝皇后頭枕梁山、腳踏渭河,不能否認他們對渭河平原風水的推崇。

緊承秦嶺脈氣的是橫連甘肅、陝西、四川、湖北四省邊界的大巴山系。它雖連陝、甘兩省,但實際上因與秦嶺相接而成為四川和漢中兩座盆地的界山,由陝西向東南方向蜿蜒而來,以湖北的大神農架為主峰,分生出包括摩天嶺、米倉山、武當山在內的眾多名山;長江、岷江、嘉陵江等諸多水系和幹支流隨它東行,並在沿途結穴。這樣,先人們以它的幹流龍脈為屏障,以每一處幹支脈前後左右的山巒為四砂和朝、案,一路建置了重慶、武漢、成都等名城。而巴山龍脈生出的支龍最具代表性的,歷史上當算延伸至四川盆地北緣、嘉陵江中游而結為大穴的蟠龍山系。它承著大巴山的脈氣,像一條未能升天的蒼龍蟠於川北。幹生支、支又生支、支支岔岔從北向南,遍地結聚。先由巴山主脈生出煙峰樓,煙峰樓東支而生682米的蠶絲山,蠶絲山東延又生出雲臺山穴脈,並過雲臺山來龍向東南生出博樹埡,博樹埡繼續延伸,在東南生出702米高的高成山;高成山往前向正南發出支岔,東西各生劉家坡和靈城岩為止。煙峰樓主脈南下到五裡子,東生小支至玉粉牆埡。在東西對峙上,正好與高成山成為龍虎砂。從五裡子主脈向西南延綿百里生出露絲山,露絲山往前到嘉陵江邊的主脈生出了鳳凰山,支脈生出了紅廟子。而從五子裡往前正南發出一大支龍,到雙婭向東再生髮龍脈趙家山,與東發的劉家坡形成關口對峙。主脈往南繼續生髮出蓋陽山;蓋陽山在陳家坡又分三支:西南到引鴻寺,東南到靈山,正南在大盤龍;在大盤龍以北又生西南支脈大山,往東生出小盤龍,中生出傘蓋山,西生出玉臺山而結穴。嘉陵江如一條玉帶緊緊纏繞著它。在小盤龍的盡頭平原處、嘉陵江的北岸便產生了具有2300年歷史的巴蜀重鎮――閬中,史志描繪它是間水遷曲,經其三面,縣居其中。

中龍東發,借著它的脈氣,古人建了一座座省城縣市。河南西南部的南陽從戰國時就已被置縣。秦嶺、大巴山二氣在此聚結,白河隨山而轉流貫東西。在這座城池的東邊有桐柏山起發,北邊則有熊耳山和方城山、伏牛山,南邊有湖北大洪山的支龍應山,西有武當山。這樣,南陽建城的地理取向,便是以熊耳、方程、伏牛山餘脈做為所依的玄武,以桐柏山餘脈為青龍,以武當山和丹江口水庫為白虎,以應山餘脈為朝案是顯而易見的。但在大格局上,它卻承啟了洛陽氣脈,不僅因為洛陽在北,南陽在南,而且洛陽的伊水幹支流和流經南陽盆地的白河,都源于伏牛山北麓。此外,龍氣由西北而向東南生髮,同在大巴、秦嶺的幹脈上。而洛陽在承氣接脈上,因它處在河南西部,更靠近大巴山和秦嶺的東段,比南陽更領先一步。

洛陽為中龍置建的古都之一,周成王當時營造了洛邑。戰國時改稱洛陽,因在洛水之北而得名。秦時置縣,為三川郡治。漢後曆為河南的州、府、路。東漢、三國曹魏、西晉、北魏、隋、武周和五代唐,先後定都於此。新莽、唐、五代梁、晉、漢、周、北宋、金,都以它作為陪都。東漢時有太學生2萬餘人,明帝在此修建了白馬寺。

置建這座帝都,歷代都注重了它的王氣。地理上,發於崤山山脈的北邙山支脈,以東西走向西起東三門峽,東到伊洛河岸便止住停行了。由於北邙山的氣勢所在,東漢及北魏的王侯公卿們,都把死後的墓地選在了城北展開的黃土臺地上,所以有北邙山頭少閑土,盡是洛陽人舊墓之說。在水的支流合攏上,源于伏牛山的伊水,經過240公里的行程,在堰師縣的楊村附近流人洛河;源于西北的踱水,東南流經舊縣城東以後流入洛河;源于淹池縣東、新安縣北的澗水,東流經新安縣至洛陽西北折向東南匯入洛河;源于華山南麓的洛河,東南流經盧氏縣折向東北,與伊水一起在楊村匯成伊洛河,成為黃河下游南岸的一大支流。黃河、洛水自古是中國的發祥地,因此這塊土地始終被視為天下的中心。

作為帝都,在洛陽選址的地理模式,既不同于長安,也不同於閬中。雖然借助了邙山主脈之氣為來龍而北依,前面以伊水以南的龍門山為朝案;但東、西沒有閬中的砂山合圍之勢。它左右所借的是躔水和澗水,將東、西流水視為青龍、白虎,北邊的邙山當作玄武,南邊的伊水看成朱雀,加上有龍門山做朝山,洛陽城的格局才達到了自然天成的境地。伊、洛、躔、澗四條支流匯於洛河,並在都城中心川流而過,一來形成了交匯的水口,二來將邙山的脈氣關攔在了洛陽城中,成就了一方吉地,不同的只是四神相應模式在洛陽城起了變化。洞察洛陽城的演變過程不難看出,雖然都址有所變遷,但借水在城中川流的形勢基本沒變。尤其是隋唐城,把帝都置於洛水兩岸,把城廓一分為二,仍運用了長安和咸陽置都的方法,以水為天河,也將洛陽擬為了紫微宮。

初建洛陽時,儘管谷水較弱卻流經城中,東周王選址仍選在了谷水與洛水的交匯處,稍偏西南。漢晉魏時遷址到了東北的金村、漢太學洛水的對岸,偏邙山和龍門山,看中的是洛水和伊水的迂回,擴大了都城的明堂。隋唐時代又將城遷臨近周王城的邙山來水與洛河交匯處,並使其布于洛水兩岸。明、清時代,把都城置於洛水北岸的來水交匯處,這時形勢宗選址的結果,既讓它北接了邙山的氣脈,又令伊洛朱雀水在前翔舞,且對正了龍門山,使這古城坐落在了龍穴的聚結地。

洛陽城在漢魏時,南北九裡,東西六裡。堪輿家們把它稱為九六城”,所取軸線也為東西向,與長安相類似。儘管當時它是一個長方形的城廓,可不論長安和洛陽誰是帝都,誰是陪都,九六都代表了皇帝的地位和尊貴。

黃河南岸、河南中部偏北的另一古都是開封。五代梁開平元年就被置為州,後來的晉、漢、周及北宋等在此建都。它的最大地理取向是:嵩山之中嶽脈氣由西南而來;橫貫山西的沁河從西北來,在北岸的黃河入河口交匯,開封與沁河匯人黃河的水口在一條直線上,西北的來水與西南的來龍,正好使開封處於它們的交點上,加上黃河在正北蜿蜒東流,便使開封具備了一個較大的風水勢局。於是,它以嵩山之脈為朝山,以黃河做依託,成就了這座歷史都城。相鄰的鄭州之所以成為中原最大的樞紐,與它置於山與水的氣交彙聚處有很大關係。

中條幹龍的北支在渤海和黃河聚結終止前,在山東的中部盤踞,形成一個巨大的龍穴,從而產生了兩大名城泉城濟南和以孔聖人聞名天下的曲阜。泰山乘著中幹中支和北支的氣脈,從東平湖東岸躍起,向東北延伸達200公里,並生出魯山、徠山和沂山。由於它的雄偉高大和特異,並對應著北斗,在五嶽中為首,有泰山北斗之稱。它的神秘和氣勢,驚得眾多皇帝到此封禪,其氣脈伸延到四面八方。跟隨並挾持它的不僅有九曲十八彎的黃河,更有東邊的湖澤。京杭運河到濟寧直匯南陽湖,把黃河與四湖,即:南陽湖、獨山湖、昭陽湖、微山湖連為一體,形成對泰山氣脈的關攔態勢。而四湖為一的南微山湖,在它的盡頭最南端,又折頭環顧,顯出對泰山祖脈的照應和依戀,黃河到微山湖這一巨大的水口,使泰山在中部平原上歸結為真正的龍穴。

濟南在西漢初就被文帝改為國,以後由於戰亂反復幾次被興廢,現在仍為山東省的省會。在這座省城裡,有諸多的泉眼,且彙聚著大明湖。而建城的地理定位卻是北臨黃河;京滬鐵路過黃河一人城,在南岸便有把守氣口的龍虎砂山。雖然城內泉眼突湧,湖泊寬闊,但它們是與黃河承一脈、隨著泰山之氣而來的。因為位於城東南的千佛山實屬泰山支龍,黃河、突泉和止聚的大明湖是用來鎖其脈氣的。山遇界水而止,有了河、湖和泉水,泰山生氣便被關攔,濟南也就成了藏風聚氣之所。

曲阜,周代魯國的都城。因儒家創始者孔子一生在此講學、修志、立說而名天下。他和後裔均在這裡安家立業。修建了孔府、孔廟和孔林,歷代皇帝都為其立碑。府、廟、林在曲阜占地大片,僅孔林就達3000多畝。儘管曲阜在泰山界水之外,可它具備的地理意象卻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龍結穴大都在界水以內,而曲阜尤其是孔府、孔廟、孔林卻在界水以外立穴,孔林最勝,孔子的主墳與子孫的墳墓呈攜子抱孫式,更加增添了它的風水佳境。曲阜選址注重了山、水、穴的高低和前後映照。泰山的突兀壯麗,加上向東北方向的伸展,使脈氣過界水而不止。從泰山的山頂向東北眺望,在曲阜形成俯視30度角;而它正南所對的是微山湖與昭陽湖的相匯處。所以,歷史上的地理學家稱曲阜有真正的風水。因為它把湖山島作為朝山,把四湖作為朱雀,明堂從曲阜過藤州到朝山和湖面,足容千軍萬馬,西南的泰山之氣又魚貫而來,於是造化了曲阜這塊難得的風水寶地。

中條幹龍在安徽水隨山走、水聚龍止的聚結之地也有兩處:一是以大運河為界水,長江北岸借長江之水發源的高郵湖、白馬湖、淮河、灘河、花園湖、女山湖共同彙集成洪澤湖,把以張八嶺山為主脈的龍山、釜山、舜山、長山等余脈關鎖在降淮平原。尤其將正穴老子山纏護在南湖口,進而形成了南為揚州、滁州,北為淮安、宿遷等大批古城。二為從安慶西北的大龍山之氣,一條軸線向東北接連而生出柳風山、礬山、青山、銀屏山、龜山、元山和含山,但到銀屏山和龜山便被巢湖所攔鎖,氣聚巢湖,借著這股脈氣便置建了合肥。合肥市正南的軸線借了南來的柳風山和巢湖的西部水域。於是,大龍山、柳風山成為它的朝山,巢湖成了它前面的朱雀。儘管有湖相迎,有山可朝,而龍脈的氣勢比泰山要遜色一籌。山川蜿蜒、龍行天下,就是這樣被先古所認識和利用,置都立郡無不反映出古人對地理環境的重視和關切,因而龍脈的概念在古時也就貫穿在了整個社會活動的空間裡。

如果說,古人借著中龍氣脈、依山傍水置城立都的話,那麼沿南條幹龍而設都郡的城市照樣注重了龍、砂、水、穴的選擇標準。

昆侖山南幹的脊樑為他念他翁山。它在西藏東部呈南北走向,橫躺于四川和雲南兩省的西部。高山深谷、雪峰冰川以海拔20006000米的高度,東延出以色隆拉嶺、伯拉舒嶺、怒山、寧靜山、沙魯裡山、大雪山、邙崍山為主幹的橫斷山脈,怒江、瀾蒼江、金沙江緊流相隨。又以雲嶺、哀牢山、無量山、怒山和高黎貢山之脈為東西軸峰,由此向南傾降成滇西峽谷山地,金沙、瀾滄、怒、元四江南北貫流纏繞;騰沖和大理將其分成南北兩部,北為高山峽谷,南為山丘盆穀。大理便倚落在這一龍脈之下。

這座具有750多年歷史的名城,宋代為國,以白蠻為主體的領主,曾轄境雲南全省以及四川西南部,有8府、4郡、37部之分。其王曾被宋朝皇帝封為雲南節度使和大理王稱號,即使忽必烈遠征雲南曾滅大理,國王段氏仍被任為世襲總管。而大理被置於洱海沿岸,漢設梁廢;元設明清升為府,置國設府和封王,不能不在乎它的王氣。

在大格局的地理取向上,現今的大理市南有大雪山、哀牢山、無量山三山相迎,穴星太極頂又俯垂鳥瞰西有怒山做週邊,北有橫斷山來脈相拱托,東有眾多小山做護衛。近案則以蒼山為背、洱海為朝,蒼山洱海成為它具體的象徵。

橫、怒、雪、無、哀五山行蹤千里,卻被瀾滄江、漾濞江、耳洱河、把邊江和元江眾水系千糾百纏,最後在大理以洱海攏聚。這個古稱葉榆澤、橫貫大理、洱源兩縣的大湖,猶如一隻耳朵,長約40公里,東西平均竟達78公里,面積有250平方公里。它西匯滄山諸水,北納西洱河,沖積成大理平原,最終又匯合漾澳江,從而在湖中形成了三島、四洲和九曲名勝。它的王氣就在於五山朝拱,一海聚匯,把五山之氣止于蒼山成為龍盤之地。古人看准了它在地理上的優勢,近把滄山當玄武,洱海當明堂和雀水,三島、四洲做朝案,營造了大理古城,使它至今名揚天下。

山川合局的地理環境,同樣在大理的北部造就了另一古城麗江。這一古時置就的處所,已具720年的歷史,元朝設路、明代改府。如今的麗江已另置新區,該市的過境公路從風水格局外穿過,現代建築依公路聚集,形成新區。而舊城卻一直完好地矗立在山嶽環抱的平衍大壩上,地勢高峻。從週邊龍脈而言,也是四面交合。橫斷山脊背自西北朝東南延伸而來,歐賽拉山、天寶山、哈巴雪山、玉龍雪山、老君山、雪邦山一直到天子山,從偏西方向出發過麗江,呈弧形軸線向西南去,與橫斷山相交;北部的遠龍是綿綿山,東北是白林山,東南是白草嶺。尤其金沙江隨橫斷山餘脈徑直貫流,在玉龍雪山背後向北而去,與水落河交匯後折頭南返,把麗江圈於其中。而漾濞江又從麗江前方流出,使得麗江處於水聚山圍之中。更重要的是歐賽拉山到天子山的弧線地勢和金沙江、漾濞江的阻斷,讓麗江獲得一個少有的水口,把各脈之氣關攔於此地。取山川中心點建置古城,不僅使它的形勝,更使氣旺。並在就近的地理選擇上,它把玉龍雪山當做祖宗山。因為玉龍雪山秀麗雄偉,雲嶺主峰海拔在5600米以上,既有積雪和冰川,又有松杉樹木,草木為龍的毛髮,氣盛不可阻擋。基於這種對龍脈的總體認識,麗江在近距離擇其支脈,北靠了象山,金虹山,西枕了獅子山,東北的團山、東邊的金山成了它的外延護山。正是這種格局,才使麗江變為一座名城。

南龍行至雲南中部,以拱王山為來龍,以滇池為界水,聚結于昆明。這座春城,自元代置起縣,直至成為西南地區的一大省會。它的地理取向主要在於滇池,有類似大理背山面海的意象和局勢。滇池在昆明西南形成了297平方公里的湖面。東西夾持的金馬、碧雞二山成為該池的水口砂,觀音山則是它的鎮山。昆明置郡偏重的是正北的拱王山,此山離昆明甚遠,看起來幾百公里以外似乎就停止了。實際上它的脈氣並同主山的滯留而斷絕。普渡河從滇池流出,朝拱王山直貫而去,而普渡河的源頭便是滇池。所以拱王山氣聚昆明,龍穴也結在昆明。這樣,昆明把拱王山看作實質上的祖宗,把拱王山的支岔當作四神中的玄,將滇池作為朱雀,觀音山作為案,周圍的山嶺成為左右砂山和護從,造化了這座城市的大局,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昆明自置縣以來便被視為西南的一大府地

南龍過貴州、廣西進人湖南、江西、福建生出諸多的小幹龍。這些小幹龍一步幾回頭地折身返顧,在洞庭、都陽兩湖間結成了中國最大的龍穴。在湖南、江西兩省這個大龍的聚結地,已不單是先人借支龍盤踞處置設都郡的問題,而是孕育和誕生出了毛澤東等甚多的一代天驕,叱吒風雲於湘贛之間,並註定獲得江山和天下。

南龍在貴州以大婁山為脊背,呈形于貴州高原山地。它以西南、東北走向綿延長達300公里,有婁山、金頂山高峰,但被芙蓉江從中間隔斷。於是,它只是一條匆匆而過的小幹龍,未能結穴,它的氣脈直朝湖南進發而去了。

武陵山在湖南西北部與湖北、貴州兩省相接,也為西南、東北走向,被元江、烏江、澧水
80
裡大南山同樣以西南、東北走向縱貫湖南西部。雖未結穴但氣甚旺。雪峰山乘著它的氣脈,繼續由西南向東北伸展,南段陡峻高大的山勢形成了海拔1900多米的主峰蘇寶頂;而行至北段卻被資水穿切漸降為丘陵,最後余脈止於洞庭湖濱。

在南部,始發于廣西大桂山系的南嶺,與東北的九嶷山對峙聳立。九嶷山是虞舜的葬地,它盤基蒼捂之野、峰秀數郡之間,羅岩九舉,各有溪繞,岫壑負阻,異嶺同勢。二山的氣脈直發中部,於是在湘地中部偏東、湘江西岸造就了南嶽衡山。它的山勢極其雄偉,俯瞰湘江,以祝融、天柱、芙蓉、紫蓋、石糜五峰為龍頭,矗立了72峰,其餘脈布展于韶山以北,氣到洞庭而止。

然而,在湖南的東部,囊括了九嶺山、武功山、萬洋山等諸多山脈的羅霄山,縱貫湘贛兩省邊境。九嶺山呈西南、東北走向,直到修水聚匯處武寧的東南方武陵岩,才被界水切斷,它的東北便是鄱陽湖。
武功山脈在羅霄山北段,也以西南、東北走向跨在湖南茶陵、安仁、江西萍鄉、安福、蓮花五市(縣)間,脈氣直沖著鄱陽湖。

萬洋山則在羅霄山的中段,被湘江支流的遂川江夾持。西南、東北向,以海拔2100米的高度生出主峰南風面。北段孕生了橫貫湖南東部和江西西部的井岡山,外環高山險峻陡峭、中多盆地的優勢,引得毛澤東在這裡創建了全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它的脈形與湖南小幹龍形成對應,氣的走向也朝著鄱陽湖。

廬山則在北部聳立在鄱陽湖、長江之濱,在長約25公里、寬約10公里的山脊上,眾多的秀峰鬱結著江湖水氣,彌漫著雲海,它的氣脈被長江和鄱陽湖關鎖的十分嚴實。

福建的武夷山脈,北接浙江的仙霞嶺,南接九連山,以東北、西南走向橫在江西、福建之界,被贛江、閩江所糾纏。按說,它完全可以向其他方向伸延,但它卻朝著江西的鄱陽湖,呈折身回頭之勢,成為湖南、江西諸多眾小幹龍的外衛。

仔細堪定這些南條幹龍生就的小幹龍氣脈朝向便可以結論,它們共同伸向洞庭湖和鄱陽湖,並在兩湖之間聚成碩土的穴星――幕阜山。它吻合著所有小幹龍的走向,即:西南、東北向,盤在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交界處,止於洞庭、鄱陽兩湖間。龍大水大,氣旺水多。如此大的來龍和真穴,沒有足夠的奇水關攔是難以使它停止聚氣的,而洞庭、都陽二湖恰是這大龍所需要的。

長江九曲回腸,在南龍之北將其界住,使它不再向北沖發。洞庭、都陽兩大湖則在東西兩側把它鎖定,從而使它結穴於湖南、江西兩省之間。

洞庭湖在湖南北部、長江以南。從西面和南面吸納了湘、資、漢、遭四水,北納了長江和拙滋、太平、藕池、調玄四口汛期泄人的洪水,並沖積成面積達1萬多平方公里的洞庭平原。在有800裡之稱的洞庭水域,星羅棋佈地分割出東、西、南、北洞庭和大通湖。在江西的北部,鄱陽湖則總匯了贛江、信江、修水、都江等水系,南北兩大湖佔據了3500多平方公里的面積,沖積出面積達2萬平方公里的鄱陽平原。
從地理上考察,十餘條小幹龍各生出許許多多的支脈,都有各自的結穴處。與其他省相比,湖南的小幹龍可謂遍地結穴。單拿韶山看,它承襲了南嶽的氣脈,在距韶山很遠的週邊,就已有婉蜒起伏的重重山巒環繞護衛了。而韶山沖的諸龍相會,加上氣勢磅礴的龍虎山,使它成為了一代帝王和偉人的誕生地。同時,由於湖南處於南龍的大聚止處,長江加兩湖的關攔格局,使湘贛兩省隆發出天子之氣。毛澤東、朱德等一代偉人從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到南昌起義,註定了他們必坐天下、中國必定解放的美好結局。

南龍沿長江東行到南京再結一穴,但這一龍穴很不圓滿,地理格局上存在一些先天不足。雖然戰國時楚國就已置金陵邑,之後三國、東晉、宋、齊、梁、陳、五代南唐,明初的太平天國及辛亥革命時均在此建都,卻沒有一個能太長久的。宋景德三年(l006年)升宋州為應天府後,于大中祥符七年建南京。明朝以後,不知是風水緣故還是其他原因,南京建都隨建隨廢。永樂十九年被明成祖朱棣遷到了北京。清初改應天府為江寧府,廢掉了南京稱號。辛亥革命時一度複號,翌年即廢。1927年國民黨改府定都於此,劃城郊區域設市,並正是命名南京,可不過幾十年便全軍極沒,江山易改。

建都也好,置市也罷,應當說南京的地理合局成為一個重要原因。古人看中的是它濱臨長江,既有湖又有山,卻忽略了它的氣勢。城東北玄武湖周約10公里,環、櫻、梁、翠、菱五洲相通。長江南岸城東北又有燕子磯,三面絕壁,極為險峻;東面有東西長約7公里、南北寬約3公里、生有東中西三峰的紫金山;中華門外還有被稱作聚寶山的雨花臺。建都的地理環境取向,是把玄武湖當作了北方之神,燕子磯雖有絕壁、勢險峻,但被長江截斷,北無祖山和送護之巒;東砂紫金山本應南北走向為吉貴,卻呈東西向。雨花臺形勢較好,可偏於孤單,這些全被忽略了。加上西北缺乏遮擋龍脈的大帳,陰風過盛,不論誰在此建都坐江山都很難久遠;它的局勢不能稱大聚,只可為中聚,設郡做省會是最佳的選擇。

也許是為了彌補地理上的不足,蔣介石在此建都築造大會堂時,在小廣場對面修建了起著風水作用的迎門牆,可他不知道因大局的缺憾,這道牆是不起作用的。當年,曾有道人告訴他:勝不離川,敗不離灣。示意不可在南京建都,多在四川主理國事為妙。他卻只聽了後一句話,1949年率部逃到臺灣後,到死也沒有離開過臺灣半步。明成祖朱棣在永樂年間遷都北京,大概因為南京的氣勢大不如北京。

借助於用山、川比做四神守護著四方,置城于吉貴之地,在南條幹龍上比比皆是。以龍脈為保護,重于左右龍虎砂山,前方多有朝案和水口山的形勢格局,便形成了金雞抱卵形、飛龍飲水形、將軍大座形、蓮花出水形、飛風歸巢形和眠牛形的地理營造模式。

南條幹龍自長江東行起,從介於南京、鎮江之間的鎮山開始,逐步形成南龍到黃海最大的以水聚合的金雞抱卵式的龍穴之地上海。北路鎮山、茅山從西北到東南成為太湖的北部水口砂。南路:自九華山、黃山開始,以龍目山、莫干山為小幹龍,從西南向東北直通太湖,與鎮、茅二山呈觀對峙,將太湖夾於中間,勢如攔鎖,在面積達2400平方公里的水域中,又形成數十個島嶼,以鎖氣脈。上海就建在了太湖到黃海海岸中間遼闊的區域上,被稱作蘇松大道。宋朝始設海鎮,元至二十九年(1292年)設上海縣,經過700多年的演變,使上海成為東方乃至聞名全球的大都會。歷史上,自古上海及江浙一帶多富的原因,在於南條幹龍的諸多支脈,以曲緩之勢在華東盤踞而止,顯現蒼龍吸水的意象,所結龍穴之緊湊周密、氣脈攔鎖而不散是中條幹龍和北條幹龍所不具備的。上海嘉興、海鹽、海寧、杭州、上虞等眾多縣市,全都置在南龍干支的龍額上。它們所佔據的地理意韻取于匯水聚成的金雞抱卵地脈上,鎮茅二山和南路的天目、莫干山,把持住了南龍至黃海的氣脈;太湖成就一個水口後,上海被北邊的長江、南邊的錢塘江彙聚在黃海海岸以西。於是,西有兩路山脈夾持,東有黃海關止,使它變得極為寶貴,其勢以水為界,金雞抱卵。

而在上海的西南方向,天目山與杭州灣的合局,也使杭州置在了南龍眠牛金土穴上。它所借的來龍為江頭九暇山。此山逆生,龍脈潛入田間,度過峽谷,造化了屏風一樣的地面,並在中間有蛇似的彎曲一脈,結成金土眠牛。穴星的兩手橫展,鋪成平面,構成兩手托明堂,中有龍穴的地勢。看起來雖然較散,但此山的右手伸展數十裡在江頭有鎮。儘管這種龍脈造成杭州風水的缺陷,可所結龍穴還是比較有利的。加之市區以西有約15公里、面積達5.2平方公里的西湖,周圍又聳立著南高峰、北高峰、玉皇山等四神山,使它的山水格局殊勝,彌補了先天不足。杭州的群山環抱,雀山居中,在南條幹龍氣脈上也堪稱都郡佳地。正因如此,杭州在秦代便被置錢塘縣,隋又治州,五代吳越、南宋都定都或遷都到這裡,明清仍為杭州府治。

南龍經廣州伸至香港,依託觀照著結成的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以及中間的深水港,置建了這座世界貿易的港城。繼續延伸後,臺灣則借助北部的大屯山及草山,于光緒元年置了臺北。它的方位定向,是以北部山群為來龍和玄武,背山面水,將臺北中心對準了北斗。同治十三年,清政府派出的欽差大臣沈葆貞赴台巡察時,又發現了恒春的猴洞山,便就此建邑設置了恒春縣。它的北面有虎頭山、三臺山相環抱,東有龍鑒山為龍砂,西有西屏山(太平頂山)為虎砂,南有南灣做朱雀,構建了一處山水相應的風水寶島。

在南龍隨龍結穴置都設郡,除以山水合局外,還有兩處以相土嘗水為標準建造的古城。一處是浙江的溫州。東晉時,由著名的地理師郭璞相建,土細而不松,油潤而不燥,鮮明而不暗為土壤最佳,蓋為生氣之土。最初,郭璞計畫在江北選址,但取土後發現土質較輕,決定過江相土築城,因此便有了今天的溫州。另一處是蘇州。春秋戰國時代,伍子胥受吳王之命,先看了蘇州的土質,又品嘗了水質。此地雖然沒有南龍聚結的正穴,但水土尚好,就依天地之規建造了這座姑蘇古城。仿照天有八風,開了八道水門,八道陸門。與天門相對,仿效地戶在東南方建了蛇門。它千年不變,體現出了地理環境選擇上的真正意義和優越性。

南龍以龐大的氣勢越過海峽射至東南亞各國後,仍以較盛的旺氣,使得東南亞成為較吉貴的地區。除人治的因素外,地是氣脈對各國崛起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

假若是中龍和南龍成就了黃河流域以南的眾多都郡府治,北龍則以天下無比的王氣構築了舉世矚目的真正帝都。

北條幹龍,自青海承接昆侖山北支,在黃河以北結為大穴、最具王氣的只有兩處,一處是山西省會太原,一處是現在的首都北京,其他只能稱得上是中聚或小聚。由於北龍山多而水少,得水不如中龍和南龍,所以自古帶較旺的殺氣。

太原,位於山西的中部,太原盆地東北,躺臥著汾河。在戰國秦莊襄王四年(西元前246年)便被置郡,治所在今太原市的西南。秦轄境相當於現在的五臺山和管滓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區。漢文帝改國,先複為郡,不久又複為國。北魏再複為郡,轄境相當如今山西陽曲、交城、平遙、和順之間的晉中地區。隋初而廢,大業時又曾改並州為太原郡。唐開元十一年(西元723年),升為並州置府,治所在太原市西南的若涯鎮,轄境相當今山西陽曲以南、文水以北的汾水中游和陽泉市、平定、壽陽、昔陽、盂縣等地;唐及五代曾建都,並一度成為北漢國都;宋金先後為河東路、河東北路冶所。宋太宗太平興國時改為並州,移治陽曲(今太原市)。嘉佑時複為太原府。元初改為路,大德時改為冀寧;明朝改為太原府。清朝轄境相當今榆次和太谷以西至黃河東岸興縣及可奇嵐、嵐縣等地;明清兩朝都曾為山西省會。東北部,東北西南走向、西接管涔山、東至河北邊境、綿延150公里、被桑乾河、滹沱河相夾的北嶽恒山,以其雄偉的氣勢成為太原週邊的第一道屏障。另一條東北、西南走向、長約百公里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五臺山,成為太原週邊的祖山龍脈,把太原盆地和太原市托在明堂裡。北起拒馬河、南至晉豫邊境黃河沿岸、西緩東陡、東北西南走向、縱貫在山西、河北平原之間的太行山,像一條長龍行在它的東邊,呂梁山、管渾山、蘆芽山三山相接,在週邊以虎踞之勢守護在它的西邊。而雲中山、系舟山和太嶽山在前,三山朝拱。九條山脈氣聚一處,使太原猶如坐落在一隻巨大的手掌之中,九山合圍的宏大局勢,加上桑乾河、滹沱河的纏繞,把太原的王氣烘托得淋漓盡致。

後有兩山相托、左右有四山護衛、前有三山牽引和朝拱結聚成的龍穴,不論在中幹龍還是南幹龍中都是不多見的,只是太原在得水方面遜色一籌,成為地理格局上的一個敗筆。它所處的位置恰似如來手心,因得水欠佳,前無朱雀,山多氣燥,因而自古多發兵戰,興王卻難以置帝都。

北京則大不一樣了。在北幹龍上,它是中國三大幹龍所聚結的惟一一處真穴,是其他地理無法比擬的,即使南龍出天子、中龍立帝都,但穩坐江山還得在北京。七十多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北京的原始部落人群就已在房山的周口店繁衍生息。二十萬至十萬年前,又有新洞人在這裡傳宗接代。一萬八千年前,便有了北京的先民山頂洞人。一萬年前,東胡林人離開洞穴來到平原,至六七千年前,雪山人出現在昌平。四千年前,北京人的祖先已遍佈海澱、朝陽、通縣、懷柔、密雲、順義、平谷等村落和山地。西元前二千年至一千年,則出現了奴隸制小國古燕國。西元前十一世紀末,周武王滅商後,封了帝堯後裔于薊,封召公于燕地,之後薊被燕吞併,春秋戰國被秦始皇攻佔而覆亡。秦漢至隋唐,北京成了統一的中原王朝北方重鎮。秦帝國時代,秦始皇下令把秦、趙、燕等分別修築的北長城連接為萬里長城。西漢時期,燕地或為國、或為郡,治所均設在薊城。西晉時,薊城初為燕王封地,後為幽州治所。西晉滅亡後,匈奴、鮮卑、揭、氏、羌等少數民族,建立了五胡十六國。後來的趙永甯元年(350年),鮮卑族的前燕君主攻人薊城,並從現在的遼寧朝陽遷都到此,使北京第二次成為都城。北魏統一中國後,燕郡治所也設在薊城。隋文帝結束南北朝的分裂局面,雖然廢燕都存幽州,但治所仍在薊城。武德元年(618年),唐興隋亡,改琢郡為幽州,仍治薊城。貞觀十九年(645年),唐太宗用兵遼東,往返均過薊城,並建憫忠寺,即法源寺。天寶元年(742年),幽州改名范陽郡。安史之亂以後,安祿山自稱皇帝,建號大燕,以薊城為大都。他死後繼為叛首的史思明又自稱帝,並以范陽為燕京。五代時,後樑初劉仁恭據北燕,其子守光在乾化元年(911年),自號大燕皇帝,改元應天,以薊為京。後樑、後唐時幽州改區未變,仍為薊城治所。遼太宗得幽州後,于會同元年(938年)升幽州為南京,又稱燕京。金滅遼後,他攻下北宋,佔領了宋時的燕山府。金海陵王顏亮于貞元元年(l3年)遷都燕京,改為聖都,不久又改稱中都,並仿宋都規制大興土木,建造了著名的燕京八景。大安三年金宣宗被成吉思汗的騎兵逼服,之後的幾十年,燕京曾滿地荒涼。蒙元崛興後,1206年成吉思汗繼位,創立了蒙古帝國,忽必烈于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頒詔以燕京為中都,作為陪都。元八年十一月,忽必烈定國號為大元,北京也被改為元大都,並從上都今內蒙古的正藍旗境內遷都到此,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封建大帝國。朱元璋滅元建立明王朝,定應天府為南京,定汴梁(今開封)為北京,改元大都為北平府。而四子燕王朱棣滅明惠帝建文奪取帝王後,于永樂元年升北平為北京,四年從金陵南京遷都到了這裡。清朝,努爾哈赤先是遷都瀋陽,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順治元年又由瀋陽遷都至燕京。在三千多年的歷史演變中,北京先後為燕、前燕、劉燕、遼、金、元、明、清的都城。從東晉到五代的五百多年間,北京三為燕都。金代的中都起,到元、明、清均為皇都。

在北京的歷史上有一種現象值得一究,這就是每當中原王朝強盛時,常以北京為經略進攻東北邊民的前進基地。而東北少數民族的崛起,也常以北京為南犯中原地區的進軍據點。它始終是兵家必爭之地和軍事要衝。忽必烈置燕京為帝都,是因北京龍蟠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朱棣決定由南京遷都到北京,是由於他看中了北京勢踞形勝,實為龍興之地。清朝順治皇帝遷都北京,是他認為北京的形勢,使得自古而興王。那麼,北條幹龍究竟是怎樣在這裡聚結的呢?

司馬遷《史記》載:夫燕亦渤、碣之間一都會也,南通齊、趙、東北邊胡。北臨烏桓、夫餘;東綰穢貉、朝鮮、真番之列。另有史料稱它:幽州之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誠天府之國。而太行山自平陽之絳西來,北為居庸,東人於海,龍飛鳳舞,綿亙千里。重關峻口,一可擋萬,獨開南面,以朝萬國,非天造此形勝也。《大興縣誌》載文:東枕遼海,沃野數千里,關山以外,直抵盛京。氣勢優厚,文武之豐鎬不過。天津襟帶河海,運道咽喉,轉東南之粟,以實天庚,通州屹為錢輔要地。北側居庸聳峙,為天下九塞之一。懸崖峭壁,保障都城,雄關疊峰,直接宣府,尤重鎮也。西山秀色甲天下,寺則香山、碧雲,水則玉泉、海澱;而盧溝橋關門截立,即古之桑乾河,京邑之澗也。南皆平野沃壤,桑麻榆柳,百昌繁殖。漸遠為流海、為古河濟交匯處,水聚溪回,若夫萬里河山而都城位北。南向以收其朝拱之勢,梯航車馬,絡繹奔赴,皆自南而北以奉神京:豈非古今第一形勝。這些記載已把北京地理環境的定向描繪得有聲有色。

它之所以能夠成帝都、為興王之地,在週邊的地理形勢上,中條幹龍的脊脈秦嶺在黃河南岸一直延伸到河南中部,成為北京的朝山;黃河以界水的形式蜿蜒東去成為朱雀;北京南開一面,廣闊的平原為明堂。而內蒙的陰山山脈、河北的大馬群山和北部的燕山山脈為送山和主山;太行山、大興安嶺和長白山脈均以東北、西南走向氣發京城,成為眾山朝拱;懷來、延慶間的官廳水庫和密雲水庫為東西兩大水口。這樣,鴨綠江在它的最後邊,黃河在前牽著它的頭,朝向迎千山萬水,被擁護環抱、重疊往復,使其形成天然的巨大龍穴,北龍所有的氣脈均結京都。

近案格局更為奇勝。它雄踞在華北大平原的北端,北面和西面為連綿不斷的山嶺所環繞,僅東南一面開向平原,東距渤海只有150公里。後背所囊括的軍都山、西山的燕山山脈,在南口附近與西南奔來的太行山山脈相交會,形成了一個弧形的山彎,猶如一把太師椅拱衛著北京。而太行山山脈,歷史上被看作是神京右臂,八條通道被視為太行八徑,止于居庸關,成為西北的門戶。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拒馬河、洵河等海河水系都從西北湧來,縱橫交錯流貫北京,加上燕山山脈至渤海,天津海河聚止渤海灣,南有黃河牽首,依山面海,得水藏風,是中南兩幹龍結穴所沒有的。

由於太行山山脈在南口附近與燕山山脈相交,猶如二龍戲珠朝拱了北京,所以在地理氣勢上,儘管燕山東去所生各支龍在沿途各縣市也有較好的表現,但自古地理大局是遷西不如遵化,遵化不如薊縣,薊縣不如平谷,平谷不如密雲,密雲難抵懷柔,懷柔難抵昌平,昌平難抵海澱。而海澱的地理最佳處則在西山。
就是在這種局勢下,古代帝王置建北京城,自然看重的是它為龍脈大聚之地。從故宮到整個北京老城,免不了按照龍、砂、水、穴的法式來選址、建設和營造。時至今日,現代建築的崛起也始終難以脫離地理上的制約和影響。若把現代建築與古代營建結合起來,整個北京城,以門為支點和納氣口,以路為四象,西直門通往西北的鐵路象徵了八卦中的天門,東直門通往東北的鐵路為鬼門,京津塘高速公路為地戶,京石高速公路為人門。從小紅門、大紅門開始,把左右各門相連接,北京城前門以南,實為一頂皇冠,呈納陽之勢。天安門、地安門和東西向的朝陽門、阜城門交合出北京的中心點;這個點在故宮的後門、景山的前門。天壇、日壇在中軸線以東為陽,月壇、地壇在右為陰。環繞城廓的南北兩條護城河,都由昆明湖流來,而此湖的上源則在西北部的玉泉山上。它們一條環抱南城區,繞東便門流人通惠河;另一條繞東直門向東流去,使整個北京城負陰抱陽,陰陽互受。從景山向南眺望,故宮及天安門廣場向一顆碩大的頭顱枕在景山上,北京中軸線則直沖著十三陵的天壽山祖宗脈氣。

按地理的取意和中軸線的設置,既可把北京這座皇城看作是坐落于北龍聚結的將軍大座形真穴上,也可視為金雞抱卵。將軍大座是以燕山為靠背,太行山及燕山東去的支脈分為左右扶手。金雞抱卵是太行山與燕山相接形成的弧形,南有黃河和延伸過來的中龍秦嶺為朱雀和朝山,北京猶如一隻卵屹立在北龍環繞之中。有一個值得關注的是北京選址,距昌平北部的天壽山達幾十公里,原因在於若靠來龍太近,有被逼被壓之感;若離的太遠又有難得脈氣之憾。所以,如今的北京登高北眺,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遠近得體。

(
摘錄完)
也許自上古時代三皇五帝之一的伏羲氏在黃河得龍馬負圖而出起,當海內外多元民族以不同的信仰分別把天地日月、山川河流、飛禽走獸、花草植物甚至男女生殖器官當作崇拜物件時,古老的中華民族卻選擇了以龍作為圖騰,並發展成獨有的龍文化和圖騰文化,以致所有炎黃子孫都把自己稱作龍的傳人。

   “
圖騰原為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詞彙,意思是他的親族,其核心是認為某種動物、植物或無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緣關係,是本氏族的始祖和親人,從而將其尊奉為本氏族的標誌、象徵和保護神。它是人類原始社會世界性共生的文化現象,也是人類文明的萌芽階段,世界各國不少學者,都對圖騰崇拜這一既古老而又奇特的文化現象做過考察和研究,普遍認為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曾經有過圖騰崇拜,其殘餘在近現代一些民族中還可以看到。
   “
作為古老的圖騰,對中華民族所產生的深刻而廣泛的影響實為久遠。甘肅省馬家窯出土的大約4000年前就繪有龍形圖案的彩陶上,清晰地繪製著連續不斷的龍象圖形,龍身兩邊有許多在空中揮舞的爪子,足以證明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國已出現龍的原始圖案並產生了圖騰崇拜。這個傳說中是一種有鱗有須、能興雲作雨的神異動物,歷來被看作是神佛的侍者,具有無比巨大的神力。高翔雲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形象和令人頂禮膜拜、奉為始祖的神獸,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逐漸成為有著至高無上封建皇權的象徵,皇帝身體各個部位就被比喻成龍體、龍顏、龍首等不一而足的尊稱,皇帝的後代也被尊為龍子龍孫。

   
古時對龍的認識有多種多樣。在天文上,它是個星名,為東方蒼龍七宿的統稱;《左傳·桓公五年》所說的龍見與雩。也是指歲星;《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有蛇乘龍的記載,歲星木也,木為青龍。《左傳·襄公二十一年》中關於深山大澤,實生龍蛇。之說和杜預凡非凡之地,多生非凡之物。所言非常人物指的實為帝王將相。把龍比作皇帝,最早見於《詩·小雅·蓼蕭》:既見君子,為龍為光。《易·乾》中的飛龍在天。慣休的《壽春節進》中的聖運關天紀,龍飛古帝基。傅成《贈何劭·王濟》中的吾兄既鳳翔,王子亦龍飛。無一不是古時用龍飛來象徵帝王即位的。《南史·王僧虔傳》中于時王家門中,優者龍鳳,劣者虎豹。《新唐書·太宗紀》中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則都是用來形容帝王的相貌;就連古代帝王穿得衣服,也都用龍卷、龍袞來形容;《禮記·玉藻》所說龍卷以祭,畫龍於衣。說得便是天子的卷冕,即袞冕;古時所說畫龍形捲曲於衣,實際上只有升龍降龍卻無卷龍。龍即是皇帝的觀念,使得龍鱗在帝王袞服上都成了龍文。即使在官場上比喻隱匿和退隱,都有《漢書·楊雄傳上》記載的以為君子,得時則大行,不得時則龍蛇。”“龍蛇之蟄,以存身也。但是龍的九個兒子卻被李東陽在《懷麓堂集》把他們都變成了獸形:龍生九子,各有所好。囚牛,平生好音樂,便成了胡琴頭上的刻獸。睚眥,平生好殺,成為刀柄上的龍吞口 。朝鳳,平生好險,成為殿角上的走獸。蒲牢,平生好鳴,成為今鐘口獸鈕。狻猊,平生好坐,成為佛座上的獅子。霸下,平生好負重,成了碑座之獸。狴犴,平生好訟,成為獄門上的獅子頭。負唄,平生好文,成了碑兩旁的文龍。喙吻,平生好吞,成為殿脊上的獸頭。就是這樣的圖騰,使龍與中華民族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當然,最早提出龍圖騰說的是聞一多。他在一篇專論龍鳳的文章中稱:就最早的意義說,龍與鳳代表著我們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兩個單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為在鯀死,……化為黃龍,是用出禹天命玄鳥(即鳳),降而生商兩個神話中,人們依稀看出,龍是原始夏人的圖騰,鳳是原始殷人的圖騰,因之把龍鳳當作我們民族發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徵,可說是再恰當沒有了。歷史上的夏殷兩朝已經離開圖騰文化時期很遠,所謂夏殷圖騰,實質是兩朝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種制度兼信仰。從有文字記載的夏、商、周幾千年中國文史資料和神話傳說中,遠古時代民族英雄人物和天地神靈異怪很多都與龍鳳圖騰有著緊密的聯繫,龍的傳人又秉承玄鳥生商”“玄鳥生秦的傳奇故事,龍圖騰便日漸演繹為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象徵,成為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的基本範疇。

   
但是,舊時對龍還有另外一種全新的認識和釋解,這就是被歷代帝王們稱為關乎江山設計之術的龍脈思想。中國古代龍圖騰以顏色標識分為青龍、黃龍兩種,按龍的形狀區分有蛟龍、龍蛇、人面龍、馬頭龍等,地圖上的龍形地理構造顯示出青龍和黃龍的顏色標誌,它是以海洋、陸地地理構造表現龍首為特徵的。青龍因其頭尾地理構造皆藏於海底,地圖顯色青藍而得名;黃龍之首則由陸地地理形態構成,在版圖上顯示黃色。二龍的身軀都是由海底山脈——大洋中脊山系構成;但一個顛覆不破的真理是,不論藏于水下還是見於陸地,都以氣與勢的形態表現出來。因此, 所有著名的堪輿家都把山勢稱為龍,將起伏綿亙的脈絡視為龍脈,氣脈所結看作是龍穴。 這些上知天文、下徹地理、中通人倫的堪輿家,對龍的認識是基於掌握脈氣以及人類與脈氣相互依存關係基礎之上。他們眼中的龍,是在大地上生髮的山脈,由於群山峻嶺具有龍的騰伏氣勢,故以龍的全體比喻山的形象。延綿起伏的走向稱作脈,猶如人身上的脈絡,運行著氣血,從而從地理上成就了作為古代哲學範疇尋龍捉脈的環境、建築體系,並有機地利用天人合一學說,注意了星象上的四方分區——東、西、南、北在地理山勢上的搭配,即:青龍、  白虎、朱雀、玄武的合理佈局,把龍為君道,砂為臣道;君必位乎上,臣必伏乎下,垂頭俯伏,行行無乖之心;布秀呈奇,列列有呈樣之相。依據這一準則,得出了一園一城,一郡一村和一宅一戶的營造結論。然而龍脈猶如一棵大樹,有大幹、有小幹;有大支、有小支;幹龍長而大,支龍短而小,好比祖宗、父母、子孫一樣。但不論是幹龍還是支龍,都以水為定。水是龍的界,龍行則得水,水界而龍止。大幹龍由大江大河夾送,小幹龍則由大溪夾送;大支龍以小溪小澗夾送,小支龍以田源溝渠夾送。看水源的長短便可知道干支的大小。《考工記》中:凡天下之地勢,兩山之間,必有川焉,大川之上必有塗焉。指的就是山與水的相間得體。

   
古人認識宇宙、追詢成就天地之道的同時,在崇效天天人合一天人感應觀念、信仰的支配下,觀照並效法自然,  宇宙圖式選擇處於陰陽樞紐的環境,構建人的巢窩和歸宿,於是便形成了龐大而深遂的營建理論。這個概念在伏羲氏時代就已有了萌芽,《詩經》、《儀禮》、《春秋》、《孝經》裡,都有古人營造時踏山尋龍的史載。周文王起,這一先古無法命名出科學二字的地理術十分流行,只是正史記載始於漢代而已。到六朝,地理理論才被昇華至哲學範疇。同樣,西元1000年,印地安人也認識到了大地龍脈的存在,並以東方龍的圖畫標示了下來。

   
對於龍脈思想和脈氣,英國人、  日本人、韓國人及印尼人都予承認並加以研究。英國人查理為地理營建所下的定義是可以使生者與死者的處所與宇宙氣息中的地氣取得合和。西方人也認為,如生者的居室與死者的墳墓建不到適當的地方,各種災難便會影響到生者與墓中死者的子孫;相反,龍脈吉地將帶來祿壽與福祉;這與古人所寫《陽宅一書》大致相同:人之居處宜以大地山河為主,其來脈氣勢最大,關係人禍福最為切要。若大形不善,總內形得法,終不全吉。更重要的是,人因宅而立,宅因人而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個人如此,國家也是如此。所以,地理營造理論中關於社會居住的定向,有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作用。日本學者認為:去掉了氣,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思想就無從談起。因為地人相應,大地中流動著龍脈之氣,與人之間的感應是相互交融的。英國伊特爾從理、氣、數、形四個方面評價中國的風水理論和學說,認為首先是萬物都處在一個天地相應的整體關係中。古代中國人很早就發現了太陽、月亮、二十八星宿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運行規律和它們與地球晝夜、節令變化、災情間的關係。在把天象當作世界的真實觀念下,試圖通過它來打開認識自然的大門。在宋代,被朱熹發展成為一套完整的哲學體系,制約萬物的是,它以一定的規律,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地運動著,由最初的混沌產生了陰陽,進而演化出天地及一切自然事物。其次是宇宙天體的存在和顯現,時空交替、類型各異,它們能夠合諧地共存,是由於處在適當的位置,有著一定的量和軌跡,從而相互任用達到平衡,歸結起來稱為。地球上的自然事物也反映著數的平衡,考慮到陰陽的不停運轉,這種數的平衡也是動態的。再次是遵循著,在一定的平衡中,推動世界形成並作為一切存在物生命過程的能量,而釋放出來相互影響,這便是氣。另外,理、數、氣都不是直接看到的,而大地上的一切事物則以其外在形象,潛在地反映著理、數、氣,通過地和天的對應比較,可以發現其形。他還認為,風水是可以被稱作宗教與科學一種完全混合的學科。五嶽在天為象,在地為形,天地之精才成就了三山五嶽。

   
地脈不興、人文不煥,講的是龍脈與人類的關係。多才雅得江山助,鳳龍秀脈從今振,也是說小到家庭,大到國家,不擇龍勢、不承脈氣難以興旺的道理。因此,自古朝廷擁有專門的堪輿家、地理師和營造家,他們往往起著規劃師的職能作用,許多著名的建築師既通工匠又通地理和龍脈。 陰陽的微妙交感和潛移默化,雖不易被人所察覺,但龍起龍興、圖騰崇拜卻造就了東方中關於龍脈的不朽文化精髓


留言